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人都知道,县委书记这个位置,是个不小的“山头”。
但你要问,为什么不少县委书记反而不愿意去当区委书记?
乍一听,有点匪夷所思。
区委书记看上去离“市领导”更近,是不是意味着机会更多?其实,真相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1.
权力边界的缩小
县委书记在县里说话,那就是“一把手”。县里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事务,你都有绝对的发言权。各个部门、各个条线的负责人都得看你的脸色行事,你说往东走,没人敢往西拐。简单点说,权力集中,决策高效。
但区委书记就不一样了。
区委书记虽然也是“一把手”,可别忘了,区委是在市里领导下的。
上面有市委书记、市长盯着,一些重要决策你得听市里的意见,甚至连日常行政事务都得向市领导汇报。县委书记能随心所欲的那种“自由度”,在区里就没了。
这就好比,你原本能够在自己家里当家作主,突然搬到一个大家族里,事事都得听“长辈”的安排,哪怕你本事再大,也很憋屈。
2.
资源调配的局限
县里虽然不如市里那样繁华,但县委书记对资源的掌控力很强。说白了,县里的财政、土地、招商引资,甚至是人事安排,县委书记都是主导者。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思路布局,把握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到了区里,资源就没那么好分了。
区委书记的权力虽然不小,但要和市里的其他区分享蛋糕。
市里的资源分配通常是“上面”定好的,你能掌控的空间非常有限。
哪怕你有再好的想法,最后能落地的,可能只有个零头。
更别提有时候还要和市里的其他部门、领导“磨合”,分到你手里的资源可能更少。
这种“资源被稀释”的感觉,很多县委书记都不愿意面对。
3.
工作难度的增加
县里虽然发展相对滞后,但正因为滞后,你有很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干得好,成绩一目了然,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县里的群众往往对政府的期望值也没那么高,你只要把基本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搞点经济建设,老百姓就很知足,政绩也容易出。
但到了区里,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市区的群众对政府的要求高得多,不仅要经济发展,还要环境改善、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跟上。城市治理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县域治理。
碰上拆迁、环境整治、治安管理等问题,区委书记往往陷入两难境地——处理得不好,上面不满意,下面也怨声载道。工作压力比县里大了不止一倍。
4.
政治前途的迷茫
很多县委书记对自己的未来其实有着清醒的认识。
县委书记这个位置,虽然看似离省、市的核心圈子有些距离,但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跳板”。
不少县委书记熬几年,做出一些实绩,就有机会被提拔到市里甚至省里去任职。从县委书记直接晋升副市长、副书记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是,区委书记呢?
由于区里已经是市里的组成部分,区委书记的上升空间就变得模糊了。很多时候,区委书记干得再好,也不过是个“市里二线”的角色,晋升难度比县委书记大得多。
你在县里还能主政一方,到了区里,可能就成了市里领导眼中的“打工仔”。
这种政治前途的不确定性,也让不少县委书记望而却步。
5.
人际关系的复杂
县委书记在县里是绝对的“老大”,但区委书记在市里,虽然也是“一把手”,可是要面对的情况复杂得多。市里的领导层圈子深不见底,人际关系盘根错节,你很难像在县里那样“呼风唤雨”。
不说别的,光是市里的常委会,区委书记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就有限。很多时候,你说了不算,算了你也不一定能说。
更何况,市里各个区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区与区之间抢资源、抢项目、争政策,明争暗斗是常有的事。在这种环境下,区委书记往往得左右逢源,还得避免成为替罪羊。
这种“高压下的平衡术”,并不是每个县委书记都愿意去掌握的。
6.
区位条件的差异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区位条件的不同。县城大多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不如市区,但正因为如此,县里的工作还算相对“好做”。你只要抓住几个关键项目,带动经济增长,就能有不错的政绩。
但到了市区,不同的区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你如果碰到的是个经济条件差、历史包袱重的区,那工作难度可想而知。有时候,你干得再好,短期内也看不到明显成效。
而市区的各种问题,比如交通、环境、治安等,又不像县里那么好解决。
这种“干了未必有功,错了肯定有过”的局面,很多县委书记实在不愿意冒险。
说到底,县委书记不愿去当区委书记,更多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与其去市区当“二把手中的一把手”,还不如在县里做个“土皇帝”,至少心里踏实,前途清晰。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