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山东路10号那个院区

文摘   2024-08-14 07:43   山东  

青岛市南区山东路10号原是海军潜艇学院驻地,潜艇学院在青岛有浮山、沙岭庄两个院区,山东路10号习惯上称作潜艇学院浮山院区。许多在浮山院区学习、工作了几年、十几年、数十年,而且现在还居住在院区一隅家属院内的新、老潜院人,每天一睁眼就看到大院原来教学区内的一片高楼,心里总是五味杂陈。尽管大院教学区从2013年3月起搬出后这里已经改变了模样,变成了一个高档商住区。但这个消失的老院区却永远留在了曾经在这里学习、工作过的潜院人心上,融化在潜院人的生命中,植根在潜院人的记忆里。


位于青岛市区东部,最早是湛流干路23号(现香港中路),后来是山东路10号的潜艇学院浮山院区,曾经培养了无数的潜艇、防救部队优秀指挥员、战斗员,他们就是从这里走向祖国万里海疆的。


搬迁前的潜艇学院浮山院区校门


潜艇学院浮山院区,始建于1954年9月,2013年3月教学区迁出。在过去的60年里,浮山院区见证了潜院人的芳华、成长,也见证了海军潜艇部队的发展壮大、由弱到强。


根据潜艇学院史料记载,浮山院区被海军征用前曾是一个高尔夫球场。1953年8月被征用后,由苏联专家规划设计建设海军第四海校(潜艇学院前身)。1954年9月建成后,海军第四海校从登州路77号搬迁至浮山院区。


上世纪60年代,潜艇学院官兵们边上课边建校。

浮山院区总占地约460亩左右,教学区规划占地200亩多一点。院区在当时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建成了。院区内所有建筑均为新建,清一色的苏式建筑风格,从教室、学员宿舍到机关办公室基本都为两层楼,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才新建了一个主体为4层的教学大楼。


在上世纪1974年之前,潜艇学院对外一直是不公开的,对外只公开一个部队代号。因为大门口站岗的卫兵是海军,进出门岗的也都是海军,所以经过这里的市民猜测这个神秘的院区是海军单位,也有人看到不少挂学员肩牌的军人进出大门,判断这里是一所“海校”。


上世纪50年代,这里还是比较荒凉的郊区,院区最南边围墙离湛流干路至少有300米距离,围墙外是一片庄稼地,种着麦子、玉米,后来种蔬菜。学校大门建在院区东围墙,出了大门与海军401医院(现海军971医院)南围墙外马路相连(那条路后来命名为闽江路),那时路上行人稀少,周边环境很冷清。1983年之前院门口没有现在的那条山东路,通往市区的交通很不方便。出东门,沿着海军401医院外墙边的土路往东走到医院南门口,那里是6路公共汽车终点站。院里的教职员工外出去市里,家属上下班,都到这里乘坐唯一的通往市里的6路公交车。到了1994年青岛市政府从老市区搬迁到距离潜艇学院500多米距离的现香港路以后,以市政府为中心的这一区域仿佛一夜之间就繁华喧嚣起来。


原潜艇学院浮山院区教学区全景


从1954年起,在办公区通往东大门和教学区的那条主干道上,几代潜院教职员工在这条路上见过熟悉的历任院(校)长和政委。如院(校)长傅继泽、易耀彩、于侠、张震春、苏军、高振家、朱意达、陈叔韩、李树文、崔福林、孙建国、张磊愚、刘光悠、魏学义、顾祥兵,政委吴西、王昕、何明智、赵宏博、陈辉、杨宝镶、李中文、蒋绍志、肖德基、刘玉、秦兴和、夏克伟、董凤纯,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将军。不过有趣的是,学院多任院(校)长任职一段时间后,有的被提升到舰队当领导,有的被提升到海军当领导,而政委们大部分是原地离、退休,即使有调离的也基本上是换了个岗位,职务却没提升。


在这个院区的教学楼和实验楼里,先后走出了数以万计的潜艇指挥军官,他们中有100多位成长为共和国将军。有的任海军司令员、副司令员、参谋长,有的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战区司令员、副司令员,还有的任海军舰队、基地及省军区的司令员等等,他们不但是潜院人永远的骄傲。也证明了浮山院区是个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名扬军内外的人杰地灵之地。


学员走在通往教室的教学区主干道上


浮山院区的整体规划布局比较合理。南部是教学区,由教学楼、实验楼、防救楼、09楼、图书馆、各系、教研室办公楼、学员宿舍楼、器械操场、大操场等组成。这个占地200多亩的区域是浮山院区的灵魂,多位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人都曾经来这个院区视察过,数十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来这里访问过,还有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留学过。


如今这个最重要、最好区域内原来的所有建筑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青岛著名的“万象城”高档商住区。短短的十多年里,在潜艇学院原先这块美丽的教学区203亩土地上,拔地而起的是座座40层以上、集国际5A写字楼,高端海景大宅,奢华超五星级酒店,购物中心于一体的高楼。这里已经变成了青岛富裕一族的购物区、国际风尚生活区,更有人形容这里是青岛新时代国际化城市当中一个重要的地标。然而对于曾经在这个院区工作了几十年,为海军潜艇、防救部队培养了无数指战员的几代潜院人来说,除了留下过往的记忆外,眼前的繁华都是过眼烟云。


原址上新建的“万象城”商住区全景


每个潜院人都忘不了浮山院区的环境之美。浮山院区的环境之美在军内外是闻名的,连续多年被海军评为“花园式”单位。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建设,这个建校初期院区内高低不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到搬迁前院区内的所有道路两旁都完成了立体式绿化,3条主干道两旁栽有梧桐、雪松、月季和樱花树;在37号楼前靠近大操场看台那段绿化带增栽了银杏树;大操场往南至教学楼段建起了长达近200米的葡萄长廊;礼堂北边及2号楼南侧、还栽有成片高大挺拔的水杉树和银杏树。


      院区道路两侧高大的雪松和水杉树


每年一到春夏季节,整个校园内樱花盛开,蜂飞蝶舞,绿树成荫,美不胜收。学院教职员工业余时间常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冬天如逢雪后,驻足院区中,正是领略陈毅元帅著名诗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意境的最好时机。而更值得教、学员们欣赏的,是37号楼前高大整齐的银杏树,春夏一片浓荫,秋天如武士般一身黄金甲,深秋一夜西风紧,树叶落满地,就像用黄金铺就的一条地毯,显得格外耀眼夺目。那个时节凡来学校的人,无一不被潜艇学院的优美环境所陶醉,赞叹这里才是真正做学问的好地方。


通往教学楼主干道上的葡萄长廊 盛夏时节银杏树一片翠绿


每个潜院人都忘不了浮山院区的那些富有特色的建筑。在教学区内消失的20多栋建筑中,记忆深刻大约有六、七栋吧。最老的建筑是13号楼和16号楼。那是潜艇学院初建时的两栋苏式二层楼老建筑,它的外形体现了欧洲风格,是当年的通科部门长班学员的教室和宿舍。


13号楼


在教学区的南面,最具地标性的建筑是那座教学楼,因外墙涂成黄色,故被潜院人习惯上称为黄楼。该楼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建筑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四周被高大的雪松环绕。这在当年是青岛东部最大、最高的建筑。这座楼的用途随着学院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曾经集教学、教员办公、实验室、学员宿舍为一体,最后为实验楼。


上世纪60年代初建成的教学楼


院区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的教学楼、09楼、防救楼和图书馆。这几栋建筑代表着潜艇学院在不同时期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其中09楼里有一枚可以竖起供学员实习用的潜射弹道导弹实验弹。防救楼里有饱和潜水舱、潜水塔和室内游泳池,连国家航天员都曾在这里接受过培训。图书馆周围环境幽静,其馆名为学院第一任院长傅继泽将军亲笔题写。这些建筑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的。


09楼



值得庆幸的是,与现在的“万象城”一墙之隔的院区北部,由1号楼、2号楼、4号楼和礼堂这4栋苏式建筑组成的原学院和机关办公区,都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但愿这四栋建筑能永久地保留,给潜院人留下点念想。



每个潜院人都忘不了浮山院区的那个大操场。之所以让潜院人最难忘那个大操场,是因为这个大操场是全院教职员工一镐一锨修起来的。1973年学院恢复重建时,院区内还没个大操场,随着学校的发展,学员的逐年增加,体育场地的缺乏制约了学校教学的配套发展。院区内37号楼前面有一片高高低低的空地比较适合修建大操场,但当时修大操场是没有经费的,是学院首长发动全院官兵自己动手修起来的。从1978年春天起,每到星期天,整个操场全是教、学员参加义务劳动,抬筐的、挥镐铲土的,歌声口号声响成一片,一番热火朝天的奋战景象。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这个总面积达28000多平方米的大操场正式建成,标准的足球场、400米跑道。6级阶梯水泥看台从北到南近300米,能同时容纳近万人观看学校在操场举行的各种重大活动。看台下面的水泥道从北到南设四个标准灯光篮球场,阅兵时将篮球架移走后就是阅兵道。


这样的一个大操场,虽然还很简陋,足球场也没有草皮,400米跑道铺的是五合土一类的材料,但在当时,是市区东部唯一的一个最大、设施最全的标准露天体育场。有了这样一个体育场,从此彻底解决了学校没有体育教学用场地的难题。平时学员打篮球、踢足球、打排球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当时驻地周围许多单位每年召开运动会都纷纷前来借用学校大操场。学院每年“五一”都要进行一次全院性阅兵,每次近30个方队威武雄壮地通过主席台,接受学院、部系首长的检阅。尤其学院组成的水兵方队每次参加完国庆北京天安门阅兵后回到学院的当天,都要在大操场举行表演。此时,全院广大官兵、教职员工、家属,都集中到大操场观看,如今这个大操场虽然没有了,但至今想起来还令人心情无比激动。


当年的学院大操场


每个潜院人都忘不了浮山院区那个进出的校门。建在教学区东面的学院校门,曾经让经过这里的老百姓看来是那样的神秘。从1954年9月至2011年4月的57年间,学院的校门共经历过4次修建。


存在于1954年9月至1969年2月潜艇学院校门虽然简约,但却不失威严。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潜艇学院校门


1974年,学院对老校门进行了稍许改造。花岗岩砌起的4座方柱顶端安装了夜间照明的灯,去掉了校门上方的横梁,那个时候校园里还未安装路灯,到了夜间校门4座方柱顶亮灯后的显得很森严。


上世纪70年代潜艇学院校门


1983年9月,学院东围墙外贯穿市区南北的交通主干道山东路建成通车。市民政、规划部门将学院地址门牌号由原来的湛流干路23号正式命名为山东路10号,这也结束了原来学院大门门牌号离实际路名(湛流干路23号)距离太远的历史。湛流干路23号作为潜艇学院门牌号从此不复存在。


潜艇学院启用新的门牌后以后,对校门重新进行了又一次装修,并在校门挂上了院名牌,从那时起,潜艇学院终于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当人们经过这里看到潜艇学院的院名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里是一所培养潜艇人才的海军学校。


上世纪80年代学院校门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潜艇学院的全面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院对校门进行了再一次改建。校门的宽度增加了,外形赋予了内涵。外形似一艘停泊的潜艇,校门的左侧如一段潜艇艇体,内部安装了自动道闸,外立面贴有“海军潜艇学院”6个金色大字,右侧则为岗亭和收发、接待室,外形像潜艇舰桥指挥围壳。整个大门通体白色,显得格外醒目与庄重。新校门竣工以后,引来无数行走在山东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的侧目,也让进出这个校门的潜院人感到格外神圣。


上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新建的学院校门


2013年3月,历时60年的湛流干路23号(山东路10号)校门被拆除重建,如今原址上新建的这大门是什么内涵不得而知,潜院人谁也不去打听。


现山东路10号大门 贯穿市区南北的山东路


浮山院区既是校园,又是军营。因为家属区和教学区连在一起,营区内还有军人服务社、招待所、幼儿园、校办工厂等等。整个院区内教职员工最多时有近万人,俨然是个小社会。其日常生活以及浸润的军营文化,使得院区独具魅力,别具一格。院区内的日常象一张拉满了的弓,紧张、严肃、活泼。每天的生活节奏以军号为令。清晨,一听到嘹亮的起床号声,学员们便迅速起床,以学员队为单位,出操的、跑步的、打扫环境卫生的,都是集体活动,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灯,都整齐划一。每到星期一,全院机关干部、教员和学员集中在大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队列训练。学员从周一到周六,连晚上都要上教室或图书馆自习,到了周日晚上按惯例开班务会。


平时能体现院区内活力与文化的还有不定时在器械操场放露天电影,电影放映前场内此起彼伏的拉歌声,还有每天晚饭后篮球场上龙腾虎跃的喊叫声以及学员们天天走向教室、食堂铿锵的脚步、嘹亮的歌声,至今都烙印般打在了潜院人的心中。



说到底,最怀念潜院浮山院区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学院的那一代潜院人,当年他们都很年轻,有的还是刚刚提干的毛头小伙一个。而现在他们中的不少人仍然住在家属院里的,但早已是退出现役两鬓染霜的军休干部了。这批潜院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浮山院区度过的。浮山院区之于他们,不独有家的意义、港湾的意义,还有摇篮的意义、课堂的意义、赛道的意义、考场的意义。几十年的军校文化浸润和深情陪伴,让这一代潜院人如何不怀念这个地方?笔者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啊,在此篇成文过程中,数度落泪。


自从潜艇学院搬出浮山院区以后,在李沧区青台山下建起了一个崭新的、气势恢宏的新潜院,其规模也比浮山院区大了好几倍。新院区离浮山院区近30公里,院区内没有家属院,所有在学院工上班的教职员工还都住在浮山院区家属院。每天一早,多辆班车拉着他们前往新院区上班。那些退了休的老潜院人,虽然很想去看看新院区,再听听熟悉的军号声、学员嘹亮的歌声和铿锵的脚步声。但要进新院区的大门就难了,卫兵严格,只认今天的出入证,不认老兵的退休证。要进去需要逐级请示,办理繁琐的登记手续……。


今天,我们怀念当年浮山湾畔那个美丽的潜艇学院教学区。是因为我们曾经对浮山院区倾注过太多的感情。潜艇学院从浮山院区搬迁到市区东部青台山,是学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行动,这就是时代的变迁啊。


青台山潜艇学院新院区


海军潜艇学院,在历史的发展中完成了巨变,这也意味着原来的那个美丽的浮山老院区已经永远消失。唯有怀念,才代表着对曾经的拥有,十几年了,那个美丽的潜艇学院浮山院区虽然渐行渐远,终成往事,但却永远忘不了。


本文作者:杨军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同时由潜战友之家公众号发布,欢迎关注!

敬请扫码
关注我们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青岛最有影响力的文史、文化、文旅自媒体平台,个人创办,一年365天,天天与您相伴!欢迎文案合作商务对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