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会上,佛陀的慈悲

美体   2024-12-23 08:52   内蒙古  





《法华经》乃经中之王,既然是经中之王,这种场境就不会常现。佛陀直到涅槃前才讲这部经,而且,虽然在座的都是祂的老弟子,但还是难以启口。

 

所以,这部经典不仅需要我们多读,还需要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尤其我们佛弟子们,人生经验丰富了,就会更加容易理解佛陀的经典,才会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法华经》开篇就很辉煌,佛陀入无量义处定,无量的智慧光芒照耀无边的世界。时间的局限、空间的局限、生命的局限,在佛光面前全然没有了障碍,各个轮回中的生命无法解决的巨大问题,在佛光面前顿时荡然无存。


法华会上的声闻缘觉,乃至弥勒菩萨都很震惊,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弥勒菩萨就想,这个只有请教见多识广、侍多千亿佛的文殊菩萨,可能会知道释迦佛陀要表什么法。文殊菩萨就说,佛陀这样子现大神变,一定是有极其殊胜的法要开演。


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非常地踊跃,马上开始请法。但是佛陀制止他:“止止不须说。”舍利弗尊者一次、两次、三次地请法,佛陀还是说,“我法妙难思”,“不可以言宣”。








翻开经典扑面而来的这个场境,我们就很难理解。这是不是佛陀开场需要造势呢?用这种语境来形成一种反差,营造一种戏剧性效果。我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这么想的,现在对这个“止止,莫须说”感受就不一样了。


不仅仅是这部经典难以开启,实际上在整部经典的叙述当中都暗含着这个道理。佛陀怎么讲这个殊胜的法呢?法越殊胜,有的众生功德就很大,有的众生来呢是堕落越快。


对如理如法的人来说,是“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对不懂规矩的人来说,有可能对这个经典的法会皱个眉头,罪过就无量无边。


佛陀在《法华经》讲到毁谤这部经典的果报:命终堕入地狱受无量苦,地狱苦尽了,一层一层上来,做畜生,做个狗都是癞皮狗,不受人待见;如果做人,也是诸根暗钝,没有威德。


这也是佛陀说“止止不须说”的原因。这个话题太殊胜,有些人“斯人尠(鲜)福德,不堪受是法”。


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若狗野干,其影枯瘦,黧黮疥癞,人所触娆,又复为人,之所恶贱,常困饥渴,骨肉枯竭,生受楚毒,死被瓦石,断佛种故,受斯罪报。若作骆驼,或生驴中,身常负重,加诸杖捶,但念水草,余无所知,谤斯经故,获罪如是。有作野干,来入聚落,身体疥癞,又无一目,为诸童子,之所打掷,受诸苦痛,或时致死。于此死已,更受蟒身,其形长大,五百由旬,聋騃无足,宛转腹行,为诸小虫,之所咂食,昼夜受苦,无有休息,谤斯经故,获罪如是。若得为人,诸根闇钝,矬陋挛躄,盲聋背伛,有所言说,人不信受,口气常臭,鬼魅所著,贫穷下贱,为人所使,多病痟瘦,无所依怙,虽亲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寻复忘失,若修医道,顺方治病,更增他疾,或复致死,若自有病,无人救疗,设服良药,而复增剧,若他反逆,抄劫窃盗,如是等罪,横罹其殃。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








我们就发现,轮回是有轮回的道理的。地狱有地狱的道理,饿鬼有饿鬼的道理。正如今年流行的这句:“当因果站出来,你会发现世上没有可怜人;当慈悲心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世上全是可怜人。”


法华会上佛陀是多么为难。如果用慈悲心来看,祂要怜悯众生,宣说妙法;但祂宣讲了,又有人会因此而堕落。佛陀的慈悲心怀下也会有因果,这个因果怎么抉择?怎样把一个弟子培养得如理如法?所以法会上五千退席,佛陀定定的,也不制止,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慈悲啊!


功德越大,世间负面的力量也越大,这是具有两面性的。众生能受益很好,但不要因为这个功德而受害。


同样,一个道场越庄严,福德越大,越要小心。我们如法,进步会很快,但有些负面的力量是逻辑没办法遮挡的。要有强大的观照力,才能把它化解掉。


我们既然学佛了,我们在三宝地结的所有缘都是佛缘,那么,我们就要好好地忏罪,好好地持戒,如理如法地学修戒定慧。





少林内劲一指禅
中国少林内家功法,内外兼修,不用意守,老少皆宜,养性,健身,通络,洗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