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公布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10个单元的提名名单,包含纪录长片、纪录短片单元。奥斯卡典礼将在3月2日于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
极具关注度的纪录长片方面,共有超过150部纪录电影符合今年最佳纪录长片的参与评选。关于地缘冲突的《瓷器战争》、《唯一的家园》入选;参与奥斯卡纪录片单元评选的范俭导演特别推荐的《甘蔗》也从短名单中脱颖而出;记者伊藤诗织勇敢地调查自己遭遇的性侵案,并起诉身份显赫的侵犯者的《黑箱日记》出现在名单之中;《政变的配乐》被王申导演称为:亚当·柯蒂斯式(一种将纪录片形式与诗意表达相结合、避免政治标签、注重情感渲染以及采用非线性叙事和拼贴手法的创作风格)的另类历史叙事。提名的纪录长片中有不少作品关注全球议题,如地缘冲突、女性力量等。这些影片通过记录和分析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现象,让观众更加关注全球议题,并引发对全球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关注全球议题的态度使得这些影片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价值。记录了记者伊藤诗织勇敢地调查自己遭遇的性侵案,并起诉身份显赫的侵犯者。她的行动揭露了日本陈旧的司法与社会体制,成为一个里程碑。该片曾入围圣丹斯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平遥国际影展。一部个体对于强权的有力举证。伊藤诗织身体力行,改善着全球女性的社会地位。私影像感染着每一位观者,达成了集体反思。电影结尾是最好的黑色幽默,尤其对照着我们的环境来看。(李鑫龙:策展人、光影之前观影团负责人)在平遥电影节放映的时候,巨大的露天电影院座无虚席,无数观众被影片鼓舞,连现场的女翻译在翻译时也激动的泣不成声。女性抗争成为东亚权利斗争的重要场所与增长点,本片的出现契合时代精神。可贵的是,它记录了日本社会对于女性的压抑,也间接暴露了日本政治运作中的一些看不见的腐败。(王小鲁:媒体人、策展人)
巴西勒·阿德拉 Basel Adra/哈姆丹·比拉勒 Hamdan Ballal/尤瓦尔·亚伯拉罕 Yuval Abraham/拉谢尔·瑟尔 Rachel Szor该纪录片项目始于 2019 年,导演阿德拉遇见了报道以色列驱逐当地居民事件的耶路撒冷记者尤瓦尔-亚伯拉罕(Yuval Abraham)和雷切尔-斯佐尔(Rachel Szor)。在以色列军队对 Masafer Yatta 地区展开的无情攻势之下,他们三人有着共同的期许:希望当地居民们的实地抵抗能够引起世界的关注,并向以色列施压,迫使其停止行动。影片通过对占领下的生活的致命危险和精神压力的长达数年的描述,强调了无论是否成为国际头条新闻,加沙地带的局势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危机之中。纪录片中大量用手机拍摄的激烈的巴以对抗场面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其暴力程度足以让人出离愤怒。而在这种可怕的局势下,在这片不断被战火化作焦土的大地上努力生活的人们的日常场景更让人无比动容。该片获得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观众奖最佳纪录片。以色列当代殖民暴力罪状实录,但这也许仅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罄竹难书罪行的冰山一角。持摄影机的人对抗持枪的军人,粗糙的镜头却带来极为震撼的纪实影像。看到一台台推土机铲平他们世代生存的家园,他们的土地被强硬的敌人霸占,变得支离破碎,人不像人,家不成家,住在山洞和残垣,生命也被践踏,这种任人宰割的无力感真的好可怕。这一切都源于那无形的强权,可再多反抗的声音和动作都会被一次次的折磨和打压。以色列记者和巴勒斯坦主人公的情谊尤为亮眼,就像所有不愿看到以自己国族之名见证暴行的人那样,总会有一些人是清醒的,反对强权,支持和平与正义,这样极端的环境与关系中,竟然拉扯出有点超出友谊的微妙情愫。哎,愿世界和平。(术烨)导演: 布兰登·贝洛莫 Brendan Bellomo/斯拉瓦·列昂捷耶夫 Slava Leontyev在战斗机轰鸣和导弹袭击之下,乌克兰瓷器艺术家斯拉瓦、安雅和安德烈选择留下来战斗。他们在毁灭中寻找着美丽,坚定地展现出:虽然让人们感到恐惧很容易,但要摧毁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却很难。主创们拍摄到很多真实而混乱的镜头,再经过贝洛莫的剪辑,塑造了这部情感充沛又让人伤感无比的纪录片。看过《瓷器战争》,观众或许会意识到在战区制作电影所需的多方面技能。创作者之一的斯拉瓦·列昂季耶夫(Slava Leontyev)在他的地下避难所里是一名画家,为战友们的瓷器成品上色。当走出避难所时,他摇身一变成为特种兵教官,指导初上战场的士兵选择最佳狙击位置,操控无人机攻击俄罗斯军队。无论是上色、狙击还是无人机瞄准,注定都需要非凡的耐心。正是凭借这份耐心,这些“艺术家士兵”在乌克兰东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怀揣着确凿的爱恨情仇,坚持战斗(seamouse:影评人、环球旅行家)。Soundtrack to a Coup d’Etat
导演: 约翰·格蒙佩雷兹 Johan Grimonprez影片以刚果及其首位民主选举的总理帕特里斯·卢蒙巴的谋杀为背景,融合了地缘政治、爵士音乐、冷战阴谋和殖民实践,是一部爆炸性的混合体。片中既有详尽的研究和数据,又在形式上绝对巧妙和自由。影片追踪了卢蒙巴的权力崛起以及殖民者对将国家控制权交给其公民的抵抗。同时,影片还记录了美国试图通过派遣爵士音乐家如妮娜·西蒙、杜克·艾灵顿、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等人来影响该国的努力。这些音乐家来到刚果演奏,浑然不知他们不过是中情局阴谋的幌子。最终,这部影片充满了音乐和电影能量,同时对仍然拒绝被抹去的殖民幽灵发出了一声强烈的政治控诉“我控诉”。档案电影老手约翰·格蒙佩雷兹的新片,聚焦比利时与美国在民主刚果初年展开的一系列下作勾当。影片中可以惊鸿一瞥诸多吊诡的历史细节,如刚果独立仪式上比利时国王的佩剑被抢夺,或爵士之父阿姆斯特朗飞往金沙萨的演出专机满载中情局军火。而这一切,都被导演借助意想不到的影像和声音材料(美国黑人爵士大师们的演出,法农、马尔科姆·X的演讲,欧洲雇佣兵的采访),以一种同样诡谲的手法组织起来,形成一种亚当·柯蒂斯式的另类历史叙事(王申:纪录片导演)。导演: 朱利安·布雷夫·诺伊斯凯特 Julian Brave NoiseCat/艾米莉·凯茜 Emily Kassie一所加拿大印第安原住民学校的虐待和儿童失踪调查,引发了附近甘蔗保留地的反思。伤感的节奏和无奈的情绪全到位了,更有无敌的摄影加持。早前在亚利桑那一家博物馆认真读过关于boarding school的历史。可怜之人的可恨之处,很多时候是被更可恨的人逼出来的,并把罪恶埋藏在铁铲和探针之下(seamouse:影评人、环球旅行家)。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