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驰 | 80心理
司徒校长看上了皇家地界
1919年不仅仅发生了五四学生运动,也是燕京大学建校之年。初建之时,校舍简陋,七年之后,燕京大学迁入有最美校园之称的燕园。
迁校第一年,未名湖还没注水,教师和学生们穿行湖底是家常便饭。
燕大能够拥有最美的校园,羡煞世人。韶华学子,趋之若鹜。这项二十世纪初的伟大创举,校长司徒雷登先生居头功。
华表由汉白玉雕成,通高约8米,下方的八方形、须弥座高为1.24米。华表柱身刻有云彩和姿态各异的蟠龙。这两根华表一粗一细,大小不一。1925年燕京大学建校舍时,只从圆明园运来了三根,第四根却被运到城里,1931年曾横卧在天安门前道南。当北京图书馆建文津新馆时,欲将燕大多余的一根华表搬走与天安门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对,不料搬运时阴错阳差,结果使得燕大和北图的华表皆不成对。
在画司徒雷登校长肖像时,我反复研读他的事业轨迹,感到他是一位满怀激情、构想宏大、坚韧不拔、力争上游的教育创业家。燕大能达到超一流水准,是因为司徒雷登校长的境界高。
燕园这块地方,可不是普通地界,而是清朝重臣和公主的园子。普通百姓,哪有机会住进这样高规格的园林?
花神庙,原为慈济寺山门,本来庙门正对面有一正殿,两边各有偏殿。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作为圆明园附属园之一的淑春园同时遭遇焚毁,园中建筑多毁废无存,慈济寺也毁于这场灾祸里,只有寺门得以保存。
为了建设未来的燕京大学,司徒雷登校长骑着毛驴,辛苦勘察,围着北京城四处转悠。直到有一天在清华园朋友相聚,有人指着西面方向说:买清华对面这块地不就挺好的?
在西湖湖畔长大的司徒校长,看过清华以西这块园子后大喜:这正是他理想的办学校址。此地环境优美,能够吸引最优秀的师资和学生,也有助于学生的专心学习、潜心思考,还能营造很美妙的人文环境氛围,培养合格的审美观。
钟亭,圆顶六角,上有彩绘。钟,古色古香,下段铸成八瓣荷花状。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戏珠蛟龙。两条粗壮的青龙铰练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此外,钟体上刻有八卦的图案,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着:“大清国丙申年捌月制”(1896年)。钟亭大钟原为颐和园遗物,1929年,钟亭之钟正式成为燕京大学校钟。
万水千山筹钱只为燕园
画肖像不仅仅要画得像,更要紧的是画出人物的神韵。那我就要研读先生的人生故事,发掘和提炼他的神韵。
司徒校长第一是眼光好,能发现理想的标的;第二是行动力超强,能一步一步达成目标;第三是坚韧不拔,人品高尚,能够打动合作者共襄大业。
博雅塔,参照了通州的燃灯塔,设计精良,共十三级,中空,内有螺旋梯直通塔顶,除基座外全是钢筋水泥。博雅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当时居住在美国)捐资兴建的,所以被命名为“博雅塔”。
1919年燕京大学初创,最要紧的就是筹钱。没钱,就只能维持几间教室的小规模。只有筹到钱,才能一展宏图,将燕京大学做大做强。
司徒校长上任后,推荐拥有十三年募捐经验的鲁斯义任副校长专门负责筹钱。鲁先生奔赴美国,四处活动筹集款项,异常艰辛。很多情况下,出资人都希望见到司徒校长本人,才能下决心捐款。
斯义亭,又名鲁斯亭,位于未名湖中心的湖心岛上,俗称岛亭,是一座木质结构的八角亭,亭顶为宝塔状,底座为高一米有余的八角形石台,亭下建有地下室,亭外有回廊,亭内据说有地道,以备战争时期紧急情况。鲁斯亭是1929年亨利·鲁斯为纪念其父——曾于1919年任燕京大学副校长的鲁斯义而捐资建成,故又名斯义亭。1998 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鲁斯基金会捐资重修岛亭并将其重新命名为鲁斯亭。
从1922年开始,司徒校长先后十次去美国活动游说筹款。大多数募捐活动都以失败告终。无数次碰壁,给两位校长带来严重的挫败感。司徒校长患上神经性消化不良症,鲁斯义副校长也深感痛苦。但是他说,我不是做自己想做的,而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
苍天不负有心人,燕京大学最终获得霍尔基金会的支持。在与基金会面谈时,司徒校长发挥了卓越的口才,为对方展示了一幅理想的新型大学的画卷。霍尔基金会答应捐给燕京大学50万美金,这在那个年代是笔巨款。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基金会又按需要追加到150万美金。司徒校长同哈佛大学合作,用这笔钱,建立了哈佛燕京学社。这是最早的中美合作办学实体,培养了很多一流人才。
办公楼,又名施德楼、贝公楼。1931年6月燕京大学校楼命名委员会曾定此楼名为“贝公楼”。实际上施德和贝公都是指一个人,即James White Bashford(1849-1919),中文名曾先后被翻译成贝施德或贝施福。他是汇文大学堂的第二任校长,即后来的燕大前身之一。为了纪念这位对汇文大学堂及燕京大学卓有贡献的学者,燕京大学告竣后,就把这一标志性的建筑取名为“贝公楼”。后来采纳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建议,赋予中国名称“办公楼”。
司徒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募捐经验,他把这些经验用到中国本土达官显贵身上,也获得了丰厚的捐赠。捐赠者里有段祺瑞、孙传芳、冯玉祥、陈树藩、孔祥熙、张作霖等等。
最美一湖一塔
1920年,司徒校长从北京长途跋涉到西安,用了一星期还多的时间。
燕京大学创办时,农园的物权属于陕西督军陈树藩。司徒校长为了拿下这片园林,冒着危险赴西安游说。陈树藩很受感动,专门派出一个班的兵力迎送,最终以超低价格的六万块成交,并拿出二万块设立奖学金。我们现代人对北洋军阀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实际上很多北洋军阀非常支持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真金白银的鼎力支持。
西校门风格古朴,庄严典雅,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西校门坐东朝西,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高约八米,门牌号是娄斗(兜)桥一号。西校门是燕京大学主轴线的起点。
为了建成最美校园,司徒校长请清华园的设计师亨利墨菲先生来设计。墨菲规划了一条从玉泉山玉峰塔至未名湖博雅塔的中轴线。这个中轴线,构思巧妙,寓意深长。由西门进入校园,两侧展开教学楼区,到后面是未名湖风景区。湖畔小丘上的供水塔,仿通州燃灯塔,不仅实用,更是美景,且有指引航路的寓意。
外文楼,曾用名穆楼、丙楼。据说司徒雷登在为燕京大学筹款的过程中,使过一次“激将法”,就和外文楼有关。在纽约托事部有一位叫穆拜亚(E. M. McBrier)的高管,虽在其位,却不谋其政,于是司徒雷登故意将他一军:“你除了出二百六十元给鲁斯校长买了一张火车票之外,对燕大一文钱也没有掏过。你明知燕大多么需款建校,却毫无表示……不过请你辞掉托事部职务……”司徒雷登这招果然生效,穆拜亚“怒气冲冲,坐在椅子上好像热锅里的蚂蚁”,过了不久司徒接到穆拜亚一封信说:愿意捐十万元建筑一座楼。这便是燕大叫穆楼(McBrier Recitation Hall)、北大叫外文楼的那座建筑。
如此美轮美奂的校园,吸引了最优秀的师资来任教,也迎来众多才子才女报考。短短十年间,燕京大学跃升为中国最有名气的大学。
司徒雷登画像(张弛)
司徒校长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的辛勤和努力,恩泽数代燕大学子、北大学子。我们能有今天,也有先辈的恩泽。写司徒画司徒,是我作为北大学子向前辈表达的敬意和感恩。
关注自己的公众号,享受更多同窗的美文
来稿请寄:bjdx8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