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王牌
一直以来,“合肥古称庐州”似乎成为广大媒体默认的宣传口径。虽曾几度引发一些读者的质疑和异议,然而在当前“快餐式阅读”盛行的社会环境下,这些声音很快淹没在网络信息的海洋……笔者注意到,近日新华网刊发的《这就是合肥》一文中,没有沿用上述说法,改作“曾称为‘庐州’”,并在此句之前加了特别说明:“从隋至明清,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所以——合肥,为何不能直接说“古称庐州”?
——引子
从“南巢”到“合肥县”
首先有必要梳理下合肥置县以前一些史实。从史料来看,合肥地区最早出现的地名是——“南巢”,而它得以记录,无疑与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有关。夏桀残暴,古今皆知。司马迁评价道:“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又云“夏桀淫骄”。遂有了商汤兴兵伐夏,以鸣条之战的胜利,宣告夏王朝的终结。
关于桀的结局,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但大多都提到“南巢”或南巢之山“亭山”。《尚书》称“成汤放桀于南巢”,而《国语》称“桀奔南巢”,上博楚简《容成氏》亦称“桀乃逃之南巢氏”,还有《淮南子》的“伐桀于南巢”之说,等等。此外,南淝河的古称“施水”,亦曾被认为与夏桀携妹喜(有施氏之女)的到来有关。
· “成汤放桀于南巢” ·
▲ 来源:《尚书》
· 重要文献记载“夏桀逃奔或被放逐南巢”一览表 ·
▲ 制表:又心
至于夏桀抵达后发生的事迹,早已沉入史海,毫无线索。“南巢”在哪里?也成为了谜。此谜并非无解,因一个“巢”字,人们将视线转向巢湖流域。1972年,肥西大墩孜遗址出土单扉铜铃,为二里头文化时期产物。2018年,在距其约2公里外的三官庙又发现一处夏代聚落遗址,轰动一时。种种迹象似与“南巢”产生了联系。
· 单扉铜铃 ·
▲ 来源:安徽博物院
可以确信的是,合肥地区已出现众多方国族邑,并逐渐从村落走向城邑。在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中,有一处直接推动了合肥建城史的进程,那便是——“大雁墩”。大雁墩遗址西南1.6公里处即汉合肥城遗址,遗存年代从西周延续到春秋早、中期,而作为“汉城”墓葬区的桃花店古墓葬群,其年代则是自战国晚期至东汉。
· 桃花店古墓群 ·
▲ 摄影:我的晴空一鹤
无论是地理方位、出现年代还是聚落形态,都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其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因何迁移?如何筑城?还需再考证。而始于“战国晚期”的古墓群,无疑又指向此时另一件大事——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迁都寿春。不少学者认为,此事直接导致了位于南北水道上合肥城之诞生,以便联系东南吴越。
从“庐子国”到“庐州”
在“合肥”诞生数百年后的东汉,“庐子国”大量出现在各大典籍的“新注”中,而这些均属同一作者——学者应劭。值得注意的是,应劭所认为的“庐子国”,应指当时的庐江郡。比如《汉书》提到了“庐江郡”,紧接着便有“应劭曰故庐子国”语。两汉的庐江郡,初在江南,后移江北,从未辖合肥县,亦与今合肥市区无关。
· 两汉九江郡图 ·
▲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 隋庐江郡图 ·
▲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 “河南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庐江” ·
▲ 来源:《资治通鉴》
· “庐州,古庐子国也,春秋舒国之地” ·
▲ 来源:《通典》
根据完整时间线,一路顺下来,大家便知晓了。即便东汉应劭提出“庐子国”的存在,但按其所指,与合肥是毫无关系的。只不过在唐人的“添油加醋”,特别是在“庐子国=庐江郡=庐州”刻板思维的渲染下,本来无关的两件事“被”串在一起,似乎显得那么自然合理。同时,“庐邑”也顺势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初的名字……
有人又举出了——1986年陕西安康出土的西周史密簋,上有铭文:“唯十又一月,王命师俗、史密曰:‘东征。’㪉南夷。卢、虎会杞夷、舟夷,雚不坠,广伐东国……”大意是,周王命令师俗、史密二将东征,分兵合击南夷。南夷的卢方与虎方,会合杞夷、舟夷,全面入侵周王朝东方领土。最终周军取得了胜利。
此事给予了“庐子国说”追随者更多争论空间。他们认为,上述的“南夷”即南淮夷,并淮夷——三者是互为通用的,“卢”自然指庐子国。另一边的声音则指出,“南夷”与南淮夷(淮夷)是不同的两大邦国集团。“卢”曾多次出现在殷商的考古材料中,这与“庐子国说”强调的“周武王按公、侯、伯、子、男等级分封”是矛盾的。
说到考古,除西周史密簋的“卢”外,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刻有“卢方皆入戈五”的大玉戈,殷商卜辞《邺三·三六·九》有“卢伯,其延乎飨”字样,儒家五经之一《尚书·牧誓》提到了西周八个同盟国之一“卢”,等等。古“卢”国,最早可追溯到商王武丁时期,本在卢水(据考即今岷江)上游,后被周王封为子爵,一说原为伯爵,后因叛周而被降为子爵,封地在今湖北蛮河一带,即卢戎国。
· “乔夫人”鼎 ·
▲ 来源:庐阳区文化馆
札记
历代(隋至民国)分别是州、郡、路、府级行政区,而在庐州设立前,合肥曾为扬州、豫州、南豫州、合州、淮南郡、汝阴郡、北陈郡等治所,基于诸多史实,“合肥古称庐州”的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所谓古称,是指一地古代的名称或旧称。综上所述,无论考虑其上溯时间还是沿用时长,合肥皆远远超于庐州。况且两者还存在着政区级别的差异,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合肥”是县级行政区,“庐州”在
· 江淮运河 ·
▲ 摄影:王牌
· 合肥老城 ·
▲ 摄影: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