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写在前面,这篇文章“评论区留言+转发”抽3位姐妹,每人送价值150元的意大利RIGURGITO条纹浴巾一条。
谁是赛先生?
赛先生= Science=科学。
赛先生是由中科院旗下中科创星领投的专业科学教育机构,是针对3-18岁的孩子开展的小班直播科学课程,也就是当下国际最流行的STEAM科学课。
STEAM是一种跨学科教育理念,通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 五个领域的综合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赛先生的STEAM课程可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帮你带娃”的直播课,更不是那种自己办办比赛让孩子们来参加拿奖的划水机构。
🌟我给大家先总结一下这门课程能为我们的孩子做什么:
1、在小学阶段就掌握初中的理科知识点,无痛做好小初衔接,提高理科学科成。
2、赶上国家科创红利,为升学道路提供多一个选择。
3、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
可以说赛先生的科学素养课代表了国内超高水平,并且教学方式和内容都直接和世界接轨。
同时赛先生的爱迪生计划赛事课有着丰富的带赛经验,直接带娃参加国内外各大超有含金量的赛事,直接开辟升学新通道。
只要接触过赛先生科学课,就一定会对这个课程的含金量有所了解。
重点是这个教育信息差,目前还只有一小波嗅觉异常灵敏的家长接触到了。
12月12日,就是今晚19:00,是我们的独家干货课。
不卖课,就为了给大家讲清楚什么是科学素养,什么是STEAM,在这个AI时代孩子的学习就业应该如何规划,也聊聊关于科创白名单赛事的重要性以及这类赛事跟特招升学的关系。
一定要来哦!
12月13日早10点就是我们的赛先生科学小班课的专场直播了!
赛先生的创始人大卢老师会和我一起详细介绍赛先生的课程内容,辅助你们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科学课程。
我们这次把课包谈到了非常低的价格,单节课跟很多AI课都差不多了。购买课包还有独家机制和丰厚赠品,也只有在咱们这儿了!
除此之外直播当天还准备了好多礼品给大家抽奖,不买课也可以来玩。
当然,赛先生科学课程的专属群也不能少。
这不仅仅是一个直播静音下单群,更是一个了解赛先生科学课程和相关科创赛事及升学政策的讨论群和一对一答疑群。
这两天群里已经热闹起来了,还没扫码入群的要抓紧了。
先了解一下STEAM科学课
咱们接着聊STEAM这个体系,听起来很洋气是吧?
STEAM诞生于美国,就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原来是STEM,没有艺术,后来为了鼓励创新,加上了。
这可绝不是和我们无关的“老外那一套”,相反,STEAM类课程正是我们国家这些年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你们都知道“双减”对吧?可是你们知道【在“双减”教育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讲话吗?
实际上在中小学教育的新课标中,学科教育在被做了减法的同时,科学教育的比重直线上升了!
培养“跨学科人才”也是我们这两年经常听到的话题。什么是跨学科人才?就是STEAM啊!就是不仅科学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还富于创造力的人才啊。
教育部近两年提出:要求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并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
看看这几年在国内大热的领域,电动汽车、手机、人工智能,哪个不需要高科技人才呢?国家大力扶持科技产业,相应的也就更加需要这方面的人才,顺应发展的需求。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就是国家现在急需科创方面的高精尖人才,提高大国竞争力。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来说,就是科创方向是现在和未来的就业大热门。
每个人都知道AI时代要来了,可是没人能想象AI时代到底会把今天的世界变成什么样。其实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新“拐点”,就好像你站在十九世纪看工业大革命,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看通信自动化一样。
谁先反应过来,谁就可以吃到时代的“红利”。
谁先接触到这个信息差,谁的孩子就能走上一条尚不那么拥挤的小众快车道路了。
赛先生是怎么提高科学素养的?
市面上常见的科学课有很多,比如小野在普吉的课外课中学过的“机器人”课程、Luna上过的编程课程。这些是不是科学课呢?是,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都不够全面。
机器人课程说得刻薄一点,就是有动力的乐高课。把一个带有小马达的组件放进积木里,让它转起来而已。
其实这也代表了国内这个类型科学课程的普遍现象,Luna在国内上幼儿园的时候,机器人课真是火爆到不行。好像不在这上面花点钱,孩子就要落后于人一样。
上过那些课之后再上赛先生的科学课,就知道有多不一样了。
世面上其实像赛先生这种面向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又涉及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的多学科综合知识的科学类课程并不多。
我们横向对比下来,其他机构都做的是大班课或者录播课,而赛先生是唯一一家小班授课,主辅一体(上班主讲老师和课后辅导老师是同一个人),又有丰富带赛经验的机构。
怎么说呢,就是全胜。各方各面的碾压,可以闭眼选的那种。
赛先生是系统且有逻辑的科学课程
赛先生的课程安排都是“有目的”的。
这个“目的”就是帮助孩子逐步培养起科学的理念,把知识点隐藏在一次又一次的课程里,让小学阶段的孩子在逐步地学习和实验中,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很多初中阶段才会接触到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
陪着小野上课我才发现,原来这些知识点是有顺序有逻辑地安排在每一次课程之中的。另外前面的内容在后面的课程中会不停重复,螺旋上升,帮助孩子巩固学习。
这就是为啥虽然赛先生的科学课一点都不简单,但却从3岁就可以开始上。
小野6岁,从L2开始学习一点不吃力。学的都是一些我认为他这个年龄不可能接触到的知识和不可能理解的科学概念。
比如小野上的电路那堂课,学了简单电路的构成。有电源,有导线,有开关,还有用电器(也就是小灯泡)。做出了一个小投影仪,把小野快要美到天上去了。
在那之后的好几次课程都会用到电路,但是从前面的插片式的连接,升级到了连接电线。教学重点也从简单电路变成了空气动力、离心力之类的知识点。
因为课程内容由易到难设计得非常合理,所以就算低龄儿童也能很容易理解。在家长看来,就是“神了奇了!”“我孩子出息了!”
所以,再重申一次,赛先生不是培训班里面那种手工式的科学课程,而是严谨又有逻辑地系统性学习科学的课程。
可想而知,在一二年级就早早接触了生命科学、技术工程、声光电、力学等知识的孩子,上了初中学习物理化学,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在引导和实验中学到深奥的知识点
我们每次帮大家把关一个线上课程,除了看课程设置、机构实力和资金监管之外,一定也会关注它的研发和师资水平。
赛先生的研发团队,全都是科创行业的专业大牛。
赛先生的授课老师们也都是相关理工科和师范专业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要知道在现在的网课大潮之下,“相关专业”四个字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另外赛先生的创始人大卢老师的背景那真是闪闪发光,海外名校归国,上海青年创业英才,同时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就是各大科创白名单赛事的评委顾问。
赛先生对老师的培训长期且严格。
我陪着小野上课就发现老师特别有耐心,也很会引导孩子们,也能在非常恰当的时候把知识点讲清楚。有些内容甚至让我这个40年前的艺术生,都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樱桃在边上看了几回之后也感慨:“我要是那会能有这样的课上,也不至于讨厌物理化学啊!”
比如老师在甩干机的课程里先问孩子们:“衣服洗好了,不能晾干的话,有什么办法把它弄干呢?”
娃们热闹起来了,每个人都说了不同的答案。
老师会热情饱满地肯定每个孩子的答案,然后引出来“甩干”这个方法。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下,老师开始带领孩子们制作甩干机。
在制作甩干机的过程中,再给孩子们讲为什么衣服会被甩干。这堂课的知识点——离心力就出现了。
孩子们理解离心力的时候不是只学习纸面上的概念,而是看到了自己做出来的甩干机把棉片上的水甩了出来,摸一摸发现棉片真的不像刚才那样往下滴水了。
看到没,整个过程丝滑极了,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就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到最后带出今天的知识点。
其实陪小野上赛先生的课,不是他需要我,这个课全程压根不需要父母陪伴。但首先我要了解这个课程才能推荐给大家,其次我也真是感兴趣。
有很多知识,我一个完整学过高中物理,而且理科成绩相当不错的人都不知道。我非常确定,不是我忘了,就是我不知道。
一天小野上赛先生,做飞碟。小野的那个飞碟飞不起来。老师教他先让飞碟转三到五秒,然后关闭开关试试。
小野试着把电源一关,刷一下子,飞碟就飞到了房顶上。小野高兴地蹦起来了!
老师接着讲知识点:“为什么关闭开关的一瞬间飞碟会飞呢?因为飞碟影响到了周围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小。一关电源下面的空气压强比上面的大,于是飞碟被空气推起来了。”
妈呀!我都惊掉了下巴——这不空气动力学吗?
老师继续讲:这个现象叫伯努利效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等地铁的时候要站在安全线以外,不然地铁影响了空气,我们会被空气推向地铁。
那一刻真想给赛先生的大卢老师作揖:佩服!
这么难的知识点,利用这样简单的装置就完成了。还能引用到生活中,帮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
一周之后我测试小野还记不记得伯努利效应,他马上说了出来。
你说,你就说,是不是很绝?
提高自驱力,让孩子爱上理科学习
我在前面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赛先生是怎么让小野那么上瘾的,感兴趣的可以点点下面链接直接读文章。
在这种培养兴趣的方式中,赛先生带给孩子的成就感真是空前高涨啊。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赛先生在小学阶段就让孩子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之后在理科学习上有所建树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讲到紫外光那堂课的时候,老师带领孩子们做了一个简单电路,连接了普通灯泡和紫外光灯泡。后来竟然用这个做成了一个简易验钞机,能看到钞票上的防伪标识!
接下来老师讲了发光二极管是什么,我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好有趣啊!当小野发现我都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时候,那个得意呀。他成了全家唯一一个拥有验钞设备的人。让我把所有钱都掏出来,一个一个照。
小野在上了赛先生的课程之后有了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每次课后都给所有人显摆自己的作品。Luna气得要死,每天都催我们给她报课。
有时候看着孩子们这样挺感慨的,我小时候如果有这样的课,大概就走上理科道路了。
再了解一下白名单赛
赛先生的爱迪生计划白名单赛事课,就是专门针对科创类白名单赛事的集训课。这个课能帮助培养孩子的参赛技能,并且给出一对一的参赛建议和指导,带领孩子出作品。
我还专门给大家录了个视频讲解:
前面我们说的科技赛道升学路径上的教育信息差,其实就是与赛事相关的。
大家先点点预约,作为白名单赛事的评委和顾问,大卢老师会在今晚的直播间给大家详细解释这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差。
进直播间的家长,这个珍贵的信息一定值回你蹲守的这两个小时的时间,更何况直播间还有许多关于孩子理科学习的干货知识,干到拧不出一滴水来。
白名单赛事不是某一个比赛,而是一系列经过教育部办公厅认可批准的赛事。
白话说:经过国家认证,含金量更高,得奖也更“有用”。
这些比赛包含了三大类别: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其中科学类的白名单赛事一共23项,占比52%左右。
参加它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当然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对孩子的升学有帮助。具体怎么有帮助呢?大家还是进今晚的直播间,听大卢老师对升学政策的具体解读。
我敢说,90%的家长对这条升学路径都是闻所未闻!
第二,那要是没获奖呢?陪跑是不是瞎耽误工夫?
当然也不是了。白名单赛事都是由权威又专业的组织举办的,孩子在备赛中的思考方向和通过比赛交流学到的宝贵经验,本身就开阔了眼界。
同时也能将目前所学到的课本上的内容具体化,反过来对于校内的理科学科类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这一类科创赛事对于高新科技的潮流更敏感,也更能代表前沿科学的方向。参加比赛更有助于大孩子们锚定自己未来的专业和就业方向,在大环境中坚定理想不迷茫。
总之,功利一点讲,通过白名单赛事成为科学特长生对孩子的升学择校有不同程度地助力,并且这条赛道目前知道的人很少,竞争也不算太激烈。
退一步讲,这类赛事帮助孩子扩宽视野,学习最新科技知识,同时还能通过实践去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基本上是个稳赚不赔的事情。
我是很建议上了赛先生科学素养课的孩子,都去进阶尝试一下白名单赛事课,比一比试一试,没准就给自己的未来争取了一个相当好的机会。
前面说过,赛先生的创始人大卢老师本身就是白名单赛事的评委和顾问。可想而知,赛先生的赛事课得有多强。
上过这课的孩子们的参赛成绩真是好到吓人。
随便摘取一个比较近的案例:2023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ICC),赛先生15组学院入选决赛,全员获奖。1-2年级组全国第一名,4个金奖……厉害吧?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这是真实的在国际和全国级别的教育部认证的赛事中获奖,含金量极高。
无论是点招、给孩子的简历加分、申请国际学校,还是大家最在意的如何作为特长生被重点大学录取,这些奖项都能起到关键作用。
现在我们掌握了这个巨大的信息差,也知道了尽早接触科学课的重要性。
可是孩子适合哪个具体的比赛呢?我们又该怎么帮助孩子参赛呢?
还是那句话,群里见!
赛先生的课程安排是怎样的?
具体的课程选择和跟孩子年龄/年级的匹配状况,以及如何搭配赛事集训课,还是建议大家今晚和明天都来直播间,听得会更直观也更易懂。
在这里我也大概跟大家简单讲一下课程的级别设置,大家看完直播回过头再来看推文,会更加清晰。
赛先生的科学课分两个部分:科学素养课和爱迪生赛事课。
科学素养课就是针对所有孩子的系统科学课,完全对标新课标,L1-L4直接覆盖并超越小学+初中的所有科学知识点。
所有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此类校外课程的孩子,都建议直接先拍科学素养课。
科学素养课是6-8人的小班直播课。每周一次,L1每次30分钟、L2~L4每次60~70分钟。
具体各级别介绍如下:
📖L1·科学启蒙
适合幼儿园小班到中班的孩子,主要在地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方面对孩子进行兴趣启蒙,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L2·科学基础
适合大班到一年级的孩子,开始系统学习工程技术、天文航天和物理光学力学方面的知识,用实验的方式牢牢掌握知识点,锻炼表达。
📖L3·科学进阶
适合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知识点主要涉及初中物理的电学、生物、宇宙天文方面,逐渐深入,开始设计电路和实验等,也逐渐为赛事做积累和准备。
📖L4·科学培优
适合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内容涉及更深入的理科知识,为成为理科特长生和小升初做准备。(PS:没有系统学习过科学课的孩子不建议直接报这个级别)
爱迪生赛事入门课是针对有报名参加白名单赛事需要的孩子专门设计的赛事集训课,也是6-8人的小班课。
老师会根据孩子报名的赛事专业带赛,讲规则学原理出作品,完美利用寒暑假时间出成绩。
这个课属于寒暑假集训课,每天一节,每次90-110分钟,适合2年级(L3级别)以上的孩子。
刚好快到寒假了,大家在直播间可以拍这个集训课,刚好赶上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ICC)。每天都上课,孩子寒假不至于放羊,也能出成绩。
但没有科学基础的孩子也不建议单独报赛事课,还是需要跟科学素养课搭配报名学习。
具体怎么搭配组合安排时间,也可以听听大卢老师今晚的讲解👇。
线下的科学课通常非常贵,几个月的课加上教具怎么也得上万了,赛事集训课就更贵了,一周就得上万。
真的超级费钱哇~
我们直播间这次赛先生的科学素养课,半年直播课价格也只要线下的三分之一,教具都是全进口的Learning Resources和赛先生的自研教具。
主讲老师和课后辅导老师是同一个人,全程监督辅导孩子的科学学习,不用家长费心,轻轻松松学理科。
我们这次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品在直播间直接送,不买课也可以来听一听玩一玩。
我们13号早10点直播间见!
编辑: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