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开头说个重要的事儿,下周二(7月2日)晚上7点,咱们又可以☁️见面啦!选了好几个月的书,终于交作业了,我会在德国为你们直播一场奇想国童书📚,故事,科普,通识,传记,桥梁书,儿童文学等等,0-12岁+都有,承包整个暑假的精神食粮。📖现在出版市场很混乱,能做一场纯粹的好书直播真的很不容易,以后可能没办法经常播童书,别错过这次的相见。👇点这里预约
如果晚上忙,没法一直蹲直播,欢迎来咱们【黛西姐妹大本营】,小伙伴到时候也会在群里实时转播,下播后群里还会有专属晒单抽奖。🎁
▲ 扫码添加小伙伴,加入黛西姐妹大本营
看看自己养的娃,6岁半了,识字量还在5-10个之间晃荡。高赞第一是纠错,不是“可以不在字幕的帮助下”,是“可以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以及给他泼凉水,这考试难度一般,看清自己几斤几两,继续努力。我还好奇搜了下他的dy,高赞评论看得我都不认识汉字了!
终于看到有网友说,你们就不能好好夸夸人家吗?不觉得这样对一个孩子来说有点儿刻薄吗?
我一般不在网上跟人吵架,因为知道吵不赢,根本吵不赢。
而且在互联网上,一旦你站在外国人那边说话,一定会被月圆。但这个事儿,我想说的不是如何对待一个外国人,而是如何对待一个儿童。有人调侃雷军的土味儿英文,雷军反手就把《are you ok》设成了小米铃声。调侃的人觉得好笑,被调侃的人也觉得好笑,这叫玩笑。但如果只有调侃的人觉得好笑,被调侃的人觉得不好笑不舒服,那这不叫玩笑,这叫欺负人。假如一个中国小孩通过了英文语言考试,在国外社交媒体上自信地展示,结果被一众美国网友用各种俚语碾压调侃,我们会觉得很好笑吗?别说9岁孩子了,我19岁刚来德国那会儿,德福(德语托福)口语听力可是全满分过关的。手机卡被莫名其妙扣了50欧,就这个事儿,打了三个电话讲不明白,最后还是同公寓的俄罗斯留学生帮我讲电话搞定的。如果在那时候,德国同学用各种德语梗“吊打”我,降维打击我,我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幽默感。
假如对方不是个9岁小孩,而是马斯克秀中文,川建国同志秀中文,你造各种文字梗碾压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那我觉得没问题。强者的自尊心不需要被小心呵护,他们没那么容易受伤,否则他们也不会成为强者。但这件事的当事人,大概率不是一个“不会受伤的强者”。我们都当过小孩,应该知道小孩子面对大人调侃打趣的无力感。3岁,大人把你心爱的玩具抢过来,举过头顶说“送给叔叔了”。6岁,大人看你找不到妈妈,逗你说“你妈妈不要你了”。孩子真的会把大人的玩笑当真,他们消化不了大人所谓的一些“幽默”。何况这个帖子里的孩子是外国小孩,中间还隔着一层文化差异,有些“幽默”只有相同文化背景才能get到。我在帖子里一通输出,很快有人来怼我,大家就是看他是小孩,所以才逗他的啊!你的人生只有一本正经吗?你会快乐吗?
“逗小孩”这个词,经常被很多人挂嘴上,当借口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好像小孩作为小孩,被大人逗是天经地义的,就跟逗猫逗狗一样正常。那我问你,为什么没人敢公开说“逗女人”,“逗男人”?因为说了一定会被骂流氓!这明显不是一个尊重人的表达。“逗”默认了一种不平等的权利关系,是我对你自上而下的俯视。我之所以敢光明正大地“逗”你,说明我觉得你不如我,你依附于我,你拿我没辙儿。孩子是小,不是傻,他们也有被尊重被平视的情感诉求。
只是有些成年人站得位置太高了,看不到,也懒得看这些。咱们中国古人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如果觉得这话过于大爱了,太不接地气,也可以反过来说——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孩子,你就怎么去对待别人的孩子。你考了98分,高兴地跑去找父母炫耀,父母问的第一句话是,那2分怎么丢的?好歹考了个满分,去跟父母报喜,父母关心的是全班有多少人满分?一个从小没有被好好鼓励、由衷赞美过的孩子,很难真正欣赏接纳自己。
那时候你是不是也发过誓,长大以后绝不当这种无聊扫兴的父母。
📍📖 你可能还喜欢读
🍪 朋友秀了给女儿的消费记录,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 我纠结了半辈子没迈出的一步,被00后姑娘先享受了....
谢谢你们点的小红心❤️
🍪 太阳镜|国货太争气了,这东西真不用非买国外名牌
🍪 太阳帽|四年了,我也不想总在这一家买太阳帽,谁让它那么特别!
为了咱们不失联,请⭐️星标「天赋一饼」,常来看我聊个5毛钱。
不开打赏,喜欢请转发+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