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拔副镇长,关键就一个字:“准”。
你得准准地知道,谁握着你升官的命脉,谁能帮你上位,谁是你该抱的大腿。
别看副镇长这个位置不算高,但卡在这个坎上爬不上去的人,真是一抓一大把。
许多人干了一辈子也没上到这个位置,问题出在哪儿?
就是没找对路子,没抱对大腿。
一、县委书记是“天花板”
你在县城里混,县委书记就是你最大的“天花板”。县域之内,县委书记是绝对的“一把手”,掌握着全县干部的生杀大权。
副镇长这种级别,虽然不算很高,但也算是“进了班子”的干部,县委书记能不能对你升迁点个头,决定了你能不能顺利过这个坎儿。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副镇长这种小官,根本用不着县委书记去管,觉得抱个镇党委书记的大腿就够用了。
这种想法说白了就是“眼界不够”。
县委书记虽然不具体管你这点小事,但他要是不点头,组织部也不敢提拔你。
而且,县委书记的意见往往通过组织部长传达下来,最终决定谁上谁下。
你得让县委书记知道你是谁。
县委书记天天忙得脚不沾地,怎么可能对每个镇的干部都了如指掌?
所以你得想办法让他对你有印象。
怎么办?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参与县委的重点工作。
像什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招商引资这些县里的大项目,都是书记亲自抓的,你要是能在这些工作中出点彩,书记就会对你有印象。
光有印象不够,得有好印象。
县委书记看干部,最看重的就是执行力和忠诚度。
你得让他觉得你办事靠谱、能打硬仗,而且关键时刻靠得住。
你要是能在县里搞的某个重点项目上主动扛下重担,把事儿干漂亮了,书记自然会觉得你是个能干事、敢扛事儿的人。
到时候提拔你,岂不是顺理成章?
二、组织部长是“操盘手”
但光抱住县委书记的大腿还不够,组织部长才是具体操盘的人。组织部是管干部的单位,组织部长的意见在提拔中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像副镇长这种副科级岗位,组织部长的建议往往是最终决定。
组织部长看干部,讲究的是“规矩”。
你得让组织部长觉得你是一个守规矩、懂分寸的人。
这点很重要,别以为拍领导马屁就能上位,组织部长最反感那些靠歪门邪道上位的人。
你要是让他觉得你不符合提拔的程序和规矩,哪怕你有天大的关系,也很难过关。
怎么抱住组织部长的大腿?
你得让组织部长知道你是个有能力的人。
组织部长一般不直接接触基层干部,想让他对你有印象,你得通过镇党委书记或者其他县级领导的推荐。
镇党委书记是你能接触到的最直接领导,你得让他为你说话。
而镇党委书记想推荐你,前提是他得觉得你是个有能力的人。你在镇上的表现,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进入组织部长的视野。
你得让组织部长觉得你是靠得住的人。
组织部长看人,不光看能力,更看忠诚度。
你得让他觉得你是个踏实干事、不会给他添麻烦的人。
这就要求你在平时的工作中,少说话、多干事,不要搞那些小动作。
组织部长最反感那些平时不干事,光会在背后搞小动作的人。
三、镇党委书记是“跳板”
再来说说镇党委书记。镇党委书记虽然管不了你升到副镇长,但他有推荐权。
你在镇上干得好不好,镇党委书记的意见是个重要的参考。
很多人在镇上干了多年,却始终得不到提拔,问题就在于没把镇党委书记伺候好。
镇党委书记看你,看的不仅是能力,还看你是不是“自己人”。
你要是平时不跟他走动走动,他怎么可能记得推荐你?
别以为光干好工作就行了,感情投资是绕不过去的一关。
有时候,镇党委书记的推荐意见一句话就能决定你能不能进班子。
怎么抱住镇党委书记的大腿?
你得让镇党委书记觉得你是个能干事的人。
镇里的工作千头万绪,镇党委书记最看重的就是你能不能帮他分担压力。关键时刻你得敢于担当,别总想着躲避责任。
比如,镇里有急难险重的任务,你得主动站出来,帮书记解决问题。
时间长了,书记自然会觉得你是个能干事、敢担当的人。
你得和镇党委书记拉近私人关系。
光靠工作关系是不够的,你得想办法在工作之外和书记拉近感情。
可以逢年过节去他家坐坐,找机会和他吃个饭,聊聊家常,增进感情。
别等到有事了才想起去找他,到那时候就晚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