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近日,因英伟达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第16号),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要点一:英伟达“被查”震动科技圈:AI龙头遭遇反垄断“风暴”
中国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或面临高达10亿美元罚款,全球AI芯片市场迎来大变局。这是一次规则的监管,还是一场地缘科技博弈的新篇章?
要点二:华为麒麟芯片“逆天翻盘”:国产手机芯片跑赢苹果和三星?
在美国严厉制裁下,华为用麒麟9000S和9020芯片震撼市场。最新的跑分数据让人惊呼:国产替代不再是口号,而是现实。
要点三:稀土“王牌”亮剑:镓、锗出口管制剑指全球芯片供应链
中国掌握全球85%的稀土产量,用出口管制对抗美国技术封锁。这场资源牌的博弈,会如何撬动全球芯片市场的格局?
要点四:中美芯片战争的本质:谁控制芯片,谁控制未来
克里斯·米勒的《芯片战争》点明关键:芯片是现代社会的“工业血液”,这场战争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命脉和全球科技主导权。
要点五:“芯片四方联盟”VS“中国全链条自主化”:谁能笑到最后?
美国联合荷兰、日本封锁中国,中国用技术突围和市场反制加速国产化。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决定的可能不仅是中美的命运,更是全球科技的未来。
近日,因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公告〔2020〕第16号),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英伟达公司开展立案调查。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让英伟达的股价应声下跌。受消息影响,英伟达美股盘前一度跳水,截至发稿,跌幅超2%。
图源:网络
这场反垄断调查的背景并不简单。作为全球最大的GPU供应商和AI产业的核心玩家,英伟达近年来在数据中心业务和AI算力领域风头正劲。然而,中国市场作为英伟达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却也因中美关系的紧张,成为其面临新挑战的关键战场。
而就在调查消息发出的前一天,英伟达刚刚发布了亮眼的第三财季财报:营业收入达350.8亿美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19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尽管业绩远超市场预期,但增速相较上一财季有所放缓。特别是其数据中心部门贡献了308亿美元营收,占总收入的绝对大头,同比增长112%,但增速也低于上一财季的154%。
针对调查,英伟达迅速作出回应,表示:“我们凭借实力取胜,这反映在基准测试结果和对客户的价值上。客户可以选择任何最适合他们的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在每个地区提供最好的产品,并履行我们的承诺。我们很乐意回答监管机构对我们业务的任何问题。”
这不仅是一次单纯的反垄断调查,更是中美在高端科技领域对抗升级的又一缩影。芯片产业的竞争已经渗透到地缘政治、市场格局和技术博弈的方方面面。从美国的芯片制裁到中国的国产替代,从技术封锁到市场反制,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背后,是全球科技霸权的争夺与科技生态的重塑。
接下来,我们就从英伟达这场风波出发,深挖芯片战争背后的本质,剖析中美芯片竞争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走向。
中美芯片战争早已不是“口水战”,而是一场实打实的较量,战场横跨技术、市场、法律、地缘政治,每一个环节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占制高点。
图源:网络
首先,美国的出招够狠,几乎是掐住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咽喉。你看,仅2024年12月初,美国就把136家中国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其中大部分是半导体相关企业,包括芯片设计公司和设备供应商。更别提此前针对AI芯片的直接产品规则,像英伟达的A100、H100,AMD的MI250X,这些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高端算力芯片,直接被美国一纸禁令“锁死”。不仅如此,美国还玩“组团战”,拉着荷兰的ASML和日本的东京电子等关键设备供应商加入“芯片联盟”,禁止向中国出口极紫外光刻机等高端制造设备,简直是要把中国芯片产业困在技术的“天花板”之下。
这些措施看似精准,但也并非毫无代价。以ASML为例,这家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制造商因为中国市场订单锐减,2024年全年营收预期直接下调10%。而美国本土的芯片巨头们更是叫苦连天,英伟达、美光、英特尔,这些公司过去每年都有至少20%到30%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如今却面临市场份额被国产替代逐步蚕食的困局。
再来看中国这边的应对,亮点频出。国产化替代成了绝地反击的关键战术,尤其是华为,简直堪称“逆境翻盘”的教科书。2023年发布的麒麟9000S芯片在被制裁的情况下竟然实现了自主设计和制造,搭载这款芯片的Mate60系列手机一经上市便引发抢购热潮。到2024年,华为再度发布麒麟9020,性能提升显著,安兔兔跑分高达125万,不仅超越了三星最新的Exynos系列,还和苹果A系列芯片打了个平手。
不仅是手机芯片,华为在AI算力领域也开始叫板英伟达。其昇腾910B芯片性能数据直接拉满,FP16算力320TFLOPS,INT8算力640TOPS,几乎是英伟达H20的两倍。而且华为还在国内建立起完整的芯片供应链,从设计到封装测试,实现了国产化的闭环,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国内AI芯片市场的国产替代率已经接近50%。
图源:网络
当然,中国的反击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外交与法律战线同样火力全开。12月初,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镓、锗等关键稀土材料加强出口管控,而这些材料正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原料。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无疑是一次有力的还击。数据显示,英伟达2024财年在中国的营收高达103.1亿美元,占其全球总营收的22.5%。一旦被认定为垄断行为,罚款可能高达上一年度收入的10%,这对英伟达来说将是实打实的“肉疼”。
与此同时,国内芯片企业也在加速追赶。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本土制造商在14nm及以下制程上已经取得突破,据业内估算,中芯国际在2024年的先进制程芯片出货量比上一年翻了两番。而在设计工具(EDA)领域,华大九天等本土企业也在逐步取代国际巨头,成为国内芯片设计公司首选的合作伙伴。
这一系列动作,既是危机中的突围,也是未来的积累。毕竟,芯片战争的终局不会是“一方全胜”,而更可能是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新洗牌。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已达6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8000亿美元。在这块蛋糕的争夺中,中国企业不再只是“被围攻者”,而是开始主动参与规则制定,甚至成为规则的挑战者。
无论是英伟达被查,还是华为的突破,这一切都只是中美芯片战争中的一个缩影。战争仍在继续,而真正决定胜负的,可能是技术创新、供应链重塑,以及对全球市场的把控能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才刚刚拉开帷幕。
中美芯片战争就像是一场科技世界的“权力的游戏”,没有硝烟,却决定了全球的科技格局。克里斯·米勒在《芯片战争》一书中曾直言:“芯片是现代世界的稀缺资源,如同石油一般,谁控制了芯片,谁就控制了未来。”如今,这场以芯片为核心的科技竞赛,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实验室、工厂扩展到法庭、外交与市场。
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000亿美元。而芯片不仅是经济的命脉,更是军工、金融和高科技的基石。从AI到5G,从自动驾驶到导弹导航,无不依赖芯片驱动。米勒在书中指出,现代芯片制造的复杂程度堪比“登月计划”,单是一个顶尖的EUV光刻机,就包含超过10万个零件,制造周期长达两年。
芯片的稀缺性,让其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战场。美国凭借其在芯片设计(英特尔、AMD)、制造设备(ASML)和代工(台积电)上的绝对优势,一直主导着全球芯片规则。而中国,尽管起步晚,但近年来的突飞猛进引发了美国的警惕。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半导体消费市场的占比从2015年的29%激增至2023年的41%,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需求国。
图源:格隆汇
美国为何频频出招,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打压?背后有三大原因:
1. 维护技术领先地位。美国在半导体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行业巨头。根据Gartner的数据,2023年美国芯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仍超过50%。但中国的快速崛起让美国感受到了压力。以华为为例,2019年,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7%,一度超越苹果,位居第二。
2. 防止技术外流。芯片涉及国家安全,美国担心先进技术被中国用于军事等领域。尤其是在AI、5G等前沿技术上,中国已取得显著进展。美国商务部多次更新“实体清单”,限制高端芯片和设备对华出口,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技术发展。
3. 争夺产业链控制权。芯片产业链高度全球化,但关键环节仍被少数国家垄断。比如,荷兰的ASML公司是全球唯一能生产EUV光刻机的企业,而日本在半导体材料上占据优势。美国试图通过联合盟友,构建“芯片四方联盟”,将关键技术和设备的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了遏制中国,美国祭出了“全套组合拳”。从技术封锁到市场打压,美国制裁可谓层层加码:
● 实体清单:2024年12月,美国将136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和设备领域。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赫然在列。
● 直接产品规则:禁止任何使用美国技术的设备制造芯片出口到中国,这直接阻断了中国获取高端芯片的路径。
● “芯片联盟”:联合荷兰、日本等国,限制极紫外光刻机(EUV)等关键设备出口中国,企图将中国芯片制造能力“锁死”在14nm及以上工艺节点。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来源 | 本文转载自“刘典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