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日
宋 ·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yī nián dī jìn lián huā lòu , bì jǐng tú sū chén dòng jiǔ 。xiǎo hán liào qiào shàng qī rén , chūn tài miáo tiáo xiān dào liǔ 。jiā rén chóng quàn qiān cháng shòu , bǎi yè jiāo huā fēn cuì xiù 。zuì xiāng shēn chù shǎo xiāng zhī , zhǐ yǔ dōng jūn piān gù jiù 。
1.莲花漏是宋代一种计时器,滴尽莲花漏,就是指一年过去了
2.柏叶耐寒,古人用它来泡酒,在元旦时饮用,以祝长寿,和饮屠苏酒意思差不多。椒花颂,就是节日饮酒前的祝辞。有的酒同时浸泡了柏叶、椒花。总之,柏叶、椒花代表了古人春节时饮春酒的习俗,除了庆祝新年,还有驱除恶秽,以求延年益寿的意思
3.东君是日神,太阳。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晓寒天气寒冷侵人,杨柳的枝条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喝醉酒的我少有相识,只是这和暖的阳光和我有老交情。
新的一年,气候开始逐渐回暖,喝着屠苏酒,感受着一年新的阳光。有新鲜,有懒意,有寒凉,有日暖,还夹杂着一点点孤独。多种元素促合在一起,或许这正是诗人现在的心情吧。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