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文化   2024-07-24 12:36   北京  
首先,表达一个观点:我们要强调一点,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并无好坏之分,但相对而言,外向者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确比内向者更占优势。比如,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外向者更如鱼得水,能很快结识新的朋友,建立新的人脉关系,工作中更得老板和领导赏识。

接下来,提一个思考题:“你最孤独的时刻是什么?”

有人说,自己毕业后租房住的时候,一个人不是看电视,就是看书学习。房间里寂静无声,有时候会对着墙壁自言自语。而这种孤独往往难以言说,也“羞于启齿”,最后放弃抵抗。

网络上此前还流传着一张“国际孤独等级表”。现在看来,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玩手机等,好像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特别是现在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手机搞定,不需要与人沟通,不需要外出,让我们很多人失去了与别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进而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事实上,独处不一定孤独,群体的热闹也不代表个体不孤独。有时候,我们自己抱着一本书看着窗外的风景,时而发呆时而阅读,独处一天也不孤独;反而在喧嚣的聚会里,看着别人轻车熟路地寒暄和自在大方地开玩笑时,感觉到莫大的孤独感。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者,是否可以考虑用一年的时间来尝试一下那些可能让你害怕的新事物——和陌生人打交道,看看你的生活会有哪些改变?《走出内向:给孤独者的治愈之书》的作者杰茜卡·潘,她是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的人。

首先我分享一个身边的故事。

我的一个朋友,硕士毕业于北京一所985院校,工作已经快十年了,虽然业务很棒,可是在单位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单位组织娱乐活动,他避而不去;召开年轻人座谈会,别人侃侃而谈,他一言不发……

同事说他很高傲,不理人;领导说他对工作不热情,没有用心参与。

其实,只有我知道,大家都误解了他,他只是比较内向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曾经,我是个电脑盲,但是只要我遇到问题找他帮忙,他总是很快赶到,并及时解决问题。空闲时间,我们俩聊工作,聊生活,对自己擅长的话题,他滔滔不绝;不擅长的领域,他总是静静地倾听……

要想将内向聊清楚,那么,必须对内向的人的一些基本认知有所了解。

1.内向的人的特征

内向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有什么特征呢?

宁愿宅在家里,也不愿意外出参加集体活动;当众演讲,浑身紧张,语无伦次;公众场合,从不与陌生人讲话,一副谁也不理的架势……

该书作者杰茜卡·潘分享了一个故事。

她所在的公司开了表彰大会,老板要选一个经常在办公室度过周末,留在公司时间最长的员工为其颁奖,美其名曰“午夜加班奖”。他们宣称,这个人全身心扑在工作上,这个获奖者就是杰茜卡·潘。

当时,杰茜卡都蒙了,没有反应过来的她,傻愣愣地走向领奖台,结果还有一些男同事拍了拍她的后背,开玩笑“祝贺”她,“嘲笑”她没有私人生活。

作者把这个奖项当作一个诅咒,虽然她得了这个奖,但她知道自己对工作、对生活毫无热情,也无兴趣。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勇于冒险、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面对重大问题能深思熟虑,给出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做个选择题。

内向是一种很普遍的个性特征,它不是一种疾病,也不等于孤僻、冷漠,但你没法改变它。

美国心理学家、心理临床医师马蒂·奥尔森·兰妮在《内向者优势》一书中指出:科学家在有限的对大脑的研究中,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性格因人而异,并且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人体中的D4DR基因,被称为“寻求新奇的基因”,会影响人的性格。如果一个人的D4DR基因很长,这种人的性格就是偏外向;如果一个人的D4DR基因较短,性格就相对内向。

除了基因不同,研究还发现,外向的人和内向的人在大脑血液流动的流量及方向上也不同。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有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血流的方向也更加错综复杂;而外向的人血流的通路比较短,也不太复杂。

因此,内向的人的大脑会比较敏感,更喜欢自己思考问题;而外向的人则更关注外部世界,喜欢从外面的世界接受新的刺激。

理论上内向或外向无所谓好坏,各有特点。

内向的人的优势有很多:善于思考,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善于坚持,有耐心,能够深入钻研问题,更能够集中注意力做事。

2.内向的人也向往改变

这些人性格内向,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工作、生活,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大多数时候都很安逸。但在某些时候,也对自己的性格有所不满,渴望改进。

杰茜卡·潘就是一个内向性格的典型代表。她在《走出内向:给孤独者的治愈之书》一书中,详细地剖析了内向的性格给自己造成的困扰。历时一年,她尝试了很多办法,比如和陌生人搭讪,在聚光灯下如何进退,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好友、主动出击,不要临时爽约……最终慢慢走出了内向。

你是内向性格的人吗?你渴望改变吗?

3.内向的你是否蠢蠢欲动,渴望更好的自己?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有能力让自己成长和蜕变。但是事实是人们普遍对内向的人有偏见,大众习惯以一种外向的方式来看待事情,觉得做事很快、获得了什么成就、得到了什么嘉奖才是成功。而这些特征都是内向的人所不具备的,因此经常被误解,就像我在开篇介绍的那个朋友,虽然满腹才华,却因为性格内向没有机会施展。

杰茜卡·潘也经历了类似的痛苦。她从小就意识到自己性格内向,害怕生日派对,害怕发表演讲,害怕参加团建,甚至害怕每一个高朋满座、推杯换盏的新年夜,就连她与丈夫的相识也仅限于在工位,在两个办公桌之隔的聊天软件上“暗送秋波”,互相暧昧,私底下却不进行任何眼神交流。

虽然内向,但是她掩饰得很好,别人邀请她时她经常以忙为借口拒绝,对于一些抗拒的场合她及时逃避。但是工作和生活中的意外总是不期而至。在北京做记者时,面对镜头她无法做到淡定从容,全身总会控制不住地冒冷汗,心跳陡然加速,大脑宕机,语无伦次,最后不得不辞职。

定居伦敦之后,生活并未如她所愿,她再次失业,闺密搬离了伦敦……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让她陷入了抑郁,她不得不重新思考:如果一直这么内向的话,是否还会错过什么?她渴望改变,憧憬着一种更辽阔的人生。

于是,她决定用一年的时间来尝试一下可能让自己害怕的新事物——和陌生人打交道,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否会发生些变化,这变化会把自己引领到哪里?

她在书中详细记录下自己在面对自己最恐怖的事情时的心路历程,以及最后是如何克服它,最终走向成功的。

内向的性格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等带来了不少阻力,那么如何改变内向的性格呢? 

其实,这些方法是书中所呈现出来的,让不满足现状的内向的你在内外向之间切换自如。

先看结论:作者说,经此一年,这世上能吓到我的事日减,能控制我的物日衰。

要改变内向的性格,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谈何容易?特别是像作者这种资深内向者,面临的问题更多,每每想到要去与人交谈,违背自己的意愿干一些事情,她的心就要跳出胸膛,手心全部是汗水。

书中作者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克服恐惧。

1.不管你多么痛苦,都要克服臆想,大胆开始

杰茜卡·潘决定从最简单的和陌生人搭讪做起。

原本在飞机或地铁上,一想到要与陌生人交谈,她就紧张得掌心直冒汗,从而自动开启免打扰模式:戴上耳机,目视前方。

有一次,她坐飞机,和两名男子同坐在一个三排座位上,然后看着邻座这两个男人开始攀谈。他们从交换烧烤食谱到用手机展示各自的全家福,他们谈天说地,畅所欲言。飞机着陆时,他们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其中一个哥们儿邀请另一个哥们儿去参加他周五的生日聚会了。

这个时候,杰茜卡感到震惊了,6个小时的航班就能让两个人的关系拉得如此之近,那么她每天面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陌生人都视而不见,岂不是很大的损失?

作者意识到,外向的人喜欢与别人待在一起,所以她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试着和别人交谈。但一想到这个,她就紧张,手心冒汗,因为担心自己出师不利,担心自己表现得太差。

虽然经历了对方的漠视、忽略,经历了自己天马行空的脑补意外画面,杰茜卡·潘还是开启了她自以为的“自我毁灭”程序。

早上8点,她在等公交车时,试图跟别人搭讪,结果那个人看到她就赶紧把脸扭过去。于是,杰茜卡放弃了搭讪。

上了公交车,她找个座位坐下来,旁边一个女士在抱着手机玩“消消乐”,她一边脑补了很多种聊消消乐的开场白,一边紧张得心跳加速,结果呢?还没来得及开口,那位女士就注意到她盯着自己的手机看,于是杰茜卡放弃了搭讪任务。

经历了两次失败后,她有些沮丧,于是决定换个场景。她走进一家陌生的咖啡馆,看到服务员好像很面善,于是她告诉自己:只要能跟他说句话,就算成功。

于是,杰茜卡问人家:“你是个新人吧?”她觉得顾客是上帝,服务员应该会很友善地回应她。

结果,服务员面无表情地说:“我在这里工作已经三年了。”

身旁的顾客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出师不利,信心受挫,更严重的是,杰茜卡差点抑郁了,因为她读到过这样一句话:孤独是导致过早死亡的风险因素之一。这意味着,如果能跟陌生人搭讪,可能会挽救自己的生命,让她更长寿一些。

在她的初次尝试让自己受挫后,她想到自己需要全方位的援助,问题是找谁呢?

这就是接下来,要分享给大家的一招。

2.寻找专业导师指导,结果事半功倍

经过一番调研,她决定联系波士顿大学心理治疗和情感研究实验室的主任斯蒂芬·G.霍夫曼。斯蒂芬告诉她:社交焦虑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都希望被同伴接受,不想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社交焦虑,那么这个人一定有问题。

斯蒂芬告诉她“暴露疗法”是治疗社交焦虑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让人直面恐惧。

斯蒂芬问她:“你在社交过程中最害怕什么?”

她说:“我最害怕陌生人觉得我很古怪或是很愚蠢。”

斯蒂芬说:“这样,我们最好编一个最愚蠢的问题,然后你走到一个陌生人面前,把它说出来。”

接下来,斯蒂芬给了一个具体的要求:“你要跟一个陌生人说:‘不好意思,我忘了,咱们英国有女王吗?如果有的话,她叫什么名字来着?’而且,你还不能找那种看起来很面善的人,比如和蔼的老奶奶,你也不能说‘哎呀,打扰一下,我们的女王叫什么名字?’这种多余的语气词。因为这对你来说是安全行为,会阻止你克服恐惧。”

然后斯蒂芬问:“你认为你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杰茜卡说:“如果我真的这么干了,陌生人会觉得我在搞恶作剧,故意撒谎,或者觉得我得了健忘症。对我自己而言,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

然后专家点点头,说:“嗯,没错。然后呢?”

“他们会翻着白眼走开。如果是在地铁上,每个人都会盯着我,觉得我又蠢又怪。”

斯蒂芬接着说:“这也没错。你问一个人这样的问题,他觉得你蠢,翻着白眼走开了,这就结束了,但生活仍在继续。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有一小撮人觉得我们很蠢,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杰茜卡说:“可是,一想到这么一小撮人觉得我蠢,我就压力巨大。”

然后,斯蒂芬告诉她,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最好找个陌生人试试。

接下来,杰茜卡真的按专家的建议去用愚蠢的问题跟别人搭讪了,她会遭遇嘲笑和白眼吗?

第一个被搭讪的是一位40多岁的大叔,在大叔快要从她跟前走过时,她朝着人家挥了挥手。大叔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很吃惊地看着她。

杰茜卡结结巴巴地问:“嗯嗯,那个,英国有女王吗?如果……有的话,她叫什么名字来着?”

大叔满脸疑惑,皱着眉头说:“英国女王?”

杰茜卡说:“是的。英国有女王吗?她……她是谁?”

大叔说:“维多利亚。”

大叔说完就跳上了火车。

这跟她预想的完全不同。于是,杰茜卡又赶紧招呼另一个20多岁的男人,问了同样的问题。小伙子带着困惑和轻蔑的眼神盯着她,然后告诉她:“就是维多利亚。”

她又去问了四个女人同样的问题。有些人惊讶地笑了,有些人害怕,以为遇到了精神病,停了下来。她们看杰茜卡的眼神仿佛是在关爱一个有智力障碍的老人,还有人问她是否还好。

作者在描述这段经历时,还自我调侃,她说:“万幸的是没人报警,我也没有羞愧至死。”

经历了这一通“严刑峻法”后,作者说自己一阵眩晕,但一路上欢呼雀跃地回了家,心情好极了。因为正是问了一个似乎愚蠢至极的问题,她克服了与陌生人交谈的恐惧。

用这种方法,杰茜卡·潘慢慢从恐惧到享受与陌生人的交谈。

比如,她在咖啡馆吃超级辣的金枪鱼,被呛得打喷嚏,把食物喷得到处都是时,却有个男人说要坐在她身旁。她向人家点点头,做了个“请”的动作,边用餐巾纸擦脸,顺便遮挡一下自己尴尬的表情,讪讪说:“不好意思,刚才打了个喷嚏。”

接下来,她就开始跟别人聊天气,即便听出来人家是哪里人还问人家从哪里来,甚至还刨根问底地追问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政治话题。

后来的日子,她数次跟别人谈论天气,问一些让别人尴尬的问题。杰茜卡有时都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乡巴佬,在城市中漫无目地地游荡,但她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她克服了臆想。

但同时问题也来了,杰茜卡意识到自己这样的聊天并未使得自己和别人建立任何有意义的关系,因为她只是在抛出问题,等待回答。

带着这样的困惑,她向另一位专家求助,这次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的教授尼古拉斯·埃普利。

教授告诉她:“你要更多地表露自己,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然后尝试多问他们一些私人问题。”

尼古拉斯教授告诉她一些谈话中比较有意义的话题,比如,最喜欢工作中的哪些部分,请别人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问别人今年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

于是,杰茜卡又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这次她遭遇了失败。

经过是这样的,她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头,就问:“你的家在哪里?”

老头被问蒙了,但还是很绅士地告诉她自己的住所,杰茜卡马上接话,说自己跑步经常路过那里,然后就是一通吹捧,说那是世界上住起来最舒服的房子。

老头嗯了一声,就扭头走了。

但杰茜卡告诉自己,不能轻易被击败,于是开始寻找下一个“受害目标”,这次是个50多岁的老头。问了同样尴尬的问题,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直到最后,她坐公交回家,跟邻座的人搭讪,问人家:“你这件夹克哪里买的?我老公也想买一件同款的。”

她为啥这么问呢?因为她试图跟人家说话,但又怕人家误会她是在勾引对方。

对方呢?也被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抱紧前胸,过了半晌才回答:“芬兰。”

其实,这是无用信息,杰西卡关心的根本不是这衣服从哪里买的,但这一问一答却让这个芬兰男人像打开了什么魔盒,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话。

虽然这只是一场随意的闲聊,既不感人肺腑,也不发人深省,但杰茜卡最终完成了与陌生人搭讪的科学实验。

最后,杰茜卡说自己甚至因为在公共场所不停地聒噪而被丈夫警告。

3.多与同类交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除了求助专家,杰茜卡还回忆了自己参加过的人际关系培训班。

培训老师讲的一句话,我也深有同感:孤独被定义为一种健康流行病,与他人共度时光是疗效最显著的治疗方法。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分享的意义所在。

作者在跌跌撞撞地与陌生人交谈失败的挫折中,加入了一个内向者交流群。大家纷纷吐槽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日常行为,并把自己以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包括寻找专业导师指导。

4.社交与网络

书中这一章挺有意思: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好友令人羞耻吗?

这一章先提到了一个研究:年龄和社交圈的关系。你们觉得什么年龄的人社交圈最大?

一些研究表明,29岁时我们的朋友最多;而另一些研究表明,25岁之后,我们开始慢慢失去朋友。30多岁时,我们的社交圈逐渐缩小,并在余生中持续缩小。

那问题来了:成年人能去哪里交朋友呢?

研究表明,我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会登录自己的社交账号,给陌生人的猫和餐具点赞,阅读24小时以内的新闻,但所有这些网络链接都让我们变得更孤独。

那杰茜卡是怎么做的呢?她先设计了自己的主业,简介里写好自己的爱好(喜欢看线下戏剧和喜剧,喜欢吃辣,喜欢去舒适的咖啡馆看一本好书),精心挑选了自己的照片(可爱的那种)。

然后,她就开始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人,并给陌生人发信息,人家没回复她时,她还对着陌生人的头像大喊大叫!

最终,杰茜卡通过社交软件交到了朋友,而且还举行了网友线下见面会。

更厉害的是,杰茜卡出发前还专门洗了个头,争取不迟到。可见,东西方文化里,见重要的人之前,洗头都是对对方重视的一种表现。

5.克服恐惧,定好目标,关键在于行动

其实,每个内向者都是“王者”。当决定改变时,即使性格不变,但竞争力和绽放力却是无限的。比如:收获了自信。

能熟练地与陌生人交谈之后,杰茜卡又通过导师艾丽斯的帮助顺利地站在聚光灯下当众演讲。她侃侃而谈,获得好评。

她事后复盘总结,无非就是做了足够充分的准备工作,反反复复地练习,即使上台不安,也强迫自己开启人生“困难模式”,经历过后自己也变得自信了,内心开始转变。

她再遇到社交场合,会主动出击,不再临时爽约。以前,她跟别人聊天聊得尴尬时,就想说一句:“哎呀,我家里的烤箱忘记关了,再见!”然后拔腿就跑了。

后来,她专门请了个魅力教练——理查德。他所从事的研究,认为个体吸引力50%来自先天,50%为后天习得,所以,魅力是任何人都可以将其融入自我个性中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她每次参加活动之前,都会给自己制定几条规则:牢记教练的建议;带着明确的目标;与至少三个人交谈,并努力与其中一个人建立联系。

心理学家说内向的人更慢热,如果在活动开始10分钟内就匆匆离开,就会错失很多社交成功的机会,所以,杰茜卡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至少待1小时。

因为与人有了更多接触,真诚地聊天,结识了新的朋友,也开启了更多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也对当下的生活、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变得自信和从容。

杰茜卡·潘在《走出内向:给孤独者的治愈之书》中,以幽默、生动、风趣的笔调,用自身经历记录下自己所做的尝试:和陌生人搭讪、通过社交软件找好友、主动出击、婚礼演讲、说脱口秀、独自旅行、喜剧表演等,让她变得自信从容,丢下孤独、自卑和敏感,甚至攀上了内向者的“珠穆朗玛峰”——脱口秀。

内向性格未变,她对孤独有了更深的感悟,她变得越来越好,处理起生活中的大小事务越来越游刃有余。她敢于尝试,找到了体验世界的新方式。

当然,这本书中还分享了一些插曲,比如,她在减肥过程中感悟到的关于慢跑的启发,她父亲的心脏病手术,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好友等。

这是一本治愈人心的书,阅读该书能给那些被内向困扰而渴望改变的人提供具体思路,在内外向之间切换自如,希望你能做到内向时,静如处子;走出内向时,动如脱兔。
【今日荐书】


书名:走向上的路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石雷鹏   
点击购买:《走向上的路》


时代华语图书
时代华语官方账号,主要从事图书出版及相关衍生品策划、发行、营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