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隆重给大家推荐一项亲子运动。它的好处包括:
1:没有年龄限制,上到家里老人下到小朋友都能参加;
2:能锻炼身体,不知不觉减脂增肌;
3:帮助孩子保护视力,无痛远离电子屏幕;
4: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家庭成员的团体协作意识;
6:增强全家人的幸福感。
怎么样,看起来不错吧?
如果我再告诉你,它竟然是完全免费的,你会不会就更着急想知道了?
在聊这个话题以前,先允许我打个五毛钱的广告。
首先就是我们都还没来得及剧透的LPSP衣服专场。
Amy酱今天在直播间里穿的衣服就是他家的。大家问了又问,果然还是你们眼光好!
还有就是大家在等的曼卡龙金子专场了,应该没有还没预约的姐妹了吧?我看谁都比我着急哈哈哈~后台催得呀键盘都起火了要!
这个优点超多且完全免费,人人都能参加的亲子运动就是……走路。
更具体一点,是在户外,在大自然里走路。当然它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作“徒步”。
先别失望啊,我是真心给大家摁头推荐这项亲子运动,尤其是作为一个四肢不协调的运动渣家长。
你能相信吗,我以前竟然还给四岁的Luna报过橄榄球。四岁!!
一个是以前猪油蒙心白扔钞票,什么看起来挺fancy的运动都想让孩子试试;当然另外一个事实就是不试咱也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欢啥。
讲到这里要先坦白一下。
我从小就是肢体不协调,50米能跑出人家100米的成绩那种。
长大之后也是真的不爱运动,偶尔动动也只是为了不再继续发胖,或者中年危机爆发为了不死太早而已。
康也比我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肢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是没问题的,但他也不爱出门,撸铁跑步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俩在家里大部分闲暇时间都是低怠速,像两只树懒一样,不是在敲字就是在看书。
带着这种基因,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体育理所当然地也好不到哪里去。
Luna其实还算好。虽然在运动健将满地都是的普吉国际学校里,运动能力(肌肉的爆发力、速度和耐力)肉眼可见地比不上很多同学,但她还算是喜欢运动愿意运动的。
小野则完全就是个宅男,只喜欢在家看书拼乐高画画。
每周游泳课都上得老大不情愿,跑步跑到一半直接变老头遛弯,踢球踢到一半能给你直接躺到足球场上不动弹。
目前为止我找到的他非常感兴趣的运动,也只有滑雪这一项而已,但我怀疑这也是因为滑雪机会不多的原因。
其实大人心里清楚,不但孩子需要运动,大人也需要运动。这年纪大了,不运动会嘎掉的呀。
但许多运动都是有门槛的,作为运动渣要“带着孩子动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几年前我们第一次带孩子来加拿大过暑假的时候,就发现这边到处都是规划好的徒步步道,也有很多网站和app能查询到步道的长度和难度等(后来才知道其实国内也有的)。
偶然间尝试先选了比较简单的路线带孩子们走,没想到轻松走下来了。
不但轻松,而且孩子们一路看风景,辨别植物,找动物,兴奋得不得了,走到头还意犹未尽。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慢慢从一两公里增加到四五公里甚至更长的路线,难度也逐渐从比较平缓的路径到有爬升的路线。
因为带着孩子加上大人水平有限,我们的原则是不追求路线长度和难度,以玩为主。即便是这样,长期坚持下来运动量也是很可观的,也是非常非常有质量的亲子时间。
而且一旦你开始亲子徒步,你会发现孩子在徒步的时候变得非常“好带”。
路上能吸引他们的好玩的东西太多了,他们再也不会为一个小小要求围着你磨啊磨动不动哭唧唧了。
最棒的是,运动量够了,饭量也大,晚上秒睡,再也不会半夜折磨可怜的老母亲了。
前几年带孩子们爬过一座山。上山其实还好,只是有坡度而已。爬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上山,看到两汪绿到不可思议的湖水。
孩子们和小松鼠玩耍了好久。
下山道路特别陡峭,我们扶着扶手一点点蹭下去的。不过一路风景好迷人,这个山也是爬得值~
还有班夫山里的Emerald Lake,叫作翡翠湖,是整个班夫国家公园我觉得最美的一个湖。
简直就是人间翡翠,蓝绿蓝绿,不可思议的颜色。
绕着湖有个接近6公里的徒步路线,我们第一次带着孩子走了觉得实在太好了。
每一段小路都是不同的感觉,很像童话里的林间小路,感觉随时都会有头小鹿在不远处出现。
我们甚至还在山里看到了黑熊!
后来第二年带我爸妈又去走了一遍。其实后半段还是有点爬升的,但我爸妈快70了也都坚持下来了。
他俩跟着我们和孩子一起,爬山徒步划船,甚至有一次还沿着一个非常大的公园骑行了一圈十几公里,瞬间年轻20岁,哈哈。
到现在已经三四年了。在普吉虽然热,但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带孩子去山里徒步爬山。
每年在温哥华过寒暑假的日子里,我们更是基本上每过一两天就会带孩子们出去徒步一次。
连冬天都不例外。前两周我们去了一座很有趣的“茶壶山”,上山下山五公里左右。
沿途有很多徒步的路人放的茶壶,还有茶杯咖啡杯之类的,特别有意思。这些茶壶放的地方都很好玩,不仔细看还看不到。
在深绿色的森林里好治愈啊,都快醉氧了。
这几天特地带两小只去雪山上徒步。
去之前特地去买了冰爪,事实证明是明智的。
像我这种纹路很深的雪靴,在雪后的山里滑到完全走不了路。只有套上金属的冰爪增加抓地摩擦力后,才能重新健步如飞。
在雪地里徒步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两个人今年第一次看到雪,乐疯了!
小野出门前说要带根胡萝卜,路上又把我给他带着吃的蓝莓省下了几颗。于是我们拥有了整座山最可爱的雪人。
在雪山上望向远处,真的是身心洁净,无牵无挂,整个人轻松极了。
总之,徒步这件事情竟然就这样轻轻松松坚持下来了。
2020年雪地徒步、2022年雪地徒步、2025年雪地徒步,孩子们就这样不知不觉长大了。
作为一个体育渣,我觉得对于“徒步为什么容易坚持”这件事很有发言权。
首先徒步没有任何门槛,可以说是只要会走就行,任何年龄和运动能力的人都能轻松开始。
跟孩子根本就不用说要去徒步,就直接说“带你去野外玩”就行。
因为是在户外的环境,有美景的加持,还有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刺激人的感官,所以就算是很长的路径也非常容易坚持下来。
小野从三四岁开始跟我们徒步,从来没有出现过走不动耍赖或者要抱的情况,每次都是连蹦带跳走完全程的。
沿途可以让孩子拍照、写生。
另外我也从亲子徒步这件事中,学到了一些育儿真理——找到让自己和孩子都舒服的方式,不要攀比,量力而行。
我也想陪孩子帆船马拉松铁人三项啊,但问题是咱不行。但陪孩子走走路总行吧,只是走走路就挺好。
几点小小的建议
1:带上足够的水和食物,尤其是保证水分摄入是很重要的。
给小朋友可以带上爱吃的零食,路上选择几个点休息吃零食水果,让他们对徒步更有所期待。
大人可以带点干粮或者能量棒之类的,夏天记得不要带蛋奶制品防止变质。
2:像我们带娃刚开始入门徒步,没必要买太专业的昂贵装备。但我觉得最起码一双靠谱的运动鞋必须的,否则不安全。
3:带好小小的急救包,碘酒创可贴这些是一定要备着的。夏天带上防蚊喷雾,涂好防晒霜。
4:非专业人士或者一开始没经验,还是选择不下雨不下雪的晴好天气徒步。
天黑得早的地方,选择白天天亮的时候徒步。提前规划好路线,天黑前一定要离开。
5:提前下载好离线地图,或者去徒步标记比较清晰的地方徒步,防止迷路。
6:提前带好垃圾袋,不要留下垃圾,不采摘植物。
最重要的是,徒步的目的是享受自然、放松身心,不要太在意速度或目标,感受每一步的乐趣就好啦。
顺便开个奖,大家来看看有没有你呀~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