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圆桌对话”: 公共部门与人工智能

文摘   2024-12-07 22:12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4年12月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2024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举办圆桌对话,对话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梁正主持,瑞士Globethics基金会名誉主席克里斯托弗·斯达克伯格(Christoph STÜCKELBERGER),印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查鲁·马尔霍特拉(Charru MALHOTRA),成均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研究生院应用数据科学系主任吴成日(Simon WOO),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富布莱特学者韩斯睿,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作为对话嘉宾,共同就本次论坛主题——“公共部门与人工智能”展开精彩对话与交流。


梁正指出,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变革性技术,不仅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也为公共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他提出了两大关键议题:一是如何设计有效的战略来治理人工智能,即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的同时,平衡伦理审查、技术监管和社会责任,确保人工智能以负责任的方式惠及人类福祉;二是如何引入并应用人工智能作为治理工具,即公共部门利用人工智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效率,并确保技术应用符合公共利益。他强调,在“治理人工智能”和“通过人工智能治理”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构建高效、包容且负责任的公共治理体系,已成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关键议题。


梁正主持圆桌对话



克里斯托弗·斯达克伯格在其发言中界定了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核心概念,强调人工智能治理应当以人为中心,服务于全人类的福祉。他指出,人工智能治理应以共同价值观为导向,而非单纯追求权力或金钱利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斯达克伯格教授介绍了全球、多边和国家级的人工智能治理战略与指南,并提出应在这些框架中形成统一的伦理共识。他强调,人工智能治理必须平衡多元化价值观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这方面,公共部门应当明确法律与道德、道德与价值观的关系。最后,他提供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方案,包括确定全球范围内的共同价值观、为这些价值观设定明确的背景和实施框架,并推动伦理教育与定期评估等。


克里斯托弗·斯达克伯格发言


查鲁·马尔霍特拉通过预录视频分享了印度在人工智能治理和公共部门应用方面的经验与见解。她指出,印度在全球人工智能指数中排名第四,特别在技能发展和创新领域表现突出。她介绍了印度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国家数据治理政策和个人数据保护法案。此外,印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AI安全与治理的全球协作。她还介绍了印度在医疗、教育和农业等关键领域的人工智能实践。她强调,尽管AI在公共部门的应用面临技术能力不足和数据碎片化等挑战,但通过政策创新和国际合作,AI有望实现更负责任和包容性的全球发展。


查鲁·马尔霍特拉发言


吴成日指出,韩国政府已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计划,为培养高质量的人工智能硕博生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这些计划不仅着眼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致力于通过教育公众,帮助那些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人了解人工智能,从而缩小公众与科技公司之间的认知差距。他进一步强调,韩国政府的举措不仅关注人才培养,还着力解决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危害,特别是在虚假信息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政府的目标是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认知,减少技术滥用的风险,确保人工智能的负责任应用。韩国希望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信任,并确保其在公共治理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序应用。


吴成日发言


韩斯睿介绍了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的基本情况。她详细阐述了该中心研发的基于香港本地生态系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展示了该模型如何有效地推动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文编制与审查流程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她进一步强调了香港特区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政策方案,如《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管治建议》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开发、商业化和部署指南》。这些政策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行且可操作的技术标准,旨在支持香港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技术应用在伦理和安全框架下展开。


韩斯睿发言


吴木銮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公共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他强调,在这个“乌卡时代”,人工智能治理的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尽管新加坡的学者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显著分歧,但是民众对政府的高度信任推动了技术的采纳和创新,使得公众倾向于积极拥抱技术,认为政府能够有效引导技术发展。然而,他也警示,这种信任可能带来风险。公众可能没有全面理解其带来的挑战和潜在问题。因此,人工智能治理需要更好地发挥公私合作,加强公众教育,确保技术应用的健康发展。


吴木銮发言


梁正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围绕“治理人工智能”和“通过人工智能治理”两大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治理人工智能”议题中,嘉宾们一致认为,政府应当明确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并制定伦理准则,以平衡公私部门的利益。增加科研投入、加强公众教育以及强化国际合作被认为是实现有效治理的关键。在“通过人工智能治理”议题中,嘉宾们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提升治理效能方面的巨大潜力。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促进数据流通,还能优化公共服务效率,从而提升治理效果。然而,与会嘉宾也指出,技术的治理必须始终以人为本,如何确保人类参与,并使技术应用真正满足人类需求,依然是公共治理中的一大挑战。


圆桌讨论



关于我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