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 源起 /
派,古字写作“𠂢”,本义指水的支流。甲骨文“𠂢”的字形,便像有支水的河流。后泛指江河的流水,引申指系统内的分支。派河,长江流域巢湖水系支流之一,全长60公里,流域面积584.6平方公里。其中,占全流域80%的上游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汇入支流多,地势比降大。故得此名。
· “派”字字形演变流程图 ·
▲ 来源:资料图片
“派河”一名最早见于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所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据该书193卷载:“是日,金人围庐州,修武郎、添差兵马都监、权州事杨春,勒兵乘势突阵以出,过中派河,率乡兵守焦湖水寨。”“焦湖”即巢湖,此事发生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金战争期间,距今有860余年的历史。
· “过中派河” ·
▲ 来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 苦驴河畔(2020年) ·
▲ 摄影:王牌
周公山,属大别山余脉,今位于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海拔182米。相传为汉末名将周瑜少年读书处,其“洗砚池”至今仍藏于山腰处。山顶为一方开阔的平地,曾建有周公庙,久毁。晚清,淮军将领张树声办团练时,曾在此依山结寨,与大潜山(刘铭传)、紫蓬山(周盛波、周盛传)并称为“三山”团练。
· 洗砚池 ·
▲ 来源:文旅肥西
/ 文明 /
· 庙东郢东南遗址位置示意图 ·
▲ 制图:又心
如果说“庙东郢东南”为“派河文明”之发端,“古埂”可谓是其延续和发展。1981年在肥西县上派镇胡湾村发现的这处古遗址,则是巢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代表。出土文物既包含石器和灰坑,亦出现2座平地起建的残房基(有红烧土台、土坑等),以及大量陶制生产生活用具,种类丰富。
该遗址地层堆积分为四层:第三、四层遗物无明显变化,被定为古埂早期文化,即“侯家寨—古埂文化类型”,距今6000~5800年,与大汶口中期相当。第二层为古埂晚期文化,属龙山文化时期。此时,或受巢湖及派河水位变化的影响,人们开始由上游支流附近向干流两岸(甚至抵达中下游)发展。
· 古埂遗址(2021年) ·
▲ 摄影:又心
/ 聚落 /
2018年7月,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推进,肥西县桃花镇顺和社区西南900米(原三官庙村)派河北岸台地上,一场考古发掘迅速展开。历时500余天,一个隐藏千年的秘密浮出水面。依据出土陶器形制及碳-14测年结果,确定这是一处距今3600年左右,主体年代为二里头文化四期的文化遗存,即“三官庙遗址”。
· 三官庙遗址 ·
▲ 来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肥日报
该遗址发现遗物种类丰富,包括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骨蚌器、绿松石等400余件。其中铜器18件,以兵器为主,包括箭镞、戈、戚、钺、凿、铃、角形器、铜片等,散布于废弃红烧土层下的地面上,这种埋葬形式国内罕见。三官庙亦成为全国除二里头遗址外,单次发现这一时期青铜器最多的地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遗址北部和南部,发现了两处土垣(红烧土堆积)。此外发现的遗迹还包括房址4处、灰坑38个、灰层7处、灰沟7条、坑5个、柱洞77个,另有螺蛳壳堆积、器物组、植物颗粒遗存等。其中保存较好的房址F2屋内,有三具不完整的人骨遗骸。凡此种种,皆证明此地为“夏商之际聚落遗址”的事实。
此次项目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秦让平撰文指出:“三官庙遗址本身的堆积特征,反映出毁弃过程的突然性和灾难性。遗址聚落规模以及陶器反映的社会层次,无法匹配遗址中出土的一批高等级铜器”。众说纷纭中,涌现出“青铜铸造场说”“祭祀场所说”“桀奔南巢说”等一批代表性观点,有待继续探讨。
· 三官庙遗址(2018年) ·
▲ 来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三官庙(1918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在大量遗物中,依稀可见早期社会生活。诸如,庙墩遗址发现了不少铜箭镞和骨镞,便与当时采集渔猎经济有关系。而大墩孜遗址出土的铜斝,则表明早在二里头晚期至商早期,派河流域已有了饮酒的风尚。1965年馆驿出土的爵、斝、觚等酒器更能为之佐证。农业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耕作技术获得了进步。
· 派河(1990年代) ·
▲ 来源:《肥西县志》
· 派河(2022年) ·
▲ 摄影:王牌
导航
合肥城市地理
- 特别企划 -
- 城门水关 -
- 楼台亭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