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淮,为何选择了派河?(下)

民生   历史   2024-08-18 22:10   安徽  
▲ 摄影:王世保


书接上文:

引江济淮,为何选择了派河?(上)

继续讲述!

上期提到,派河沿岸分布着数十处先秦聚落遗址。此外,在三官庙西北1公里原王湾郢北斑鸠河边有座“王古城”,又故城。据传为东周某诸侯国都城,或与群舒有关,其势力恐遍及派河流域。遗址四周城垣清晰,标高4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曾采集到厚蚌壳、鹿角、残石器、陶纺轮、鼎足、锥、鬲足等标本。

· 王古城遗址(1995年) ·

▲ 来源: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交通 /


自秦汉置合肥县以来,派河流域作为“南大门”,皆隶属之。历代先民在早期聚落基础上,亦沿河筑造村庄。此前的文物普查曾发现数量不菲的汉墓、唐墓、宋墓等,不乏有家族墓群,乱墩子墓群(战国至西汉)为其中代表。同时,地方公廨还通过郊野与河流,逐步建立起水陆交通体系,以便文书、信件和物资的传输。


· 乱墩子墓群出土器物 ·

▲ 来源:《合肥古代文明》


上期还提到——据《要录》称,绍兴三十一年(1161),庐州被金军攻破,权州杨春自“庐江门”(东南门)突围出城,南下“过中派河”。淳熙《新安志》载:由池州大通镇过江,“百三十五里,得无为军之庐江县,又百四十五里,自航步(今杭埠镇)入庐州”,即与前述道路相接。此为庐州通往东南的官道。


· 南宋时期庐州向南大路一览表 ·

▲ 制表:又心


· 徽州至庐州之道路 ·
▲ 来源:淳熙《新安志》

查阅咸淳年间(1265~1274)刻制的《舆地图》,图中勾勒一条由安庆府怀宁县经桐城县、北硖(峡)关、舒城县至庐州合肥县的道路,其中派河以粗线标注表示,“庐州”上方有“淮南西路”字样(表明为淮西路治)。纵观该路线之走向,与明清时期驿路及近现代公路大抵相当,亦即庐州通往西南的官道。

· 舆地图墨线图(局部/又心注) ·
▲ 来源:《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至元)》


水陆交通体系的建立,自然也离不开“驿铺”的设点布局。早在唐《通典》中,便提到庐江郡“南至同安郡(治今安徽潜山)四百里”,又云“三十里置一驿”。可惜由于史料缺失,仅有“同食馆”可考,位于“合肥郡城南门东上”。宋代的驿馆设置虽不及唐代密集,但各驿路和州(府)、县之间遍设“递铺”,则是空前的。


· 庐江郡之四至距离 ·

▲ 来源:《通典》


递铺的主要职责是传递公文,根据传送速度又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三级。两宋交际之时,受军事活动的影响,在沿边地区设置斥候、腰铺、摆铺等,扩大了驿传的规模。景定《建康志》便记录了一些数据:建康府(治今江苏南京)设“五十一铺,每铺相去十里”。地处宋金对峙前线的庐州,情形可想而知。

· “驿路” ·

▲ 来源:景定《建康志》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成书的《寰宇通衢》,首次记载了“派河驿”,系当时合肥四驿之一。嘉靖《南畿志》亦将“派河铺”(清代称“派河汛”)列入合肥26递铺。后虽经数次驿政改革,派河驿、铺沿置未变。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县李法在派河驿建“馆驿公馆”,即今肥西县上派镇四十埠、馆驿社区。


· 明初庐州府水马驿路一览表 ·

▲ 制表:又心


· “派河铺” ·
▲ 来源:嘉靖《南畿志》


/ 市镇 /


前面说到了水陆交通体系的建立,至于区域人口数量——自唐末以来,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急剧增加而趋于稠密集中。再者即是农业生产发展,这就要提到两宋时期合肥地区圩田的兴建。所谓圩田,是指在浅水沼泽地带或河湖淤滩上围堤筑坝,把水挡在堤外,从而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造田方法。


· 牛角大圩(2021年) ·
▲ 摄影:王牌

彼时,合肥规模较大圩田有36处,号称“合肥三十六圩”。乾道二年(1166)太府少卿叶衡奏言:“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旧为沃壤,久废垦辟。”《三朝北盟会编》曾多次提到“中派河口”,即表明——此时派河入湖口在中派附近,自此以下土地均系圩田所致,包括今牛角大圩、上下西(司)圩、九联圩、莲花圩等。

· “下派河”(1918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此外,亦采取“修筑圩岸陂塘”“筑堰蓄水”等举措,以为灌溉之用。大兴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亦直接促进粮食贸易。景德三年(1006),便有“富商大贾,自江淮贱市籴稻,转至京师,坐邀厚利”。熙宁六年(1073)免征淮西力胜钱(对运销五谷征收的商税)后,粮食运输更加繁忙。


· 花明荡(古花平涧) ·
▲ 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正如前述各项因素,为商业市镇的诞生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元丰九域志》中便记载:庐州合肥县有“段寨、青阳、移风、永安四镇”,其中“永安镇”值得关注。明万历《合肥县志》有云:“永安桥,去城西四十里,一名城西桥。下有巨岩,其水独西注。”对此,《大清一统志》考证得出:“盖即宋之永安镇。”


· “永安镇” ·
▲ 来源:《元丰九域志》

· “永安桥” ·
▲ 来源:《大清一统志》

今人常以肥东“永安集”为宋代永安镇所在地,殊不知——此“永安”系因“永庆庵”得名,而永庆庵的前身为当地关姓所建的“关家庙”,祀奉远祖关羽。关姓世居的永安集,亦旧称“关集”。清嘉庆年间,以庵改称现名。永安集西亦有“永安桥”,跨店埠河。从地理区位上看,此“永安”在宋代应属慎县,更加不符合了。

· “关集”(1920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 “城西桥”(1933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永安镇即今合肥高新区城西桥社区原城西桥村,作为派河流域出现最早的市镇,亦是当时西南郊乡村的商业中心。古镇沧桑,依水而居,绵延千年。古桥尚在,已复建于原址附近的江心洲上。同时期还有一座“桃花城”,在今肥西县桃花镇桃花新村附近,但其命名、建置等皆无从考证了。

· 城西桥(清代/2024年摄) ·
▲ 摄影:王牌

· “桃花城”(1918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随着明初驿制的逐步完善,基于派河驿、派河铺等驿传机构形成的“派河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镇北有“派河桥”,沟通派河两岸。到了中下游,古渡“中派河渡”亦延续了下来,又称“中河渡”,另有新兴的“下派河渡”。而昔日的“桃花城”,此时摇身一变成为“桃花镇”,设有“桃花铺”,派河支流古埂河穿镇而过。


· 庐州府图(局部/又心注) ·
▲ 来源:嘉靖《南畿志》


据民间相传——崇祯年间,张献忠攻克庐州后,回军舒城。途经派河时,下令所有士兵丢弃金银,遂有“张献忠投金派河”之说。清初,镇名增添“上”字,即“上派河镇”,属南乡青阳巡检司(乾隆三十六年建,驻今肥西县花岗镇大青阳)管辖,而派河桥(遗址在今新华街与中街交叉口附近则更名为“太平桥”。


· “派河”(《合肥县四境图》) ·

▲ 来源:康熙《合肥县志》


· 张家桥(明代/2021年摄) ·

▲ 摄影:又心


清中叶以后,随着乡村经济的再度繁荣,派河沿岸相继诞生了城西桥、中派河、下派河及长安集、雷麻店、焦婆店等一大批小集镇。清末,清军和太平军将官道沿线的上派河、中派河,作为攻守的重要据点。此次战后,于两镇设置厘卡,负责征收厘金,又在上派河镇设立“邮寄代办所”,足见其交通贸易之重。

· “上派河”(1918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 新生 /


民国十七年(1928),安徽省建设厅派员勘测,由安合路施工所负责,沿原驿道修筑合肥至舒城段土路,为“安(庆合(肥”一段,路基宽4.5~5米。十九年(1930)通车。途经上派河时,该镇唯一一条街道(即今中街)连通公路。上世纪30~40年代,受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影响,此路屡修屡毁。


· 安徽省道安合段路线略图(1929年) ·

▲ 来源:《安徽建设》


1949年初,合肥全境获得解放。为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沿线地方政府组织群众抢修公路,使之通车。1951年7月,在太平桥上游约1里处,兴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即“上派大桥”(今巢湖路桥)。合安公路改由街北通过,公路两侧逐渐建起商店、饭店、机关并形成新街道,遂名“马路街”(即今巢湖路)。

· 巢湖路桥 ·
▲ 来源:肥西发布

与此同时,上派河来“命运的重大转折”。1949年4月6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在合肥成立。肥西民主县政府(1948年底在杨新圩成立)改称肥西县民主政府,直属皖北行署。同年6月,县民主政府由小梁岗(今属紫蓬镇)移驻上派河。此前——民国时已设“上派乡”,1952年3月改为“上派镇”,沿用至今。

· 肥西县委县政府领导合影(1949年) ·

▲ 来源:《合肥地区中共党史画册》


在“肥西县城”标签的加持下,上派镇进入快速发展期。彼时,多年水患的根源——淤塞已久的派河到了亟需治理的时候。1956年,肥西县动员三河、烟墩、上派三区2万多名民工,对上派镇以下河道进行疏浚。硬是靠着“肩挑手提”,清理出42万立方米的淤泥,并对流经县城一段河道裁弯取直,古太平桥就此消失。


· 派河故道(1985年) ·
▲ 来源:《安徽省肥西县地名录》


1985年,肥西县再次作出根治派河规划。1987年10月,派河治理工程开工。此次自上派镇直至下派河口进行拓宽取直挖深,共裁直7处大弯,缩短了6公里的流程。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的风险(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亦增强了通航能力(常年通航300吨级船舶,保持4级航道),从而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 “上派港投入使用”(1988年) ·
▲ 来源:《合肥晚报》

治河前夕,合安公路再度改道。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且位于城区,堵车现象时有发生。1985年,省公路局决定对合安公路改造移线(即今金寨南路),并于老桥上游约一里新河道处重新建桥。1986年11月,这座斜拉式钢筋混凝土桁架悬臂梁大桥动工,即“凉亭大桥”(今金寨南路桥)。

· “上派河新大桥开工”(1986年) ·

▲ 来源:《合肥晚报》


· 派河大桥(1990年) ·

▲ 摄影:马骐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截至1985年——上派镇已由一座聚居数百人的小集镇,蝶变为拥有3.4万人的合肥卫星城,而城区面积更是扩张为2.5平方公里。古太平桥的上游,架上了两座恢弘壮丽的大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据无疑再次发生巨大变化。据最新统计,上派镇常住人口30.6万,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

· 马路街一角(1985年) ·
▲ 摄影:陶明


· 巢湖中路(1999年) ·
▲ 来源:肥西发布

/ 札记 /


翻阅25年前出版的《肥西五十年》,无意中看到一句:“派河水路通巢湖、长江,未来的江淮运河经过于此。”回想当时,江淮运河已被纳入国家水运主通道计划。然而这并不是引江济淮工程谋划的起点。早在1953年2月20日,毛主席乘长江舰抵达安庆,在与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谈话时,曾提到:“淮河的水位比长江高多少?要不要把合肥附近的将军岭切开,在洪水季节把淮河的水调一部分到长江来,以减轻淮河下游的压力?”1981年12月12日,《国务院治淮会议纪要》指出,“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并不富裕,水量丰枯变化很大。从长远看,应利用长江水源补充淮河水源的不足”,“在安徽境内,应使引江济淮与江淮运河结合”。

·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50年) ·

▲ 来源:合肥发布


肩负着一代代江淮儿女的憧憬与期盼——新时代,引江济淮工程全面提速。2015年3月,国务院批复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12月29日,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这座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派河口打下第一桩。诚如李国英省长在会上的致辞:“半个多世纪的梦想,终于走进现实!”


· 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动员大会(2016年) ·
▲ 来源:安徽日报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发源于江淮分水岭,沟通巢湖与长江,穿越合肥主城区……得天独厚,让派河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引江济淮工程的“黄金水道”。而引江济淮的“落户”,也让派河流域迎来了又一次“命运转折”。蜀山区的运河新城,肥西县的群英湖、紫云湖、中派三大片区,规模初具,日新月异。一座座现代化桥梁横跨派河,无数高楼广厦在河两岸拔地而起……引江济淮,为何选择了派河?这便是答案。


· 引江济淮工程试通航(2022年) ·

▲ 来源:安徽日报


由于篇幅有限,难以面面俱到,供参考及交流。个人才疏学浅,还请诸位看官多多指教,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 江淮运河(2024年) ·
▲ 摄影:王牌




导航

合肥城市地理



- 特别企划 -

回望2023 | 合肥雅号 | 十大楼阁


- 山河湖海 -

大蜀山 | 小蜀山 | 四顶山 | 姥山

卫山 | 撮造山 | 金斗冈

南淝河(上) | 南淝河(下)

派河(上)

曹操河 | 虹桥河金斗河 | 九曲水

小史河 | 板桥河逍遥津 | 淮浦渡

石头塘 | 梁家池 | 龚大塘雨花塘

包河 | 银河 | 石河黑池坝

堰城坝 | 县桥鼓楼桥 | 永乐桥

廻龙桥 | 小史桥 | 肥宁桥 | 虹桥

官渡桥 | 戴安桥


- 城门水关 -

金斗门威武门 | 南薰门拱辰门

旧水西门水西门

东水关 | 西水关


- 楼台亭阁 -

府署 | 府学金斗驿

县署 | 县丞署

镇淮楼 | 五凤楼 | 尚节楼 | 三牌楼

四牌楼 | 思惠楼 | 秦淮楼 | 稻香楼

大钟楼 | 教弩台 | 子胥台 | 节妇台

望湖亭 | 江公亭来仙阁 | 逍遥阁
清风阁(上) | 清风阁(下)
大花园 | 蘧庄 | 洪家花园 | 浮庄

- 坛庙寺观 -
山川坛 | 郡厉坛 | 先农坛
圣姥庙 | 伍子胥庙 | 府文庙 | 府城隍庙
龙王庙 | 二郎庙 | 太平庙
 中圣宫 | 天后宫
包公祠(上) | 包公祠(下)

三孝祠 | 龚氏祠 | 范氏祠

万寿寺 | 明教寺 | 开福寺 | 朝霞寺
宝佛寺 | 宝莲寺 | 华藏净寺 | 三里庵

- 街巷里弄 -
拱辰街 | 横街 | 双岗街 | 二里街
坝上街崇德街 | 县桥街
百花井巷 | 二郎庙巷 | 北油坊巷 | 撮造山巷
九狮河巷 | 河滨园巷 | 操兵巷 | 花园巷
团结巷 | 哑巴巷 | 勤劳巷 | 仁爱巷
一人巷 | 双井巷 | 三元巷 | 四古巷
爱国巷 | 人民巷 | 廻龙巷 | 龚湾巷

- 地标商圈 -
三孝口 | 七桂塘 | 城隍庙 | 范巷口
四牌楼 | 三牌楼 | 百花井 | 大钟楼
三里庵 | 南七 | 骆岗 | 花冲
磨店(上) | 磨店(下)

- 老 字 号 -
洪远记 | 王太和 | 刘鸿盛 | 南门小学
联一书社 | 四牌楼书店 | 解放电影院

- 区县地名 -
长丰县(上) | 长丰县(下)

注:以上为“合肥城市地理”系列文章的关键词合集,部分文章存在同时触发多个关键词的情况。各栏目及链接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合肥城市地理”亦开通了原创图文合集,欢迎大家订阅!


· ENJOY ·
📝 编辑 | 淝南居士
👨🏻‍💻 素材来源 | 《通典》《全唐文》《元丰九域志》《三朝北盟会编》《舆地纪胜》《新安志》《建康志》《舆地图》《宋会要》《宋史》《寰宇通衢》《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南畿志》《庐州府志》《合肥县志》《大清一统志》《江南通志》《安徽通志》《安徽建设》《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古代地图集(战国至元)》《中国文物地图集安徽分册》《合肥市志》《合肥地区中共党史画册》《合肥市公路志》《合肥通史》《合肥古代文明》《合肥晚报》《肥西县志》《安徽省肥西县地名录》《肥西县水利志》《肥西五十年》及中国政府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中研院”人社中心、日本内阁文库、犹他家谱学会、湖北省图书馆、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安徽)、安徽日报、合肥市图书馆、合肥发布、肥西发布、往期文章等

合肥全攻略
衣食住行玩乐购,尽在合肥全攻略,它是你的精品生活指南,全能服务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