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已染,摇落浮华,人间最美是清秋。时逢仲秋,博文小学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课标指引下的高段语文习作教学策略。这不仅是一次教学的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流。随着温柔秋风的轻拂,习作课堂徐徐展开,师生们细细品味着语言的无限魅力。
第一堂课由李幼娟老师执教五年级的习作课《那些有特点的人》。李老师先以猜人物作铺垫,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接着从词语切入,引导学生说出人物特点,确定思考的角度;之后出示关键词句,通过联想,让学生找到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例;最后聚焦事例,建构方法,给予鲜活的材料,帮助学生找到最能展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抓住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李老师的课堂结构紧凑,善于点拨、引导,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步步向前推进,呈现一堂立体的、动态的写作课。
陈琼老师执教六年级的习作课《____让生活更美好》。本堂课的重点在于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陈老师首先通过谈话呈现具有美好意味的词语,帮助学生激活个人的生活记忆,选取典型事例;接着借用单元内课文语段,让学生感受美好画面的同时明白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了第一次片段试写。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增量,陈老师再次借用课内片段和名家语段,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看法、抒发感受的多种方式,如融情于事、直接抒情等。最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片段修改和点评。陈老师的课,循序渐进,使得学生的美好生活片段在形象化思维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拨云见日始得意,一树梅花一树春。课后,语文学科基地负责人叶丽华老师对两堂习作课做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习作课,怎么教?”叶老师指出:“语文教师要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事先对学生写好文章的难点、痛点、卡点了然于胸,利用一切有效的手段和资源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要重视习作过程中的评价,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生活的外延有多大,习作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独特存在,引导并唤醒学生储存在大脑中的生活记忆,同时也应帮助学生拓展生活空间,在观察、思考中关注内心流动的想法,感悟世界的美好。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叶老师深入浅出的指导在所有语文老师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老师们对习作课的教学方法有了更清晰、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秋日正是结出丰硕果实的季节。王德辉老师在活动的最后总结道:“习作教学是慢慢渗透的过程,方法的引导,兴趣的激发,感情的融入都是老师们耐心教育的结果,需要我们用心浇灌,静待花开。”相信老师们一定会以心为笔,以梦为墨,共同书写小学语文教育新篇章,让智慧的火花在每一次尝试中璀璨绽放!
文字:朱斯媛
图片:徐学珠
编辑:罗 英
一审:劳亚炯
二审:郑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