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考核来袭,一批医生或将被暂时“清退”

健康   2025-01-02 06:50   北京  

来源 | 医脉通

作者 | 柿子


近日,福建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2024年度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标志着新一轮医师大考核拉开序幕。


图源:官网截图


根据《通知》,此次考核对象为2024年10月31日前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执业3年及以上,现注册在福建省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医师,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大领域均囊括其中,对整个医疗行业实现全覆盖。


考核包括公共知识和业务水平两大测评部分,要求所有参加考核的医师均应进行公共知识测评,考核次数不设上限,直至考核合格为止,但若考核不合格,本周期业务水平将评定为不合格;业务水平测评由定考系统根据医师执业类别随机组卷,测评时间为60分钟,测评题目为100道选择题,总分100分。


福建卫健委表示,本周期医师定期考核为《医师法》修订实施后我省首次考核,对于本周期考核中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医师,将按照《医师法》规定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注销后1年内不予注册。


换言之,未通过此次考核的医师将暂时失去执业资格,在当下高度“内卷”的行业生态下,意味着相关医生的职业生涯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就此告别医疗行业。据悉,山东、北京、辽宁、四川、黑龙江、湖南等地也已陆续启动相关考核,处罚举措也同样严厉。


在早些年各类机制搭建尚未完善的阶段,部分医生将考核视为形式主义,但随着监管趋严,尤其在账号绑定与人脸识别的约束下,可投机取巧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截至目前,江西、安徽、广西等多地已公布多批因考核不通过而注销医师注册的名单通报,可见这次是“真章儿”了。


面对事关前途乃至生活的考核,医生的心理压力自然不会小,但由于各地考核基本都给到多次机会,因此个人风险也在相对可控的区间。从各地通报的注册名单来看,一个区的注册名单往往都超不过10人,在庞大的医师群体中占比极少。


上海某医院医生告诉笔者,“现阶段定期考核通过与否可以说全看态度,除非混日子特别过分的医生外,基本都不会考核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周期考核并不是中国的“专利”。早在近20年前,英国官方就宣布将推行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医疗管理制度改革,英国的15万名医生每五年要接受一次行医资格审查,考核的内容包括开立处方的习惯以及在医疗方面的新建议和医学研究进展等。


虽然说有考核就意味着有清退,但考核的目的却从来不是为了清退。尤其针对医生这类技术为主的职业,适当的压力倒逼能够推动行业朝向高素质发展,因此具体考核项目的设置便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关乎个人,更能影响行业。


比如,笔者的北京医生朋友认为,年度考核的内容还有再度细化的空间,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科室、甚至不同执业年限的医生需要考核的要点都有明显差别,若要起到“以考练兵”的效果,那针对性越强,自然效果就会越好。


此外,他表示除了执业注销这类惩罚措施,适度的正反馈激励也同样重要。如果考核足够完善,那名列前茅的医生也理所应当该获得奖励。起码在医生圈子中,相较科研、资历等因素,将专业技能与职称晋升挂钩似乎更能服众。


不过笔者认为,附加奖励属性的考核虽然初心很好,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容易引发权利寻租的风险,若操作失当则可能事与愿违。像山东某基层医生在同笔者交流时提到,任何可能加剧医生内部竞争的机制都会给他们的日常工作带来巨大负担,如果考核有奖励驱动,医院和科室都可能对普通医生层层加码,最终的结果还是走向“无效内卷”。


可见,围绕医生的考核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其与行业发展、医院运行、个人前途均直接相关,在开展时需要综合考量各项影响因素。与过去不同,目前医生日常工作的焦虑与临床无关、弱关的任务比重持续增多,就像曾有业内人士戏称的“治病+算账+宣传”三位一体的境界。也正因如此,医生群体对考核的排斥心理便逐渐强烈。


2019年,国家卫健委针对医务人员反映的检查考核过度留痕、职称评审过于重科研轻临床等不合理负担问题做出回应,要求要改进检查考核评价方式,不预发通知,直接查看医疗机构常态化工作;突出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考核;对于临床型医务人员的考评应当以临床工作为重点。


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医生完全回归临床本职,考核的能效才能充分释放。历史已经充分证明,纯粹的环境最有利于技术高速提高,而这对个人、行业乃至社会都均将起到正面影响。


责编|米子  亦一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好医生App


好医生
每天为您呈现医学资讯、新闻,让您顷刻了解行业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