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剑
和沈阳的程远兄认识好些年了。那时候,成都阅读主题酒店毓秀苑还开着,他们订有《航空画报》,当时我也在副刊上写写文章,量不算多。程远兄是这份报纸的编辑部主任,最初他约我写一篇卷首语《玩家的闲逛》。后来,《航空画报》将卷首语编辑出一部《活着,走着想着》,2015年3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责编是姚宏越,那还是在天涯读书时代认识的书友,转眼已经有近20年的时光了。
程远兄的《小镇流年》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以为这是他众多作品的一部,想不到这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这里说的小镇是树基沟,一个不大的地方。小镇因厂矿而兴,又因厂矿资源衰竭而没落。而这本书可以说是树基沟的生活史。
在树基沟生活近二十年的程远说起故乡的人事,如数家珍,从时间上看,已经很久远,从空间上看却是极近的。在他的笔下,树基沟鲜活了起来。学校、粮站、合社、前山、后山、车站、铁道……都留下了长长的记忆。这记忆是浓烈的,也是带有温度的。一路讲来,就如同看见许多人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场景是繁复中见性情。
在书的前半部分,程远的视角是儿童的,因之看外面的世界就有了新奇、好奇,总是想探寻未来,那是未知的领域。随着成长,作者观察树基沟的视角也在发生着些微的变化。比如作者初中毕业之后,考入技校,再毕业之后就踏上工作岗位。于是,更多的生活细节扑面而来。虽然有的篇章带着回忆性质,却给人印象深刻。
树基沟犹如一个镜像,映照着一个东北小镇的起起落落。很显然,在厂矿工作的人们的生活与当地农民有很大的不同。在规律的生活之外,业余生活是简朴的,文娱活动少不说,就连每日的生活似乎都没有太多变化。直到1980年代依旧没有多少改变。但随着新经济浪潮的到来,小镇终究成为了过去式。
程远兄用一部书来记录故乡,并不是凭吊或感叹。而是在东北振兴的背景下,今天又该何为的思考。
人之命运,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似乎越来越少有人关注了。但树基沟,每一户人家似乎都知根知底。这是一个小社会。当社会变革发生之后,这种境况就被打破了。原来的小镇居民也渐渐四散。也许这里很快就会成为记忆的一部分。但这部《小镇流年》的记录,无疑是填补东北小镇生活的精彩记录。
在《小镇流年》的后半部分,程远所记录的表面上看,有不少是酒事,却是在书写人际关系的微妙变迁。
我还记得《华西都市报》李贵平在世的时候,程远跟文友也曾来成都采风。那时我虽然与程远联系,却没有想到聚会,直到看到李贵平的朋友圈,才知他的到来。我也曾约着以后有机会聚聚。遗憾的是,李贵平于2020年8月13日去世。阿占在后记中说程远在西南喝酒的名单,虽然有毕亮,可能是一种误记吧。
我和程远也有一段酒事。但那时候我还不清楚他的酒量,第一次见喝酒多少还是有些节制的。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沈阳。当时,我和书友参加完哈尔滨的第十九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就有了同游之行,到长春之后再到沈阳(这是第二次到沈阳,第一次是参加《老同志之友》杂志的笔会)。就约了见面,当天,我们还去了抚顺。刚好同行的李传新、冯传友和许新宇去抚顺看书友王志。当天中午,程远约上抚顺的文友杜玉祥、程奎两位老师,一群人喝酒,喝的是老家的酒,自然是开心。喝完酒就去王志家。虽然来去匆匆忙忙,却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小镇流年》
著者_程远
出版_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
时间_2024年10月
定价_58元
程远,1966年出生,辽宁清原人。曾做过矿山工人、公司职员、报刊编辑,2020年创办沈阳鞍与笔文旅工作室。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之后中断十年。作品散见于《作家》《天津文学》《山西文学》《鸭绿江》《草原》《西湖》《野草》等。现旅居辽东山城桓仁。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获取鞍与笔
▼
活着,走着想着
▼
欢迎关注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