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答案,走着走着就知道了
文化
生活
2022-10-05 22:00
上海
2016年,送同事离开上海,这也是我身边认识的朋友和同事中,第一个离开上海的。走之前,我们去娄山关路附近吃饭,压了很久的马路,畅聊了很多与未来有关的种种。那时候,我们还能够天马行空,勾画出许多与未来有关的画面。只是,眼前高楼林立,行人来来往往。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直到现在,当我站在市中心地段,看着那些高楼依然有这种感觉。再后来,又送走了一些朋友离开上海。到现在,已经记不清送了多少次。离开,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已经是一种常态。毕竟,这座城市每天都有人背着行囊离开,也有人背着行囊到来。前几天,一位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突然找我聊天问及近期的生活情况。聊下来才得知,他已经在六月份时离开了上海。他说,受疫情以及现实因素的影响,在上海待不下去了。看着朋友发来的这段话,有点伤感。的确,今年在大环境影响下,明显感觉到了艰难。似乎离开还是留下,变成了一种被动且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上周和一位朋友吃饭,她和我说,不久后,也将要离开上海。到了一定年纪,尤其是想要稳定下来时,的确是要去思考离开或留下。
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被问及。每次的回答也都是,目前还是会继续留在这里。
我来上海七年了,逐渐适应了这座城市的节奏,调整了步伐。就我个人而言,直到现在,的确是没有真正意义上思考过“离开”这个问题。只是这座城市的生活,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一种博弈。而理想,到了如今这个年纪,似乎越来越奢侈。现实,却必须要去面对。“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离开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城市?“一直都是被讨论的问题。
每个人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对“去”或“留”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它的生存方法与生活方式。任何一座城市,也都会面临同等的压力。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魅力,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美好。以前总觉得,选择大城市不过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后来才明白,我们其实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刚来上海的那一年对家人说,待三年就回去。如今,已经七年。问题的答案,是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以后会如何,不得而知。正如,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那句: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就像世间没有唯一的答案。朋友继续和我说,如果在家待不习惯,或许还会考虑回到上海。我可以理解她的这个想法,当下对于她来说,是想要尝试一下另一种新的生活。以前会认为,一旦决定“离开”一个地方,就不会再回去。一旦决定留在某个地方,就必须要在这里扎根。”离开“还是”留下“,可以有很多种选择的方式。无论生活在哪里,不一定非要框住自己,我们是自由的。 生活到最后,不过是想要真真切切地能够感受得到,是能把握住机会,触摸得到。
真实感,也就更加重要。只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失去前行的勇气。洪大甜(原笔名:笙箫),写作者,已出版《谢谢努力的自己》。写温暖走心的文字。人生路上,欣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