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UNSPLASH,图文无关
前段时间,“HIV预防阻断2小时达”小程序突然引来了很多新朋友的讨论。
在很多社交平台上,网友们都纷纷检查起自己的朋友圈里,究竟有多少人使用过这个小程序,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不仅如此,艾滋病的相关话题最近频繁进入大众视野。
#艾滋病阻断药最佳服用时间##艾滋病已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HIV预防性疫苗研发全军覆没##千人或有一例艾滋病患者#等词条多次登上热搜。甚至娱乐圈的某些八卦也开始与HIV有关。
对于艾滋病,圈内圈外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心态?今天,淡蓝想跟大家聊聊清楚。
事到如今,我们已经很难追溯用检测朋友圈里感染HIV的人数的风潮究竟是从哪里开始的。随着时间发酵,人们关注的重心早已不在艾滋病本身。截图表达自己的恐慌、怀疑、嘲笑、讥讽,人们都已经有意无意地陷入了“搜索HIV相关信息=是艾滋病患者=不够洁身自好”的逻辑链中。但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增加人们对艾滋病防控相关信息的认知。起码那些热衷于用“鉴HIV”的人很少有在发朋友圈之后,再去主动了解HIV的正确知识的。这样的行为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的刻板印象和歧视,还对那些试图了解HIV知识,希望用科学方法进行HIV防控的人群带来了困扰。在被误认为艾滋病患者的道德压力下,科普HIV防控知识的难度会变得更大。小张是一位已确诊五年的艾滋病患者。回忆起刚刚怀疑自己感染HIV的那段日子,他还对当时自己充满恐惧的心情心有余悸。“当时觉得天要塌了。”小张对淡蓝说,“但相比得病本身,我更害怕的是被别人知道了我有艾滋病以后我该怎么办。”当时,互联网上“职场上艾滋病患者身份曝光被开除”等新闻层出不穷,社交平台上也充斥着“艾滋病患者生活作风有问题”的论调,小张觉得,要是身边的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一定会社会性死亡。相反,小张对患病本身,则没有那么强的恐惧心理。“作为一名TXL,我多多少少对HIV知识都有一定了解。很早之前我就关注了荷尔健康的公众号,而且小蓝上也能预约检测,我已经没有那种’得了艾滋等于死神降临’的想法。我知道,即使(HIV)阳性了,积极治疗、定期随访也能拥有正常的生活质量。”小张说。小张的心理不仅反映出很多圈内人对艾滋病的看法,也折射出一些人对HIV戴上有色眼镜的原因——他们对艾滋病不够了解,也抗拒去学习科学知识,而凭借自己一些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得出某些结论。这样的歧视很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因为害怕遭受歧视,一些有感染HIV风险的人可能会变得讳疾忌医,甚至不敢去做检测,耽误了发现自己感染的时间,从而耽误了治疗时间。“我观察这些年GAY圈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HIV检测变得越来越普遍了。”小张说,“可能是圈子里的知识普及做得比较好,很多人在发生关系前,都会要求检测,确认对方的身体状况,降低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了解,会让很多人以为自己和HIV离得很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自己暴露在风险中。举个例子,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HIV是一种只有男男性行为者才会感染的病毒,这让很多女性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具有感染HIV的风险。事实上,女性HIV感染者不仅不比男性少,反而占比更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现存3900万HIV感染者中,女性占总数的53%。如果更多人了解HIV防控知识,从自己做起,降低HIV感染的风险,所谓“千人或有一例艾滋病患者”的状况是否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呢?说到底,艾滋病在很多人心中依然是一种如妖魔一般可怕的疾病。“就像我爸妈,我刚跟他们说我感染HIV的时候,他们以为我马上就要死了。”小张告诉淡蓝,“不夸张地说,哭了一整个月。”艾滋病真的是洪水猛兽吗?如果你还没有了解艾滋病,下面这些概要信息或许能快速帮到你:1.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HIV以人体的白细胞为目标,削弱免疫系统。这使得感染者更容易患上肺结核、感染和某些癌症等疾病。2. HIV的传播途径有三种——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它不会通过亲吻、拥抱或分享食物来传播。3. 虽然HIV感染无法治愈,但可以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感染者在坚持治疗并且治疗始终有效的前提下能享有良好的健康。4. 治疗有效时,HIV感染者也不太可能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5. HIV是可预防的。除了要做好安全性行为外,我们也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来进行预防。没有感染HIV的人在发生高危行为之前服用特定药物被称为PrEP(暴露前预防),而发生高危行为之后,也可以使用特定药物进行短期治疗,以降低HIV感染风险,这被称为PEP(暴露后治疗)。其中PEP需要在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早(不超过72小时内)进行,且需要连续规律服药28天。在严格按照要求服药后,阻断HIV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想获取更多PrEP、PEP相关知识,或购买相关药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一步了解。自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于1981年确认以来,歧视和偏见就一直伴随着这一疾病。有色眼镜不仅伤害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许多权益,还阻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和运行。对话的最后,小张向淡蓝说出了一个心中的疑问:“且不说用小程序的大多都是咨询HIV,或购买阻断药的人,就算是艾滋病人又怎么样了呢?得了病求医问药是最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偏偏艾滋病不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希望“鉴HIV”的热搜少一些,对HIV防治知识的了解多一些。更希望“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不仅是畅想,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