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 王古城遗址(1995年) ·
▲ 来源: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交通 /
自秦汉置合肥县以来,派河流域作为“南大门”,皆隶属之。历代先民在早期聚落基础上,亦沿河筑造村庄。此前的文物普查曾发现数量不菲的汉墓、唐墓、宋墓等,不乏有家族墓群,乱墩子墓群(战国至西汉)为其中代表。同时,地方公廨还通过郊野与河流,逐步建立起水陆交通体系,以便文书、信件和物资的传输。
· 乱墩子墓群出土器物 ·
▲ 来源:《合肥古代文明》
上期还提到——据《要录》称,绍兴三十一年(1161),庐州被金军攻破,权州杨春自“庐江门”(东南门)突围出城,南下“过中派河”。淳熙《新安志》载:由池州大通镇过江,“百三十五里,得无为军之庐江县,又百四十五里,自航步(今杭埠镇)入庐州”,即与前述道路相接。此为庐州通往东南的官道。
· 南宋时期庐州向南大路一览表 ·
▲ 制表:又心
水陆交通体系的建立,自然也离不开“驿铺”的设点布局。早在唐《通典》中,便提到庐江郡“南至同安郡(治今安徽潜山)四百里”,又云“三十里置一驿”。可惜由于史料缺失,仅有“同食馆”可考,位于“合肥郡城南门东上”。宋代的驿馆设置虽不及唐代密集,但各驿路和州(府)、县之间遍设“递铺”,则是空前的。
· 庐江郡之四至距离 ·
▲ 来源:《通典》
· “驿路” ·
▲ 来源:景定《建康志》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成书的《寰宇通衢》,首次记载了“派河驿”,系当时合肥四驿之一。嘉靖《南畿志》亦将“派河铺”(清代称“派河汛”)列入合肥26递铺。后虽经数次驿政改革,派河驿、铺沿置未变。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县李法在派河驿建“馆驿公馆”,即今肥西县上派镇四十埠、馆驿社区。
· 明初庐州府水马驿路一览表 ·
▲ 制表:又心
/ 市镇 /
前面说到了水陆交通体系的建立,至于区域人口数量——自唐末以来,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急剧增加而趋于稠密集中。再者即是农业生产发展,这就要提到两宋时期合肥地区圩田的兴建。所谓圩田,是指在浅水沼泽地带或河湖淤滩上围堤筑坝,把水挡在堤外,从而改造低洼地、向湖争田的造田方法。
此外,亦采取“修筑圩岸陂塘”“筑堰蓄水”等举措,以为灌溉之用。大兴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亦直接促进粮食贸易。景德三年(1006),便有“富商大贾,自江淮贱市籴稻,转至京师,坐邀厚利”。熙宁六年(1073)免征淮西力胜钱(对运销五谷征收的商税)后,粮食运输更加繁忙。
正如前述各项因素,为商业市镇的诞生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元丰九域志》中便记载:庐州合肥县有“段寨、青阳、移风、永安四镇”,其中“永安镇”值得关注。明万历《合肥县志》有云:“永安桥,去城西四十里,一名城西桥。下有巨岩,其水独西注。”对此,《大清一统志》考证得出:“盖即宋之永安镇。”
· “关集”(1920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 “桃花城”(1918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随着明初驿制的逐步完善,基于派河驿、派河铺等驿传机构形成的“派河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镇北有“派河桥”,沟通派河两岸。到了中下游,古渡“中派河渡”亦延续了下来,又称“中河渡”,另有新兴的“下派河渡”。而昔日的“桃花城”,此时摇身一变成为“桃花镇”,设有“桃花铺”,派河支流古埂河穿镇而过。
据民间相传——崇祯年间,张献忠攻克庐州后,回军舒城。途经派河时,下令所有士兵丢弃金银,遂有“张献忠投金派河”之说。清初,镇名增添“上”字,即“上派河镇”,属南乡青阳巡检司(乾隆三十六年建,驻今肥西县花岗镇大青阳)管辖,而派河桥(遗址在今新华街与中街交叉口附近)则更名为“太平桥”。
· “派河”(《合肥县四境图》) ·
▲ 来源:康熙《合肥县志》
· 张家桥(明代/2021年摄) ·
▲ 摄影:又心
· “上派河”(1918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 新生 /
民国十七年(1928),安徽省建设厅派员勘测,由安合路施工所负责,沿原驿道修筑合肥至舒城段土路,为“安(庆)合(肥)路”一段,路基宽4.5~5米。十九年(1930)通车。途经上派河时,该镇唯一一条街道(即今中街)连通公路。上世纪30~40年代,受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影响,此路屡修屡毁。
· 安徽省道安合段路线略图(1929年) ·
▲ 来源:《安徽建设》
· 肥西县委县政府领导合影(1949年) ·
▲ 来源:《合肥地区中共党史画册》
在“肥西县城”标签的加持下,上派镇进入快速发展期。彼时,多年水患的根源——淤塞已久的派河到了亟需治理的时候。1956年,肥西县动员三河、烟墩、上派三区2万多名民工,对上派镇以下河道进行疏浚。硬是靠着“肩挑手提”,清理出42万立方米的淤泥,并对流经县城一段河道裁弯取直,古太平桥就此消失。
1985年,肥西县再次作出根治派河规划。1987年10月,派河治理工程开工。此次自上派镇直至下派河口进行拓宽取直挖深,共裁直7处大弯,缩短了6公里的流程。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的风险(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亦增强了通航能力(常年通航300吨级船舶,保持4级航道),从而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 “上派河新大桥开工”(1986年) ·
▲ 来源:《合肥晚报》
· 派河大桥(1990年) ·
▲ 摄影:马骐
/ 札记 /
·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50年) ·
▲ 来源:合肥发布
肩负着一代代江淮儿女的憧憬与期盼——新时代,引江济淮工程全面提速。2015年3月,国务院批复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12月29日,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召开,这座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在派河口打下第一桩。诚如李国英省长在会上的致辞:“半个多世纪的梦想,终于走进现实!”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特色,发源于江淮分水岭,沟通巢湖与长江,穿越合肥主城区……得天独厚,让派河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引江济淮工程的“黄金水道”。而引江济淮的“落户”,也让派河流域迎来了又一次“命运转折”。蜀山区的运河新城,肥西县的群英湖、紫云湖、中派三大片区,规模初具,日新月异。一座座现代化桥梁横跨派河,无数高楼广厦在河两岸拔地而起……引江济淮,为何选择了派河?这便是答案。
· 引江济淮工程试通航(2022年) ·
▲ 来源:安徽日报
导航
合肥城市地理
- 特别企划 -
- 城门水关 -
- 楼台亭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