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些地名,为何“大气”而鲜为人知?(上)

民生   2024-08-23 16:30   安徽  

▲ 摄影:王世保



说起合肥地名,人们首先想到——从“一”数到“万”的“数字地名”,以其为素材创作的《合肥十大景致歌》曾广为流传,再者便是浪漫“色彩”,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气质与魅力,而“方向”地名中,亦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要讲述的这10处地名,个个“大气磅礴”,但要是说它们与合肥产生关联,令人诧异而前所未闻,怎么回事呢?
——引子

/ 西凉城 /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西凉,凉州别称,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即今甘肃省武威市公元400年,北凉晋昌太守唐瑶反叛,推举李广后裔李暠为“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今甘肃西部、内蒙古西南部及新疆部分)。因其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史称“西凉”政权。


· 凉州城 ·

▲ 来源:武威文化


· 西凉(412年) ·
▲ 来源:《中国史稿地图集》


合肥有处“西凉城”,但与上述西凉毫无关系。相传东汉末年,曹操领兵伐吴,在此建城以安置将士家属。曹操出兵打仗,常携带妻妾。筑此城时,带的是四老婆——由于水土不服,不久即死于城中,为表纪念即称“四娘城”。土城荒废后,被辟为义地,坟冢累累,荒草萋萋,故有“凄凉城”之说。此外,亦作“司粮城”,或与屯粮有关。所谓西凉,便是取诸说方言谐音。


· “司粮城”(1918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 西凉城遗址(2015年) ·

▲ 来源: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西凉城遗址,又名星夜城,东汉屯兵城址。现位于肥西县丰乐镇安河村吴大郢北,呈长方形,四周城垣基本完好,标高3米,东西150米,南北17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中间低平。标本采集有灰筒瓦、青瓷残豆、绿釉盘口壶器口片等,近地出土有三棱铜镞、扁球形钮铜镜等。遗址附近曾发现《星夜城碑记》。

· 西凉城遗址(2020年) ·

▲ 摄影:晴空一鹤


/ 山南镇 /


“山南为阳山北阴,水南为阴水北阳。”唐贞观元年(627),太宗依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山南”即为其一,治襄州(今湖北襄阳)。永徽年间,又分为山南东道与山南西道,沿用至宋初。195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山南基巧”,即今山南市。值得注意的是,合肥西南有镇——亦称“山南”,位于大潜山南12公里处。

· 山南道(714年) ·

▲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 山南市区(2022年) ·

▲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山南,早在北宋已置镇,属寿州六安县。宋《元丰九域志》载:六安县有“六安、霍山、桐木、山南、麻步、郭界步、故县、船坊、丁汲、故步一十镇”。元延祐中,建“山南馆”(即今浮顶山宝筏寺)于此,祀奉五岳山神。清代,又称张赵馆、张周馆,传为张、赵或周两姓所建,因馆复兴古镇,亦以为名。

· “山南镇” ·

▲ 来源:《元丰九域志》


· “山南馆” ·
▲ 来源:万历《合肥县志》

民国时,设山南乡(驻张周馆,即山南馆)。1949年1月,属肥西县山南区。1958年9月,成立山南公社。1972年11月,成立山南镇(乡级),镇与公社并存。1983年1月,山南公社并入山南镇。与此同时,山南区自设立以来屡废屡建,最终于1992年3月5日撤销区建制,保留山南镇,沿用至今。

· 大潜山(2020年) ·

▲ 摄影:王牌


· 山南镇(2024年) ·

▲ 摄影:李志浩


/ 伏羲山 /


“伏羲文王若无死,今人不为古人哭。”伏羲,三皇五帝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华先民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首位被载入文献的男性始祖。伏羲亦使中华先民从蒙昧步入早期文明,故被全球华裔奉为人文始祖,中华民族自谓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即由伏羲起。古往今来,伏羲一直受到海内外华裔子孙的敬仰。


· 伏羲氏真像 ·

▲ 来源:《历代帝王像》


· “伏羲山” ·

▲ 来源:万历《合肥县志》


合肥旧有“伏羲庙”,祀奉人祖伏羲,建年无考,一说北宋。伏羲庙所在地,因名“伏羲山”。明万历《合肥县志》载:“(浮槎山)支曰伏羲,上有伏羲庙,故名。”清康熙《合肥县志》称:“去城东七十里。”民国时,以谐音讹称“伏犀山”。后亦名“庙山”,沿用至今,海拔210米,现属肥东县包公镇阚集社区


· “伏犀山”(1936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 庙山 ·

▲ 来源: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 长城镇 /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众所周知,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合肥旧有“长城镇”,但此长城非彼长城,而指该地原有的一土城,因呈狭长状故名。明万历《合肥县志》载:“元设巡检司于此,洪武九年(1376)裁革,故址尚存。”即“长城巡检司”,其“故址”或指此城。

· 万里长城 ·
▲ 来源:河北卫视


· “长城巡检司” ·

▲ 来源:万历《合肥县志》


元代的巡检司,通常为县级衙门下属,管辖人烟稀少地方的非常设组织。明初裁司后,改置“长城镇”。《读史方舆纪要》称“道出六安州”,便指此镇位于庐州府至六安州的官道上。清咸丰八年(1858),安徽布政使李孟群因庐州被攻陷,移驻长城镇一带,遂引来太平军七万围攻,终不敌被俘。此时已有“长镇”之称。


· “长镇” ·
▲ 来源:《续修庐州府志》


· “长城镇”(1935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民国时,设长镇乡。1949年1月,属六合办事处蜀西区(3月划属寿合县,6月划属肥西县)。1955年11月,划属官亭区。1958年9月,成立长镇公社。1971年2月,划属高刘指导点(1972年8月设区)。1983年6月,恢复乡建制。1992年3月,并入高店乡。2022年6月,改设高店镇,辖长镇回族社区、长镇村等。


· 长镇回族社区(2021年) ·
▲ 来源: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大黄山 /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素有“天下第一奇山”“天开图画”“松海云川”之称。值得一提的是,距此近300公里的合肥市境内,也有一座“黄山”。


· 黄山(2018年) ·

▲ 摄影:束健


明《寰宇通志》载:“黄山,在府城东百二十里,其山有三百六十峰,四时泉出不涸,俗呼为龙泉山。”《大明一统志》称:“接巢县界……周回约二百里”。万历《合肥县志》提到了山顶的“日照泉”,“四时不涸,清莹可照眉发,一名龙泉”。清嘉庆《合肥县志》特别强调“非连含山县之东黄山也”,故亦称“南黄山”。

· “黄山” ·
▲ 来源:《寰宇通志》

· “南黄山”(《肥邑疆域图》) ·

▲ 来源:万历《合肥县志》


此山虽“俗呼为龙泉”,但与龙泉山实为两座山峰,且两者相距十多公里。今称大黄山或西黄山,位于巢湖市与肥东县交界处(黄山主体在巢湖市境),海拔284米。合福高铁沿北麓而过,东南麓腹地有相隐寺,西麓坐落山口凌村,西南与四顶山遥遥相望,其周围亦与白马山、杨山、马鞍山、大团山等数座小山相连。


· “黄山”(1938年) ·

▲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 西黄山(2018年) ·
▲ 摄影:杨钧


地名文化之奇妙
非一篇即可言尽
下期将继续探索
那些“大气磅礴”
而鲜为人知的合肥地名

· 长安集站(2024年) ·
▲ 来源:中建八局一公司


· ENJOY ·
📝 编辑 | 淝南居士
👨🏻‍💻 素材来源 | 《元丰九域志》《寰宇通志》《大明一统志》《南畿志》《庐州府志》《合肥县志》《中国史稿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合肥市志》《合肥歌谣集》《肥东县志》《肥西县志》《巢湖市志》《中国共产党安徽省肥西县组织史资料》《安徽省肥西县地名录》《安徽省肥东县地图册》及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方志库、“中研院”人社中心、日本内阁文库、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犹他家谱学会、湖北省图书馆、河北卫视、菏泽市人民政府、观海新闻(青岛日报社)、安徽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安徽)、中建八局一公司、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合肥市图书馆、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肥西发布、巢湖发布、华夏古迹图、往期文章等

合肥全攻略
衣食住行玩乐购,尽在合肥全攻略,它是你的精品生活指南,全能服务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