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力量!2025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迎三大“转机”

汽车   2025-01-01 17:15   安徽  

2024年,新能源物流车一面保持着高态势增长,一面又经受住了内卷、保险、金融等带来的严峻挑战。同时,在这一年,一轮接一轮的价格战和促消费的补贴政策轮番上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内心五味杂陈:恐慌、绝望、振作、反思、觉醒........

在2025年的第一天,盘点苦不堪言的2024年,新能源物流车都经历了什么?起初似有千言万语,真写起来又觉贯穿全年的“苦难”也只有两三事。结合头部主机厂的2025年会以及新年献词传递的信息来看,时间治愈了行业的焦虑,苦难磨砺了行业的坚韧和信心。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起回顾一下2024年最头疼,2025年又充满希望的行业二三事。

行业陷入恶性竞争  价格一路走低

降价,是新能源物流车行业2024年一整年的发展主线之一。从2024年初至今,产品价格集体跳水,无论卡系/面系,利润较去年都大打折扣,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微薄,更有主机厂推动“亮价销售”,更是凸显出了行业 “赔本赚吆喝” 的艰难处境。

而行业之所以开启降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在2024年大幅下降。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最高达到了60万元/吨,而后价格一路走低,如今已跌至7.55万元/吨,电池价格的阶段性降价也导致年初囤车的经销商开启“甩卖”模式,进而加速了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战”进展。同时,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也是价格战的重要推手。

说起2024年价格战,率先掀桌子的企业是比亚迪。2024年1月12日,比亚迪发布了比亚迪T5,新品价格打破预期。新品价格在13.98万元-16.98万元,其中大电量版本的纯电轻卡价格也降至17万元以内。而在此之前,纯电轻卡的价格不低于20万元。

紧接着,一众车企的新品价格走低:蓝擎汽车推出的超混轻卡二类底盘13.38万元起售,纯电轻卡整车16.98万元起;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扬光,官方售价7.18万元-8.38万元;长安凯程的产品价格低至5.89万元。

而新品价格的走低,也带动了库存车/旧车型价格的走低,双重作用下新能源物流车价格相比上一年大幅下降。时至今日,新能源物流车领域的价格战仍在蔓延,劣币驱逐良币,行业陷入极度的内卷之中,经销运营商不挣钱、主机厂亏本“赚吆喝”。

吉利集团李书福公开表示,“过度内卷和价格战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造假售假以及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吴萨更是明确指出了恶性竞争的危害。“内卷式”恶性竞争往往伴随着对上下游企业的压榨。为降低成本,一些企业会拖欠上游款项、压低供应商价格,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产业链稳定,还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生态恶化。”

然而,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已觉醒,清醒地意识到打了一年的价格战,毫无意义。2024年底,新能源重卡行业率先有企业涨价,新能源物流车企业也纷纷表示不会参加价格战,要打就打价值战。2025年价格战大概率会偃旗息鼓。

多举措推动2025年保险或迎转折

保险绝对是2024年行业发展最大的痛点。从保费高昂到无处购买,保险已经成为新能源物流车推广最大的掣肘。目前,平均来看的话国内的新能源物流车营运险不会低于1.5万元,纯电轻卡的保险甚至能达到2万元。正是由于保费过高或者无法购买,市面上甚至出现了非正规的“统筹”保险,价格虽然只需几千元但却无法切实为消费者提供理赔,最后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为何保险的费用会在2024年大幅上涨?原因是因为随着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的增加以及货运平台为主的需求带动下,市场出现了“新人、新车、新场景”。驾驶习惯及超载等因素导致新能源物流车使用者的出险率进一步抬高,再加之维修不透明带来的“维修刺客”高价,从而影响整体保费的水平。

2024年,尽管已有多方呼吁降低保费,但从险企的态度来看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保费的下降。因此,为了解决保险问题,目前产业链上的玩家也探索了不少方法。比如,有主机厂通过与险企的总对总来掌握投保名额;远程则是通过为车辆配备智能驾驶辅助包,提前规避行车风险,实现“科技降险”;地上铁打造出一套智能安全驾驶解决方案,以结果为导向,构建硬件——平台——咨询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闭环体系。此外,宁德时代、弗迪电池在电池安全技术方面也有所成就。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2025年新能源物流车的保险会迎来转折点。

除了保险外,金融是仅次于保险的问题。受运价下跌、货运平台单少车多、保费上涨的影响,司机的每月支出与收益难以持平,逾期率高的同时退车率也高,有经销运营商告诉电车资源最快有司机使用7天便退车了,因此一些金融机构对于新能源物流车提高利率,加强风控,严格审批,谨慎放款,延长放款期,甚至不放款。“这也导致很多采购方找不到合适的融资渠道。”

因此,为了提高司机收入、尽最大能力留住司机,广大经销运营商积极与货运平台、B端客户进行合作,同时通过招配培管服等措施提升司机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退车率。

“出海”破内卷,海外市场成新未来

在国内,新能源物流车不仅卷质量,还卷价格和服务,一众企业拼杀到最后都是“血本无归”!而相较于在国内的存量市场中展开激烈的内卷,国外市场显然更有替代空间及需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产业链上的玩家都在出海布局新未来。

据电车资源不完全统计,2024年大力牛魔王、橙仕汽车、前晨汽车、柳州五菱新能源、新吉奥、福田汽车等主机厂纷纷向外出口新能源车,包含泰国、德国、乌克兰、日本、韩国、多米尼加、越南等,涉及了欧洲、美洲、东南亚、亚洲等区域。此外,一众零部件企业也在加速出海,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先后宣布在海外建设动力电池工厂,汉德车桥亮相汉诺威车展。

2024年前11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出口量达到了82.6万辆,同比增长19.3%,而这主要是得益于国内新能源物流车产品种类丰富、物美价廉,同时还能针对国外市场提供定制化产品。

有经销运营商告诉电车资源,新能源物流车在东南亚、非洲地区十分受欢迎,出海热潮主要席卷东南亚地区及非洲地区。北汽集团首席科学家王璋指出,像东南亚、南美、中东、北非等汽车工业发展情况一般的国家,伴随着各自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中国汽车的需求也将增加,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市场。

回首2024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在曲折中前行,价格战的阵痛、保险金融的难题促使企业不断探索与创新,而 “出海” 战略则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展望未来,行业需在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围绕创造客户价值提高本领。同时,把握海外市场机遇,向外图强,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电车资源 李赛飞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电车资源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电车资源)及作者。

推荐阅读

电车资源
提供鲜活、及时新能源商用车资讯:车型大全、数据报告、政策法规、产业数据、行业生态、技术趋势、市场动态,应有尽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