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成立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我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是我国文化事业的摇篮,为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代长影人感念于第一代长影人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勇气与开拓精神,受教于历代长影人接续奋发、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与意志,理解了时代与人民的需求与愿景,创办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博物馆——去感悟、记录与传承。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依托吉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泓祎老师的指导下,2024年10月1日,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部分同学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博物馆以时间为轴,将几代长影人勇于开拓,接续奋斗,创新有为,矢志报国的故事娓娓道来。长影旧址博物馆建立在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保留了三层楼高的设计,并“因地制宜”地将长影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秉持着“修旧如旧”的理念,长影旧址博物馆修缮着一件件承载着心血与历史的史物与史料,也在修缮着长影人心中对过往的感怀与对未来的展望。时间或许可以带走许多,但改变不了已经烙刻进长影人血肉精神中昂扬与进取,也改变不了蕴藏于长春文化底色中的朴拙与求实,更改变不了深埋于吉林广阔土地中的承担与奉献。
长影旧址博物馆主体建筑
01
黑夜中燃起的火光——长影的初创
步入长影旧址博物馆,昏黄的灯光掩映着长影创业初期的困苦与艰难,第一代长影人高唱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怀揣着“千难万险知无路,肯将白骨做炬燃”,驱逐了环伺的豺狼,撕裂了漆黑无光的“穹顶”,点燃了名为希望的火种,将青春与心血留在了这片无限深爱的土地,将不屈的精神与坚韧的意志传承于百废待兴的文化领域。第一代长影人“不畏艰险、勇开前路、矢志报国、挺膺担当”的开拓精神不仅激励着后代长影人接续奋斗,更鼓舞着后来的无数文化工作者。长影的建立不仅仅意味着一家电影制片厂的建立,也意味着中国电影事业摆脱外族控制,更意味着中国文化领域的重新起步与接续发展。
长影旧址博物馆“开拓者”雕像
02
废墟上重建的事业——长影的起步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思想文化领域因那段硝烟四起的历史而一片狼藉,而长影主动扛起了重建文化领域的重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那一代的长影人并没有忘却革命先辈的艰苦与峥嵘,以无与伦比的决心与前所未有的气魄,将青春与热血投入了文化领域的建设。他们坚守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怀揣着“红缨披甲破瀚海,直将豪情挂云天”的宏大理想,秉持着“深入人民群众、体味社会民意”的真作风与真态度,将点滴心血汇入人民的汪洋大海,创作出一批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优秀影片。这些影片通过身临其境的场景设计,感人肺腑的故事背景与深刻明辨的精神内核,打破了“第四面墙”,与人民交互,与群众对话。其中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更是与普罗大众产生共鸣,在社会层面上引发了对红色文化的推崇与拓宽。
长影拍摄制作的影片——《党的女儿》
长影发展历程的展板
长影制作影片《上甘岭》剧照
03
市场上变革的序幕——长影的创新与改革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国内文化领域的发展陡然变化,长影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创新思变的探索率先在自身内部展开全面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升级,协同推进国内文化思想的变革与繁荣,创作出一系列“人民群众喜爱,市场反响良好”的优秀作品。长影从对吉林省当地的红色文化的发掘与扬弃中不断思索,不断探究,从对中华古代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与实践性传播中不断思辨,不断革新中明本正源,追溯自我。长影作为影视行业的领头羊,却能主动走出“舒适圈”,以创新驱动产业模式升级改革,贯彻落实党对文化领域的新要求与新期盼,推动企业整体转型,以更加全面,更加富有新时代特征的形象完成企业形象的重塑与定位,这无疑为其他文化从业者提供了信心与支持。
小组成员介绍新时期长影工作
04
影视中熠熠生辉的明珠
——长影在新时代的新突破与新发展
步入新时代的长影,更加注重对创新的投入与研究,以创新之“眼”、改革之“心”,以极富远见的真知灼见,以代代相传的“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扎根群众,求实图强”精神,去推进自我改革、实现现代化转型,去扎根人民群众、反映社会民意,去传承红色精神、发扬中华文化。“长影世纪城”便是长影积极迎接新变化,面对新挑战的重要尝试,当代长影人依托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将自身发展同青年群众的需要结合,同时代结合,以大数据优化大客流,以高技术驱动高效能,以新创新探索新发展,以科技赋能产业,将文化宣传的口号落在实处,将党和人民对文化企业未来发展的期望落在实处。当代长影人积极思变,却能不忘初心;肩负重任,却能脚踏实地,在磅礴的时代大势下勇立潮头。
长影三楼展厅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深入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新时代以来,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时代的发展与人民的殷切呼唤,对长影人,对文化相关从业者,对新时代青年,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远的要求。
从“满映”到“东制”、从“长制”到“长影”、从“精神鸦片”到“文化传播”、从“按部就班”到“创新发展”,长影百年间的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变迁,在这座博物馆里凝聚出了中国影视历史的鸿篇巨制。
时至今日,新时代的新青年已经成为世界的中心,我们正站在过往的道路上展望新未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人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在各个领域,各个地方发光发热。如今的长影更加呼唤青年人的力量,如今的吉林发展更加依赖青年人的创新与智慧,如今的思想文化领域也更加呼唤青年人的继承与发扬。
毋庸置疑的是,新时代长影人正同中国青年一道,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煌煌大道上,用身倾听、用心感悟,以长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事业正在焕发蓬勃生机。我们有理由,也必须相信:青年人们必将讲好长影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红色吉林、文化吉林、美丽吉林的新时代建设,将吉林的“草木葱荣”惠及全国,将自身的点滴涓流汇入时代精神的磅礴大海。
作者/陈固贤
编辑/刘凌子
初审/李泓祎
复审/徐明
终审/高月
出品/思政课实践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