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流年》∣ 张国勇视频文字倾情推荐

文摘   2024-09-17 14:48   辽宁  

《小镇流年》鞍与笔微信公众平台推宣-008

无法复制的村镇手印


张国勇_视频+文字




当代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以及村镇文学创作的“难题”,不是平铺直叙地写村史、镇史,更不是玩弄文学技巧,炫耀性写成非虚构散文和小说,难在如何正确表达和提高文学属性,对村镇题材有更高的再认识。


三十年前我一个人在甘肃玉门镇过春节,本该热闹欢腾的玉门异常冷清,街上几乎见不到人——这可是无比辉煌的石油城啊!但我初见它时,就已经老了……城市化进程,一些村镇不可避免地面临萎缩和消失。


读罢作家程远非虚构新作《小镇流年》书稿,立即被前两篇写父亲和母亲的故事所打动。程远的文字凝练、干净、利索,其中写到父亲乘坐拉矿石的小火车制动器失灵,开始溜车,车毁人亡是大概率事件,父亲选择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拐弯处跳车——“死了也要回家!”这件事我是知道的。关于那辆失控火车的结局,程远没有写,我来补述其中的凶险:矿山调度把电话打到北三家车站,所有人都认为各种阻拦没用,后来,一个勇敢的司机开着另一台机车车头迎了上去,先是减缓速度,后来顶住了溜车。关于母亲,她没有工作,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那时的矿工是提着脑袋下矿坑,普遍酗酒,对家人非打即骂。一个女人生了七个子女,其中两个女儿夭折,这种身体劳累和精神压力,一般人难以承受。所以,当程远知道母亲藏有一块红矾、随时可能自杀时,他到处找红矾——企图断了母亲的轻生念头。其幼稚行为我当然理解,因为那个时代就是那样,每个矿工家庭都有强势的父亲,但其实,内心更刚烈的是母亲。


总之,没有父母这代人的忍辱负重,那个时候,家家五六个孩子是很难长大成人的。我编制的这部电视片背景画面,基本取材自程远书中所描写的树基沟。先有树基沟坑口,后有红透山铜矿。树基沟产金子和各种有色金属,红透山矿是建国后建成的一个更大的矿山,并一度成为中国有色系统的一面旗帜。


在夏天的野草丛中,我们找到了树基沟北岔废弃的矿坑、日伪时期带铜铃的小火车头,已经消失的树基沟小火车道和具有地理意义的莫日红山,在这个视频里皆有呈现。


《小镇流年》作者通过父母、家庭、时代和青少年成长经历,还原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一个矿山小镇的变迁史。这种不带水分的冷冻鲜活,为读者和时代保留了无法复制的村镇“手印”,这也是程远非虚构写作的一个开拓性体验。


我曾经给程远的《小镇流年》拟的宣传语是:你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还在吗?用一本书打捞当代中国,即将消失的村镇,即将消失的我们。可惜编辑没有采用。

张国勇_资深媒体人、旅行作家。1990年至1993年,徒步全国一千余天,首次实现中国人徒步跨越中国版图东西南北四个端点。著有长篇小说《大雪围城》、纪实文学《苦历神州》等。


《小镇流年》


著者_程远

出版_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

时间_2024年10月

定价_58元


作者简_程远,前报刊编辑,现为社会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创办沈阳鞍与笔文旅工作室。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后中断十年。作品散见于《作家》《天津文学》《山西文学》《鸭绿江》《草原》《西湖》《野草》等。著有非虚构文本《向着灾区走——5.12汶川大地震日记》,执编散文随笔集《活着,走着想着》获辽宁省出版集团首届最美图书奖。现旅居辽东山城桓仁。

 

一座似水流年变迁的小镇
一幅黑白木刻画般的故乡
在这里,读懂中国小镇,读懂那个逝去的年代

该书为作者首部公开出版的非虚构散文随笔集,约18万字。承蒙著名诗人阿坚、作家甲乙作序,著名作家、艺术家阿占绘制封面、内页插画并代跋,著名作家沈念、蒋蓝、张弛联合推荐。不胜感激。该书将于2024年10月出版发行,届时鞍与笔文旅工作室有部分零售——少量签名本即日起开始接受预订:100本,并附赠作者小幅书法1幅,非边远地区包邮。欲购的朋友,可以在下面赞赏100元,并私信留下详细地址和电话,书出后快递寄出。也可后台留言或加微信13386862225。祝您阅读愉快!
声明:本书全部内容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美物分享

释文:福寿康宁

释文:闲云野鹤

程远金文书法:1×4尺横幅  200元(包邮)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获取鞍与笔

活着,走着想着


鞍与笔文旅工作室
主创成员:程远 李中粮 张国勇 姜鹏 路萌 RAN
公号编辑制作:一瓢饮
合作热线:15542231198 | 15309898705

信箱:41876289@qq.com

欢迎关注  感谢支持

鞍与笔
活着,走着想着。文化艺术旅游公共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