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是巴菲特的“例外”

文摘   汽车   2024-11-25 09:02   重庆  

故事始于21世纪初,当时比亚迪还只是一家专注于二次充电电池生产的公司。喜马拉雅资本的创始人李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从一本科技杂志上注意到了这家为摩托罗拉提供电池的中国供应商。李录深知,高昂的成本一直是阻碍二次充电电池商业化的关键难题,而比亚迪似乎找到了破解之道。出于好奇,他决定深入了解这家公司。

2002年,比亚迪股份在香港上市,为李录提供了与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直接交流的机会。在芝加哥机场旁的一个简陋酒店里,两个同龄人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深入交谈。王传福向李录展示了比亚迪如何通过逆向创新,用不同于日本的方法生产出同样品质的电池,这一切都让李录感到震惊。他意识到,王传福不仅有着非凡的商业头脑,更有着敢于挑战常规的勇气。

不久后,李录开始购买比亚迪的股份,而随后,他的好友、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也将一部分家族资金投入到比亚迪中。芒格对比亚迪和王传福的赞赏溢于言表,他曾说:“比亚迪创造了奇迹,而且还在不断地创造奇迹。”在比亚迪决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时,尽管芒格一度表示反对,但当他看到王传福真的造出了汽车时,他的赞赏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然而,对于巴菲特来说,比亚迪的吸引力似乎并不那么明显。尽管芒格极力推荐,但巴菲特最初并没有轻易被打动。他一向对高科技和汽车产业保持谨慎态度,认为这些领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然而,芒格并没有放弃,他继续向巴菲特灌输对比亚迪和王传福的信心。他说王传福像爱迪生一样具有创新精神,像韦尔奇一样具有强烈的目标感,甚至断言:“如果你不投资他,将错过一个亨利·福特,一个托马斯·爱迪生,一个比尔·盖茨,一个杰克·韦尔奇。”

在芒格的坚持下,巴菲特终于决定以5亿美元投资比亚迪。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传福认为这个投资规模过大,没有必要为此稀释管理团队的股权,因此拒绝了巴菲特。这一举动让巴菲特感到惊讶,但也更加坚定了他对比亚迪的兴趣。最终,在双方的协商下,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中美能源公司以18亿港元认购了比亚迪的股份,成为其战略投资者。

这一投资决定在投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巴菲特一向以稳健著称,而比亚迪则代表着未来技术和汽车产业的新方向。这次合作不仅打破了巴菲特对高科技和汽车产业的谨慎态度,也让他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一个新的投资标杆。

事实证明,巴菲特的投资眼光再次得到了验证。在随后的几年里,比亚迪不仅在电池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其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产品线不断完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积极进军储能和太阳能领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王传福早年提出的三大绿色梦想——太阳能、储能和电动汽车——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这些努力不仅为比亚迪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比亚迪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在发展过程中,公司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正如王传福所说:“我总是在做我认为可能而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正是这种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让比亚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对于巴菲特来说,比亚迪无疑是一个“例外”。它不仅打破了巴菲特对高科技和汽车产业的一贯谨慎态度,还成为了他长期持有的宝贵资产。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王传福的远见卓识和比亚迪团队的共同努力。

如今,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追求,比亚迪的未来无疑充满了无限可能。而巴菲特的投资故事也将继续激励着无数投资者和创业者,去追寻那些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小见说车
说车,看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