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今年将是杨朝辉陪他的“鲈鱼宝宝”度过的第五个春节。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记者跟随杨朝辉来到他的育苗房。刚一踏入,扑面而来的水汽瞬间让记者的眼镜变得雾蒙蒙。昏暗、潮湿且闷热的厂房内,满满当当地放着45个直径达2米的圆形育苗桶,里面饲养着的,是这个月初刚从广东远道而来的200万尾鲈鱼水花。
今年刚满30岁的杨朝辉,已然是拥有五年水产养殖经验的“老手”。2021年,他在江都邵伯镇承包了150亩土地,运营起“运东渔村”。他一手抓水产养殖主业,一手发展农文旅融合副业,将一二三产业“玩”得明明白白。早在2021年,他的渔村就成为扬州唯一一家主营鲈鱼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23年12月,杨朝辉被上海海洋大学聘为就业导师。如今,当地已有40多户农户主动登门“拜师学艺”。3年间,指导农户人数达3000余人。
江都邵伯镇地处淮河入江尾闾,地势西高东低,水网密布,具备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然而,如何让鱼虾蟹不生病,同时降低尾水污染排放,曾是困扰当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而这恰恰是杨朝辉的专长。“抗生素滥用是水产品养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一开始,我做的就是无抗生素水产养殖。”杨朝辉向记者介绍,水产品的病原繁多,在喂食无抗饲料的同时,关键还要切断病原传播链路。而他的办法,就是给鱼“喝酸奶”。
简单来说,给鱼“喝酸奶”,就是让鱼把有益菌摄入肠道,从而降低有害菌虫的密度。“通过往育苗桶里投放益母菌、乳酸菌,加大这两种菌群的密度,有害菌就难以繁殖,所以我的鱼一直都不生病。”杨朝辉颇为自豪地说道,有关部门每个月都会对他们进行3 - 4次的药残检测,仅去年一年就检测了42次。“农户愿意跟我学,不仅仅是因为我能让水产品不生病,其实他们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抗生素一斤16块钱,还要考虑细菌抗药性,使用成本一次比一次高,而益生菌一斤才5块钱,成本越用越低。”
给鱼“喝酸奶”,还并非杨朝辉最独特的地方,养鱼不用塘,才是他的“绝招”。采访过程中,记者不禁对杨朝辉竖起了大拇指。“我养鲈鱼,只要有厂房,育苗可以全程只补水不换水。”杨朝辉说,他采用的是全程循环水养殖模式,整个过程只进水不出水,也就不存在尾水排放的问题。育苗桶里的水确需更换时,会直接排放到屋外的天然沉淀池,经过投放特制菌类,再进行发酵,又成为杨朝辉培育有益菌的原料。“真正的水产养殖生态循环,已经被我们切实做到了。”杨朝辉说。
鲈鱼苗趋光,借着昏暗的灯光,记者看到育苗桶里密密麻麻如黑豆般的鲈鱼苗在快速游动。“鲈鱼属于较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摄食欲望强烈,甚至会‘互相残害’。”杨朝辉说,在竞争环境中长大的鲈鱼品质更佳。因而他推行高密度养殖,在配套得当的养殖槽内半亩产能最高能达18万斤。2024年,育苗厂的产量达4000万尾,辐射区域近1万亩水域,为全国50多家企业和农户供货。当年,杨朝辉水产养殖主业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
“所有的鱼都有市场周期,而今年是鲈鱼的上升期。”杨朝辉曾仔细研究过鲈鱼从1997年到2024年的市场周期曲线,他认为,目前鲈鱼价格正处上升期间,称之为“火箭鲈”。去年9月,他与贵州黔南长顺县签订了三年总金额达13.9亿元的渔光互补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上游电建单位负责铺设光伏,他负责水产养殖,主要提供技术支持。“之所以我每天24小时待在育苗房,主要目的并非照顾鱼,而是培养技术人才。目前已经往长顺输送了7名技术人员,带动长顺当地30余户农户参与渔光互补项目。”
走出育苗房,记者才发现,150亩的“运东渔村”里,育苗房仅占10亩,剩下的140亩承载着杨朝辉的“人生理想”。沿着渔场的水泥小道一路往南,13个不同功能的鱼塘依次排开,水面上成群的白鹅悠闲地觅食。蔬菜大棚里种着冬天的时令蔬菜,临近中午,农家乐的厨房开始忙碌,冒着热气的饭菜被端上餐桌。再往前,太阳岛露营地里养着成群的鸡鸭,旁边羊圈里刚出生10天的小羊羔在羊妈妈身后追着跑。“今年春天,等绿草铺满,这片草坪就会热闹起来。”
“这里一年四季都有家长带着小朋友过来研学,体验钓鱼、拔萝卜、种红薯、摘草莓……”杨朝辉笑着说,这边副业每年营业额达100多万元,基本可以覆盖主业的人工成本。临走前,一只三花小猫在杨朝辉办公室窗前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它是我从喜鹊嘴里救下来的,嘴馋,老想偷吃我们给客人做的咸鱼,等把这些咸货给顾客寄走,就放它出来撒欢。”
精彩回顾
春节不打烊!最高涨1元/斤!流通商表示初二叉尾还要接着涨 | 华扬动保联合播报㊼
涨了!春节到、大鲈爽市,价格上涨0.5元/斤!|高端水产·看上上报价④
节前涨涨涨!新鱼再涨0.3元/斤,业者称后市还会涨 | 生鱼周报㊾
买苗要趁早!湖北乌林减产至少3成,1两规格苗卖到6.3元,湖南小草鱼涨至6.5元 | 澳华联合播报④
评论留言,直抒己见,为水产品,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