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条关于浙江安吉县鼓励农户从事旅游业的口号是“养猪不如养上海人”的传言迅速登上网络热搜榜,引起各方关注和议论。安吉县委宣传部、安吉县文广旅体局快速应变,均分别公开回应称,经调查核实,浙江安吉旅游行业、乡村均未提到过此类言语。要求已发布和转载相关信息的账号平台自行删文、消除影响。
这话既然不是出自安吉又是谁说的?是另有人言还是些无聊网友凭空杜撰?为了更加有效自证清白,安吉县有关部门找到并公布一段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的讲座视频,视频中温铁军以安吉县余村为例,讲述政府投资奠定乡村发展基础从而引来上海人投资的脉络,说到一句“养猪养鸡不如养上海人”,并紧随其后解释道“这是形容上海人到那儿去,大家就不用再养猪养鸡了。因为上海人会投资,会把余钱剩米带到浙江。”经媒体联系温铁军本人确认,讲座视频内容属实,并表示当场即做过解释,不存在误解情况,当时他们就是认为上海人的投资和消费,撑起了浙西山区旅游和休闲养生的半边天。
针对这一在浙江乡村旅游发展范畴不太多见的舆情事件,网友们的观点大概分为两种,一类是认为对上海人来说“伤害性不大,侮辱性不小”“感觉被冒犯”;另一类其中包括许多上海人则认为“没有什么感觉被冒犯的”,不少人提到,他们的确非常喜欢安吉的乡村。官方调查澄清之后,公众似乎普遍选择接受,不再继续给予更多关注和追究。但风平浪静之后,一些行业和产业的观察者们,通过心平气和咂摸这句“养猪不如养上海人”的含义,总体有一不约而同之认识:从字面上的措辞用语来看,此言的确类比失当、不够雅观、有辱斯文,较易形成有感情色彩的研判和误读,但客观上讲,它又不失诙谐、通俗、形象地折射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道理。
如果将“养猪”视为农村传统养殖的意思,“养上海人”当成接待和服务游客的第三产业,前者是人对牲畜家禽的“饲养”,后者是人与人之间的市场化服务,此“养”非彼“养”,结合“养猪不如养上海人”原始出处的语境理解,所谓“养猪不如养上海人”,其言下之意,无非指的就是从市场效益和价值层面来看,直接相比传统乡村养殖而言,以乡村文旅休闲养生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更加具有优势,也就是“对老百姓来说更划算”,可以说表达的是一种“从传统低效农业转向高效服务产业”的发展导向,或者说发展观、价值观。
远的不谈,就以本次舆情风波涉及到的浙江乡村地区为例,认同“养猪不如养上海人”这句糙话背后的道理,是有足够证据的。紧邻上海的浙江省,虽是国内市场经济强省,但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广大乡村尤其是像安吉余村那样的浙西山村,小农散户养殖广泛存在,养殖的种类包括猪牛鸡鸭鱼等五花八门,其中最普遍当属养猪,但只要到农村调研过的都知道,一般农民散户饲养一头猪,从小到大、餐餐伺候、投工投料,一年下来大概能有个三百斤左右,行情一般的时候,售价还赶不上江浙沪都市圈许多白领的月薪。也就是说,没有规模化、没有深加工、没有附加值的养猪,按市场经济标准衡量,其投入和产出往往是不成正比的。减少鲜肉购买的日常生活开支、逢年过节主客共享土猪肉,大约已算是支撑部分农民坚持养猪的核心动力了。
而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浙江省在“于国内率先完成基础积累进入中等发达水平”的背景下,率先追逐“发展美丽经济,建设美丽浙江”的施政目标,大手笔投资乡村,不断畅通城乡连接,在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的打造过程中,持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网、邮”基础设施,打出“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城乡环境整治组合拳,引导各地发展集中化、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业,逐步形成洁化、绿化、美化于一体的“万村景区化”的图景,这不仅直接弱化了散户各自费时费力搞养殖的条件和愿望,同时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创造了基础和推力。
上海是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级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常居国内第一,城乡居民平均恩格尔系数30%左右,生活节奏明显快于一般城市,有“魔都”之称,通过“远离城市喧嚣养生休闲”成为上海人追求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然而,高楼林立的大上海,自身缺乏广阔的纵深腹地,但与浙江属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市民选择到车程1—3小时不等的浙江乡村休闲度假甚至投资兴业,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些背景显然逃不过浙江人精明的眼睛,全省十一地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无不将上海确定为长三角地区重点客源市场中的重点客源市场。几乎所有地方的文化旅游推介会、美好生活分享会之类,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奔向上海滩。各大乡村旅游点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村通过分工合作,专门组建村级车队往返上海社区为游客提供接送服务;有些村直接打出“沪上人家”的招牌,以期增加上海游客对村庄的近亲感和归属感;有些村尝试跟上海旅行社长期合作,招揽一些需要静养的上海老年游客长期驻家休养。
如今在浙江,不只是安吉的余村,长兴的顾渚村、淳安的下姜村、临安的指南村、德清的后坞村、磐安的乌石村、开化的下淤村,等等,随处可见上海游客的身影,不少村庄的客源结构中上海游客占比超过70%甚至更高,他们喜欢浙江乡村的山清水秀、山珍野味、纯朴乡风,他们从“最开始主要到浙北浙西游逛”发展到“深入浙中浙南打卡”,从“玩个两三天”到“旅居一二月”,只因为旅居浙江农家乐一个月的性价比,要远高于在上海城享受保姆一个月的服务。一些上海游客在长期接触浙江乡村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商机,于是索性逃离上海,开始在浙江乡村投资开办民宿、书院、露营基地等。一些有专业背景的游客跟经常往来的村庄村民结下深厚情谊,进村后主动为村民提供医疗卫生、现代农业、民宿管理、文创设计等知识讲座。
谁都知道,农民最看重、最在意的就是“实惠”二字。实践证明,“养上海人”的选择,没有辜负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农民自身的努力。据媒体抽样调查显示,年收入三五十万元甚至更高,对于以本地农民为主的浙江乡村旅游经营户,已经不算什么新闻。这就直接导致,不少家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本来已经“跳出农门”的“农二代”“农三代”,果断放弃原先的都市白领的生活,回乡加入以乡村旅游服务上海人的大军,他们用自己的见识、学识和胆识,以提高品质和竞争力为导向,改造提升上辈的乡村旅游事业,为客人心甘情愿买单创造更多理由,让自己在“更好给养”的同时实现“更好被养”。
“藏在深闺”的乡村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实现了变现,“积在心中”的城市生活压抑和疲惫得到了释放,“剩在闹市”的城市资本和人才找到了舞台、深化了价值。综上所述,似乎可以这样认为,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下,浙江乡村“养上海人”已经从一种“逆城市化”趋势中各取所需、平等互利的简单经济关系,逐渐发展成一种互润互养的新型城乡融合社会关系,足见“养上海人”衍生的综合能效,绝非“养猪”所能相提并论。
当然,笔者也始终认为,“土法养殖”的乡村土猪肉,蕴含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原汁原味的乡愁乡味,正所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恰是乡村乡土魅力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给养”和“被养”,建议有条件的农村和农户应予以坚持。也因此,像在浙江这类地区的乡村,对“养猪”与“养上海人”,其实既没必要简单类比、贬义解读,也没有必要去深究孰优孰劣,其内在的区别与联系,其实已然非常明了。(文/“文旅浙壹说”融媒体首席评论员 梁山君)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