青少年科创大赛成“瓜田”,真的让孩子背锅,学术造假要从娃娃抓起?

文摘   2025-01-11 11:39   安徽  

引发诸多讨论的“云南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被撤奖。



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情况通报,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33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消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通报全文如下:





近日,关于质疑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组三等奖获奖项目《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网络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我们迅速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对大赛评审工作开展全面调查。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就此项目及时进行复审,现将有关调查和处理结果情况通报如下:


专家组认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研究报告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水平,但其附件支撑材料和调查走访发现的新情况新材料不能充分证明作者独立完成该项目报告的整体设计和撰写。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根据以上情况,评委会建议:该项目研究报告文本撰写不符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规则(2018年修订)》评审原则第三条:“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之规定,撤消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消该项目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


感谢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对大赛的关心和关注,并希望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批评和指正。对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造成的社会影响表示诚恳的歉意。我们将接受教训,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完善机制,加强监管,严格按照大赛的评审规则和程序开展工作,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大赛生态环境。





此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的一个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课题,于2019年3月9日参加第34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决赛,获得一等奖,并于2019年12月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介绍,该赛事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机构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某。

在网站上展示的部分实验记录中,陈某某写道:

2018年1月6日,“吕老师带我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我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


2018年1月9日,“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


2018年1月10日,“(我)还是不太了解基因”。



该项目简介称,通过遗传学比较分析,项目前期发现了一种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其基因敲除小鼠;通过临床样本解析等后续研究发现,该基因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可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公示资料显示,这名小学生的获奖项目部分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有人进一步质疑,小学生在实验记录本提到的“陈老师”和“杨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陈勇彬和杨翠萍。


该研究所官网显示,陈勇彬系该所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负责人,杨翠萍系该所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副研究员。其中,陈勇彬的研究方向与前述被质疑的项目内容有重合。


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受质疑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该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昨天,该获奖小学生陈某某家长对外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对该事件来龙去脉给与说明回复:






关于本人孩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的情况说明


本人针对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情况作出如下说明:


1. 获奖学生为本人儿子,其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幼接触相关科学知识,并形成了浓厚的科研兴趣。


2.孩子根据自身科研兴趣选择了本课题,并在其学校指导老师、父母及所在课题组研究生的共同指导下,通过观察学习和亲自实验操作,获得了该项目主要实验数据,并基本掌握了该项目涉及的基础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未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给广大网友和媒体造成了困惑与误解。


由于我的疏忽与过错,给大赛组委会、工作单位和家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在此,我郑重道歉。同时,我谨代表孩子向大赛组委会提出以下申请:申请上交该项目获得的奖项,并尊重和服从大赛组委会对该项目奖项的处理意见。


在此次舆情中,孩子已经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虚心接受大家的监督与批评,也真诚地恳求广大网友和媒体给予宽容和谅解。


陈勇彬

2020年7月15日






公开信中,该家长辩解称未充分掌握“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过度参与”编撰过程。这样“抠字眼”的态度难怪被网友“翻白眼”。


而奖项撤销了,道歉文发出来了,其背后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思考。

这样的研究报告,是如何通过相关审查和评选的?

如何保证教育公平、竞争公平?

家长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科研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试想,一个从小假父母之手、凭枪手之力,靠走歪路捷径获得所谓科技大奖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踏踏实实做研究?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造假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的升学评价制度。长期以来,一些不规范的比赛大行其道,让部分家长、学校趋之若鹜,就是因为多获奖能够成为孩子升学评优和学校招生发展中的“加分项”。


正因如此,有的比赛变了味,缺乏有效监管,对明显不匹配中小学生能力和智力的项目睁只眼闭只眼。一些家长、学校通过找关系、拼资源让孩子拿奖“镀金”。这正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些比赛挂羊头、卖狗肉,甚至成为利益输送的黑色产业链,严重破坏教育公平。


当前学术造假屡有发生、备受诟病,中小学生科技创新造假危害不亚于此。发展科学技术要从娃娃抓起,保障科学殿堂一片净土同样也要从娃娃抓起。







弄虚作假的后浪?深扒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

小马哥的春天 科研小助手
 2020年07月19日 20:08 听全文
作为四大天坑的劝退土博,深知后浪勇猛而前途岌岌可危,然而当看到这几天沸沸扬扬的科创大赛获奖作品如直肠癌、脂肪肝等高难度课题时,我的手指还是微微有些颤抖:难道后浪已经这么浪了??!

于是我怀着膜拜的心情打开了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的网站,我承认,当我打开网页的一瞬间,手指再次微微颤抖了一下:石墨烯,锂硫电池,生物传感器,荧光探针这些硕博们兢兢业业想要解决的课题中学生们竟然信手拈来?作为985的本科生,我们当年可是毕业时才对科研有了一知半解的概念啊!

更令我惊异的是,2019年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竟是利用同步辐射研究镁硬度的热处理过程,要知道,同步辐射全国也不过几台而已大多数高校教授排队一年都未必能用上而来自东莞的高二学生竟然有大把的时间亲自操作仪器进行原位研究(见官网相关图片),这中学生有点不简单啊。


在采访中,这位高二的曾同学介绍道,该项目一年半完成四月立下课题,七月着手,九月结束学习参加比赛(新闻来源:东莞时间网)。what?这是什么速度?这是在侮辱辛勤搬砖的广大研究生们吗!要知道,这里面分析手段如XRD、TEM、同步辐射等以及相关材料学方面的机理,两三年也学不完啊然而,曾同学不仅圆满完成,而且还发了一篇中文的文章,厉害不厉害?


有趣的是,这篇2019年发表于《航空材料学报》的文章除了曾同学,还有一名周姓的通讯作者,所以是周老师指导了曾同学?


非也,我在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站搜素发现,上图中的“周老师”,其实在读博士研究生很“巧合”其导师也姓曾,根据学院介绍指出,其为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合金强韧化理论方法与镁合金设计制备。

所以,
  • 高二学生如何会对生僻的镁合金时效研究产生兴趣、并且从立意上敏锐地站到了同步辐射研究这么高的层次?


  • 曾同学“机缘巧合”来到了同姓曾的大牛课题组进行试验,而发表文章时的通讯作者为博士生???


  • 曾老师…为何不当通讯作者?


实在匪夷所思,其中的原因不得不让人脑补出一个此地无银的故事啊。


无独有偶,来自石家庄的范同学也轻而易举的研制了一种高比能硫/石墨烯-锂二次电池,这课题可是科研热门研究领域、天坑专业研究生常见方向啊。

范同学敏锐地把握了这一点,她制备了硫/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得到了“在0.3 mA.cm-²放电电流密度下,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150 mAh.g-¹,循环20次后容量仍保持在800 mAh.g-¹以上”这样的结论。不知何种原因,其主页没有实验数据图片,因此无法验证更多实验细节信息。


然而即使是如此看似正常的蛛丝马迹,也有怪异之处。

中国知网显示:在以河北科技大学为申请人的名为“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使用专利中,第一发明人李老师,其技术主要内容与范同学的参赛作品基本类似,都是硫/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明明范同学的功劳不小,她竟然被排在了最后一位,实在是太奇怪!


如果说范同学没有参与专利的研究,那后面的事情就再次自相矛盾了。

这一专利的第四发明人,是研究生李同学,据中国知网显示,李同学师从河北科技大学李景印老师,其论文研究方向也是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巧合的是,在其发表的年会文章上,范同学并未在作者一栏中,李同学制备的硫/石墨烯复合材料测试后却得到了与范同学一样的容量(即使在循环20次后):“在0.3 mA.cm-²放电电流密度下,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150 mAh.g-¹,循环20次后容量仍保持在800 mAh.g-¹以上”。

所以,这两个人完成的是一个实验吗?怎么会得到完全一样的电池测试数值?真的是非常有意思,我想只有范同学将其主页上的实验数据公开比对,才能大白天下、以正视听吧。


好啦,如果你觉得前面两位同学的事迹虽有可商榷、质疑之处,但也并没有直接的实锤证据,有捕风捉影之嫌,毕竟移花接木之后产生的模糊边界让人很难分辨。那么,下面这几个例子,可以说是肆无忌惮胆大包天逆天而行了!看好了,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何同学,制备了高催化活性复合碳材料解决水污染问题,我是真心佩服,高二的学生竟然知道热解金属有机框架(MOF)制备碳材料,这可是化材制备常见套路啊,后浪不给活路了!


这是官网上展示的图片,左边是用3d max做的示意图,右边是实物图。


尴尬的是,这图片怎么跟发表在Dalton Transactions期刊上、署名为西北师范大学的一篇文章一模一样呢?从实验流程图到实物图片,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第一作者为Zhi同学,何同学也并非其中的共同作者啊。所以为何西北师大化学院的文章与西北师大附中高中生的科创作品完全重复了?是巧合吗?我不信!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的徐同学,制备了一种金纳米簇荧光探针,并取了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名字“天山雪莲”,结论中指出:“所合成的BSA-AuNCs粒子平均粒径为1.5 nm,在紫外灯下发出红色荧光。在经45 ℃旋蒸,BSA-Au NCs激发波长与最大发射波长在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当NO溶液浓度为0.05 - 0.35 mM时,BSA-Au NCs溶液相对荧光强度(I0-I)/I0与NO溶液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该BSA-Au NCs荧光探针对NO的检测线性范围是0.05 - 0.35 mM,其对NO检测极限为0.017 mM”,多么完美的数据!然而,这朵雪莲的心有些黑啊!


项目相关图片给出了一张上海交通大学的证明,其中指出徐同学是在上海交通大学万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化工学院都给盖章认证了呢!看到这,徐同学可以说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了,毕竟985高校都给证明了这还能有假?


然而,尴尬的事儿再次发生了,在万教授指导的硕士生论文中,我惊奇的发现,流程图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在于颗粒的颜色一个为灰色、一个为黄色(如果这也算实质区别),实验数据中,荧光光谱图两者可以说是100%相同,还是巧合吗?!


结论里,除了部分句子换了语序,得到的实验现象、粒子的尺寸、线性范围及检测限(标黄部分)等与徐同学的一模一样,真的是科学史上的奇观了。



来,继续!

重庆第八中学的谢同学进行了电致化学发光比率型生物传感器在次黄嘌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该同学做实验非常认真,有图片为证哦!


然而,尴尬如约而至,在西南大学左同学的硕士论文中,找到了一模一样的实验流程图和实验数据!你还是从前那个数据,没有一丝丝的改变!所以拿着移液枪细心做实验的谢同学真的非常认真呢!


写到这里,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么多中学生的数据与高校研究生的论文重复绝非偶然,虽然这只是冰山一角,但背后为了取得考试加分、保送资格等利益的黑心昭然若揭,而且操作地如此堂而皇之,实在是罕见令人发指

联想到前几天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的后续,研究院爸爸的致歉毫无诚意竟然使用“过度参与”这一借口来搪塞学术腐败一事,央求大家的宽容和谅解,缓解孩子的精神压力。我实在哭笑不得,有些科研人员真的是毫无底线、毫无廉耻之心!

当你用见不得人的手段为孩子谋锦绣前程的时候,你的精神状态可好?孩子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否参与本课题了吗?小小年纪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取得不义的荣誉,如不纠正,长大可还得了?如果诡辩可以倒置大是大非的立场,可能这也是对我们科研体制的莫大讽刺了。

另一方面,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对于该事件的处理更是让人意难平,通告指出该项目违反了“项目必须本人书写”的规定,仅仅撤销该奖项,那么,对研究院爸爸的处理?研究院的声明呢?有劣迹的研究者是否适合继续担任研究院的职位,如何指导学生?除了这一个事件,其它奖项是否有猫腻呢?如何让机制在阳光下运行,避免更多的类似事件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也需要深入的思考。


同时,我仍然感到心寒,科研事件在公共舆论的空间中所占比例本身已经甚小,也许过几天风声一过,一切又都是岁月静好了。如果只能用这微小的舆论势力来倒逼科创大赛揭示自身的造假丑闻,从而纠正一些陈年的错误,获得一些讨论空间,那这无异于螳臂当车,可悲至极。

作为底层的科研民工,我们普通的研究者每日如履薄冰、对实验小心求证,不敢触碰科研造假的红线半步,对科学充满了敬畏之心。谁曾想,在青少年科创大赛这个看起来光鲜、实则隐秘的角落里,背后某些高校科研人员的黑手竟然裹挟着中学生进行着如此肮脏不耻的行为。

我们已经习惯了接受和自嘲,恰好我国体制中也没有颇有影响力的“科研共同体”监督科研环境,针砭时弊。不发声才是最好的立场,毕竟大家对“潜规则”已经心知肚明,司空见惯。可是,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善良的沉默才是助纣为虐,你的默许和不较真是学术腐败一次又一次的免死金牌。

我想我们理应愤怒,也许正是由于沉默的大多数,才让科研造假如此猖狂;我想我们值得愤怒,整肃不义和虚假,才能维护大多数科研者的利益;我想我们必须愤怒,只有增加试错成本,零容忍科研腐败,让违反规则者如过街老鼠、名声扫地,才能盼来风清气正的朗朗乾坤。

青少年科技创新本身是孕育科技成果、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港湾,如果缺乏基本的公开公正,成为拼爹、拼资源人脉的名利场,也就是最大的教育不公。衷心希望该大赛将来能弘扬正能量、越办越好。

如何形成良性的学术氛围、迈向科技强国,可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撤销!“神童”获奖并非个例,评审专家为何看不出端倪?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奖,引发社会关注。


最新调查结果如下
↓↓↓

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
全国大赛组委会:经复核决定撤销

关于撤销《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奖项的通报


根据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组委会核查结果,《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项目违反了竞赛规则中“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规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对云南省竞赛组委会提供的材料进行了复核,根据大赛规则,决定撤销该项目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收回奖牌和证书。

对于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我们正深入核查并将及时通报相关进展。感谢公众的监督。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2020年7月16日



回顾>>>

15日晚间,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就“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事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情况通报,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项目研究报告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销该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15日在官网表示,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进行核查,如发现违反大赛规则问题,将依规严肃处理。  

针对孩子陈某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一事,当事人父亲陈勇彬在科学网发表书面情况说明,并向公众致歉。


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家长研究方向与参赛项目几乎完全一致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此次引起关注的这名小学生就读于昆明市某小学六年级,参赛项目简介称:利用了高原适应与肿瘤细胞适应的相似性,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

云南昆明小学生陈某某“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研究获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云南一名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这名小学生的参赛项目至少要硕士研究生以上水平才能独立操作,“很明显,六年级学生是无法独自完成的。”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7月13日发表声明称,获奖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记者查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现,这位家长的研究方向与参赛项目几乎完全一致。

“神童”获奖并非个例,这些奖是如何评出来的?

记者查阅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历年获奖名单发现,类似的“高大上”中小学生研究项目不在少数。

比如,有两名小学生凭借《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项目获得小学组三等奖。该项目简介中称,用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脏肿瘤疾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资料显示,两名参赛学生当时分别就读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

小鼠成果没有几年不可能完成。”昆明市某研究所的一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

“比赛已经变味儿了。”在中科院昆明某下属研究所工作的研究人员黄某告诉记者,之前有朋友请他帮助孩子参加这项大赛,他帮孩子设计了一个符合其知识能力水平的项目,没想到班主任看过后却连说“太low了”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

“班主任把之前的获奖项目给我看了一下,我大吃一惊,很多项目至少都是硕士、博士才能完成的。”黄某说。

云南省建水县一名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参赛的崔老师告诉记者,每年获奖名单出炉后,他都会感叹一些获奖作品的水平之高。“比如有小学生研究十分复杂的导航系统,如果没有专业人员的大力介入,我相信是无法完成的。”

记者查阅大赛评审规则发现,奖项的评审由大赛组委会组织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专家组成评委会。评审规则强调必须由参赛者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并明确要求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参赛者本人构思、完成。

为了防止造假,大赛不仅要求参赛学生做项目时要拍照留痕、留存资料,还在各级比赛中设置了答辩环节。“答辩是在一个封闭场地内进行的,除了专家和参赛学生,其他人不准进入。”崔某说。

记者调查发现,云南省科协邀请的评审专家大多是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深教授、研究员。云南省一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从评审专家的专业背景、资历来看,要甄别出参赛者是否作假、是独立研究还是借他人力量,应该非常简单。

对于评审专家为何没能发现一些参赛作品明显超出了中小学生知识能力范围,赛事组织方没有正面回答,仅称“我们也提倡高校院所对青少年进行支持,大手拉小手,会对青少年有所启发”。

家长为何热衷让孩子参赛?

为什么许多家长热衷于帮助孩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甚至不惜动用各种资源拿奖?

记者调查发现,在教育部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之前,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部分科技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与竞争激烈的学科竞赛相比,科技创新类大赛难度相对较低。

昆明市某中学王老师告诉记者,教育部已全面取消了各类竞赛高考加分,今年高校自主招生也取消了。“即便不能直接加分或参加自主招生,把获奖经历写进档案里也更好看。另外,当前很多学生出国留学,国外学校尤其重视素质教育,这些奖项在申请时可以成为履历上漂亮的一笔。

“孩子若有奇思妙想要大力鼓励,创造条件保持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兰文华说,“但若是为升学加分或铺就便捷通道,甚至不惜利用规则漏洞挑战社会诚信底线,就要认真反思教育评价机制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办方必须反思评奖标准和办法。比赛应重视对学生参加创新活动过程的考察,引导学生重视参与过程与体验,而不能只是看学生提交的“成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应健全回避制度,提高评委会专业评审、甄别能力。另外,对参赛项目是否为参与研究、独立研究以及规范署名等问题有更细化的规定。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在15日的声明中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大赛评审规则与程序,强化监管机制,更好引导和规范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