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之: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文摘   2025-02-10 21:39   广东  

《论语》

           
里仁篇之: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宋·朱熹:“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即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

注释

[1]游:远离家乡去游学、游宦、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翻译

孔子说:“父母健在时,不要远离家门,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朱熹说:“如果一个人选择远游,那么他将远离亲人且时间会变得漫长,定期的探望将会减少,音信也会变得稀少。这不仅是自己会思念新人,同时也会担心亲人对自己的思念和担忧。因此,如果外出游学或旅行必须要有一定的方向和计划。具体来说,如果你告诉家人你要向东去,就不应该再去西边,这样可以让亲人知道自己确切的位置,从而不必为自己的安全担忧。而且,一旦亲人需要召唤自己回去时,也能够及时响应,不会有任何差错。”

心得


在这个交通发达,物欲横飞的年代,出远门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了。或者没有出过远门反而会觉得有所欠缺。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到更远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才能有更大宽广的胸怀。
不过游必有方,是值得思考的。有自己的计划,有自己的方向,而 不只是单纯地奔走,也是一个方案。
当然我觉得说走就走,随遇而安,也未偿就不是件好事。敞开心胸接纳所有的不期而遇,也是一种历练。
如今最常见的外出,便是工作了。背井离乡,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和前程,不过在有时间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平时里多与父母联系。


关注我获得

更多精彩


以史为镜以铭其身,

以人为镜以正其身,

以事为镜以警其身。

走路失心
人成长的最终目的,是成为自己!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