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季,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这两天在看一本《普通宇航员》,是美国宇航员克莱顿·安德森2017年写的一本回忆录。引言中的第一句话就打动了我,“巨大的火箭穿透纸一般的大气层,点燃巨大而纯净的爆炸性燃料,从空中俯瞰我们的脆弱而美丽的家园——地球”。他把大气层形容为像纸一般薄,是我一直想从宇航员口中听到的。我总是想听听他们如何来形容大气层。从太空中,大气层外看我们的地球已经有很多文字的描述。这里我再次感受到他们的心情。他不但用了“纸”来形容大气层,还用了“脆弱”来形容我们的地球家园。
当一名宇航员经过层层筛选,成为国家载人航天任务的执行者之后,他在太空中就是一个执行任务的战士,他返回后就是人们心中的航天英雄。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同我们一样充满人的感情,对地球家园也一定会有作为普通人的思考和感受。可惜的是,我们见到的关于这方面的文字,特别是来自我们国家的航天员的文字不多。他们都在忙于执行任务,就像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一样,在所有关于他的采访中,我们只看到一句话是关于他俯瞰地球的,他说:“这里太美了,我几乎什么都可以看到!”
我曾把这些感悟称为太空带给人类的第一次启示。因为这是人所处的环境变化后所感受到的,从地球表面来到了太空,从两维的空间进入第三维,可以俯瞰两维平面上的地球和思考人类社会。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生物乃至人类的发展走向。与人类文明进化总是伴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一样,航天科技也必将会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影响。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只有600多人能够亲眼俯瞰地球,直接感受到太空带给人类的启示,其中能够充分表述这个启示的人就更少了。
但是,随着新航天的发展,如果太空旅游发展起来了,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旅游者不是飞行任务团队成员,他们在太空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可以思考和体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因此他们会有更多的感悟。特别是,作为普通人,而不是经受过专门训练的宇航员,他们对从太空中俯瞰地球,会产生更朴素和直接的感受。伴随着进入太空成本的降低,到太空去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会有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社会学家等,他们也许会更深刻地将太空带给人类的启示传递给我们,对人类观念和文明进程带来更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能走得更远一点,来到月球轨道,我们眼前的地球将是一个完整的行星。但是到目前为止,曾经进入过月球轨道,从那么远的距离回望地球的人就更少了,只有24个人。在他们之中,“阿波罗8号”的宇航员是第一次从那个距离看到地球的人类。他们原本是为了探测月球而来,但实际上他们发现的竟是地球本身。在他们拍摄的那张著名的、后来被称为“地出”的彩色照片中,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上面飘浮着白云,背景是黑色的宇宙,照片下面是数亿年亘古未变的灰色月球表面。地球在那里显得那么美丽和充满生机。我曾经亲自和三名“阿波罗”宇航员交谈过,他们对从月球回望地球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从那个距离看地球,看不到任何国家之间的边界,也听不到任何争吵,地球在那里慢慢地旋转,没有任何纷争。我把从那个更远的距离回望地球的感受,称为太空带给人类的第二次启示。然而,50年过去了,这一切正在被人们忘却。1999年,美国为了推动重返月球计划,曾经做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发现有大约10%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不相信“阿波罗计划”的真实性了,他们认为那只是一个阴谋论。
从2017年底,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人类登月50年后,仍然停留在大约400千米高的近地球轨道上,而没有向更远的深空迈出半步?自加加林开始,人类走出地球已经60多年了,人类的航天事业能将人类带向更远的深空吗?第一名登上月球的阿波罗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是我的一小步,但是人类的一大步”。是这样吗?这话还算数吗?我的理解是,人类的一大步,应该是大批的人可以来往于地球和太空之间,这里强调是大批的人,而不仅仅是少数航天员、宇航员。一旦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往于太空,甚至月球和地球之间,人类的观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当我确信已经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我就产生了一定要把它表达出来的冲动。
那么,采取什么形式来表达最好呢?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写一篇论文或论述性质的短文,给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建议;第二种,就是用科普专著的形式,这样可以详尽地表达观点,从历史到现实,从文明和技术的发展的关系来论述,说明人类走向太空的重要性,但是专著的受众范围较窄;第三种,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写关于未来的科幻小说。这第三种形式不但受众面大,而且可以面向青少年读者,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走向太空的种子。尽管第一、第二种形式很重要(实际上在《月球旅店》出版后我也都做了)。但是,对于第三种形式,因为它面向更广泛的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是我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这就是《月球旅店》最主要的创作动机。
《月球旅店》
吴季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0
ISBN 978-7-03-062369-0
要想告诉大家过了50年重返月球从技术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必须实打实地做一些具体的设想和计算。也许我太过于重视硬核的科技内容,《月球旅店》出版后,有些读者反映内容太硬,甚至有点儿像项目建议书。我想这都是由于我太想把它的可行性说清楚了,因此不想忽略任何可能会给大家带来疑问的地方,以至于连月球旅游公司融资的过程都写了进去。对于一个从事航天工作多年的人来讲,这些硬核的内容对我来说并不十分困难。反而,如果其中忽略了某些可能会让人质疑其可行性的内容,我倒是觉得不能容忍。因此,我自己也觉得我不是在写科幻,而是在论证它的可行性。这可能和一般的科幻作品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在我将初稿交给科学出版社的时候,我甚至自己都不确定这本书应该属于何种文学形式。
当出版社将文稿定义为硬核科幻作品以后,我开始找一些硬核科幻作品来读。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较早读过的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其内容不但硬核,还充满了并不严重违背基本科学规律的幻想。当然,尽管我不喜欢,我也还是读了一些与基本科学知识相违和,甚至没有什么科学知识、只是随便编造一些科学内容的科幻作品。与这些作品相比,我感觉,《月球旅店》在科学和技术上几乎没有什么幻想,只有故事情节上的幻想。这也许是《月球旅店》和其他科幻作品最大的区别。
前不久,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一个课题组曾经问我如何做好科普,什么是好的科普。我觉得好的科普应该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的名词解释。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名词解释上,普通读者就会失去兴趣,只有专业读者为了扩大知识面才会去读它。好的科普、深入人心的科普,特别是能让青少年接受的科普,应该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所涉及的科学知识编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来展现。我记得我小时候,那是20世纪60年代,对我影响最大的科普作品是《小蝌蚪找妈妈》和《铅笔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青蛙的一生,从中我们很容易学习到很多生物学知识。《铅笔的故事》从森林里的大树,到伐木工人,再到铅笔厂的生产过程,最后到我们书桌上的铅笔,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业生产科普故事。我的《月球旅店》也许就类似于这类作品,是一部讲述新航天和月球旅游可行性的科普作品。
回顾我写《月球旅店》的创作过程,我觉得无论是创作科幻作品,还是创作带有故事情节的科普作品,首先要有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一定要足够重要,重要到它能激励你,让你弃之不舍,一定要把它表达出来,告诉大家。这个主题或许是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或许是预警人类面临的重大科技危险,又或许是一个简单但是深刻的科学或人生道理,让你感觉它值得用最大的声音喊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其次,要用故事的形式。这个故事要足够生动,要打动人心。这里不能绕开写一个好故事的规律,比如一个好的开头、人物之间和人物心理的矛盾冲突、情节高潮,以及一个足够让读者安心和满足的结局等。最后,科技内容的正确性。这个我认为最重要。很多科幻作家在故事创作上有优势,但是他们忽略了基本科学内容的正确性,不想去做深入的研究和功课,想当然地去编。那些基本科学内容有错误的作品,会让内行的读者中途放弃,失去读下去的兴趣;也会让外行的读者建立错误概念,误导他们,走向科普的反面。一部好的科幻作品,应该是建立在正确科学知识框架上的幻想和延伸,而不是胡编乱造的、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奇想和奇幻。至少我对硬核科幻作品的创作建议是这样的。
再回到创作初衷,我这里引用韩松老师在他看过《月球旅店》后的读后感中的一句话,他说:“未来的月球开发技术路线,也许就是像吴季先生小说中所说的那样一步一步地去实现。”我非常感谢韩松老师的评价。如果未来的月球旅店建设真和我的设想相差不远,那么在一个文学作品能够对现实科技发展产生影响的同时,我也实现了自己的科技梦想。这难道不就是激励更多的一线科技人员参与科幻创作的一个很好的理由吗?
来源 / 我们如何书写科学: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图书佳作评介。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科学出版社 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