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的海河流域,多项水利工程建设仍在如火如荼推进,大型施工机械加速作业,建设者们在工地穿梭忙碌,一场以提升流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目标的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响,海河流域部分防洪工程受到严重损毁。习近平总书记亲赴北京、河北等地考察,强调“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并指出要“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流域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2023年汛后以来,海河流域先后安排增发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水利项目超1000个,项目总投资超3000亿元,各项水利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巩固筑牢。
统筹优化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
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全面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海委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京津冀等北方地区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编制《加快完善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实施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统筹安排7大类40项建设任务,为流域灾后系统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坚持问题导向,协同流域各地全面复盘检视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短板弱项,加速推进流域防洪规划修编,科学布局骨干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流域“拦、分、蓄、滞、排”综合能力,并按照设防标准与灾害风险相适应的原则,积极谋划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扎实构建完善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聚焦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印发《海委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实施方案》,协同流域省区市建立海河流域洪水防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流域“一盘棋”统一调度格局不断健全强化。
加速推进重点工程前期工作
水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数量多、资金量大、实施要求高,项目建设直接关系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海委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作用,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制定印发海委加快流域灾后恢复重建重点任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了项目清单,定期跟踪流域各地前期工作进展,确保各项任务要求落实落细。按照水利部安排,会同有关单位对流域重点项目开展技术审核,推动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系统治理。针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暴露出的永定河、大清河等部分河流上游洪水拦蓄能力不足等问题,全力谋划推进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工程前期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区域防洪减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持续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
今年汛前,海委直属的22项和流域地方的662项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工程圆满完成,为流域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秋冬时节,雨水渐少,河湖水位走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迎来“黄金期”,海河流域水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紧锣密鼓加速推进,掀起了新一轮水利建设热潮。
为有力有序推进流域灾后恢复重建,海委积极指导督促各地落实落细《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部署要求,加快项目施工建设,推动规划内项目于今年6月底全部开工。同时,海委与流域有关省市建立了沟通联系工作机制,持续跟踪调度增发国债项目实施,逐月梳理国债水利项目建设进展,先后参与3次对京津冀的16市区、11个县,共计52个项目的现场调研,并通过电话督导、视频督导、发送工作提醒、“一对一”盯办等多种方式,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在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工程建设,推动增发国债投资落地落实见效。
兴水利民显担当,海河安澜绘新卷。下一步,海委将锚定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切实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以更加刚健有为、务实创新的举措,加速推进流域水利灾后恢复重建,持续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不断筑稳搭牢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根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