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备考】奥运奖牌背后闪耀新时代中国精神(再复习教材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教育   2024-08-23 09:17   海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优异成绩,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精神。
那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精神?高中教材里讲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是时代精神分别是什么?两者关系如何理解?先看教材里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表述: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铸就了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备考时要让学生明白,时代精神就时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结合伟大的社会实践形成的,其核心就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展示。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要义。明确提出“中国精神”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为我们理解中国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延续,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立身之本,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基本保障。全面理解中国精神,应坚持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的有机统一。

理论维度: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其核心是人自身的发展。文化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涵盖了各类精神产品,如信仰、价值观等。中华文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培育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铸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历史维度: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不断给民族精神注入生机和活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国精神得到不断发扬,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维度: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特性。马克思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同时,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英文版序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中国精神所植根的实践,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断发展基础之上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精神养分,弘扬中国精神,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大家可以看新华社的报道奥运辉煌诠释新时代中国精神

祖国至上、为国争光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将祖国放心中、将责任扛肩上,“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信念,流淌在每一位中国健儿的血液中。
46秒40!巴黎见证了“中国速度”。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潘展乐以这一成绩夺冠,并就此改写世界纪录。赛后,他动情地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队!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
头顶巴黎高温,郑钦文为中国夺得奥运会首枚网球女单金牌,赛后她非常自豪:“我知道中国人民一直在为我加油。整个中国带给我力量。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奋力拼搏,方能摘取人生桂冠;自强不息,才能迎来成功的荣耀。
奥运赛场,每一场比赛都是攻坚克难的硬仗,一次次绝地反击、一个个极限逆转,都展现出中国健儿迎难而上、遇强更强、敢于挑战的品质,是中国代表团最亮眼的精神底色。
乒乓球男单四分之一决赛,樊振东在大比分0:2落后日本选手张本智和的情况下,沉着应对,一分分打、一板板追,大比分战成3:3后,决胜局又打成7:7。最终,樊振东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成功晋级半决赛,并最终拿到男单金牌。
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17岁的全红婵第一跳让7个裁判都打出10分满分。哪有天生的“水花消失术”,成功卫冕后全红婵说:“把训练做好了,那一刻才是天才。”
团结协作、并肩作战
团结协作、相互支撑、并肩作战是奥运赛场的主旋律,更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品质。
集体项目最能体现团队凝聚力和协作力。花样游泳,双人跳台,乒乓球男、女团体,羽毛球双打,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双人划艇,艺术体操集体全能等,有的需要齐心协力、步调一致,有的需要互相避让、腾挪空间。
3分27秒46,中国游泳队成功打破美国队在该项目奥运金牌上40年的垄断,勇夺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徐嘉余说:“和队友并肩作战,我感觉特别有劲!”第三棒的孙佳俊说,平时战术是坚持5米不换气,在决赛最后冲刺阶段,自己坚持了8米,“这次我必须拿出极限状态,为潘展乐争取时间”。
自信乐观、热情友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强大的祖国培养了新一代年轻运动员。在赛场上,他们一次次突破自我,超越极限。在镜头前,他们个性率真、落落大方。在他们身上,世界看到了新时代中国的样子。
羽毛球女单半决赛,中国选手何冰娇对阵西班牙选手马林,后者在比赛中突然受伤,含泪退赛。颁奖仪式上,何冰娇一手握着银牌,一手握着西班牙奥委会徽章。她说,希望用这种方式,带马林一起站在领奖台上分享荣誉。
何冰娇的温暖举动,获得国际奥委会点赞。西班牙奥委会称赞她展现出“奥林匹克精神”,并特意用中文写下“谢谢你”。马林也回应“我将永远感激她”。外国网友说:“何冰娇不仅赢得了奖牌,还因为她的体育精神赢得了尊重。”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新时代中国精神是我们鲜明的精神标识,更是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

针对奥运精神热点复习,可以设置开放性题型来考。考点就从以上三个角度(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新时代中国精神)。

政治学科
中考政治、高考政治、社会考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