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趋势来看,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从 2010 年的 53.8 万增长至 2023 年的 130.17 万,增长幅度超过一倍。然而,硕士研究生招生增幅在 2021 年至 2023 年期间逐渐放缓,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硕士研究生录取率也稳中有降,从往年平均 30% 左右,降至 2022 - 2023 年的 24%。
一、25考研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在 2025 考研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名列前茅,招生人数高达 7.6 万 。这一专业的火爆并非偶然。从学科特性来看,它是计算机学科的 “近亲”,属于当下的热门领域。在如今数字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5G 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方兴未艾,这些领域都离不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支撑,这也使得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极为旺盛。
从就业前景上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十分宽广。他们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涵盖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等诸多方面。同时,也能够进入企事业单位,负责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在薪资待遇方面,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半年的就业薪资稳定上涨,2022 年就业薪资为 6662 元,与计算机类的薪资差距由 2017 年的 583 元缩小到 2022 年的 201 元,有望在未来赶超计算机类,2022 年该专业毕业三年后的薪资为 10653 元,毕业五年后的就业薪资为 12995 元,超出平均薪资 2000 元以上,在各行业中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从学科本身而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软硬件技术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涉及面广泛,不仅工科领域有深入涉及,众多新工科专业也将其纳入范畴。这意味着该专业在招生时能够吸引来自不同背景、对电子信息领域有兴趣的学生,从而扩大了招生的基数。而且相较于计算机学科,它的门槛相对较低,这使得更多学生认为自己有机会在这个领域深入学习和发展,进而积累了大量优质本科生,考研人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2.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专业在 2025 年考研统考中预计招生 5.3 万左右 。这一专业招生人数众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就业角度来看,工商管理下设的二级专业,如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各具特色,就业面十分广泛。市场营销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入行门槛相对较低,高端营销岗位收入丰厚;物流管理作为 “第三个利润源”,人才需求量超过 600 万,高级物流操作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较高;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同样备受青睐,在企业内外战略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都使得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较多的选择机会。
该专业有大量非全日制招生计划,这也是其招生人数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许多在职人员来说,他们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但又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全日制学习中,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 “镀金” 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提升自己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职业晋升增添筹码。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开设非全日制工商管理专业,能够满足社会上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同时也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3.其他热门招生专业
材料与化工、教育、临床医学
材料与化工、教育、临床医学这三个专业在 2025 考研中招生人数均超过 3.5 万 。材料与化工专业常被视为 “天坑专业”,但招生人数依然可观。随着新能源汽车、生物化工等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对材料与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高能量密度电池、锂离子等能源材料,都离不开该专业的技术支持。在国家 “3060” 目标的驱动下,生物燃油、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也为材料与化工专业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
教育专业一直以来都是报考的热门,尤其是在当前对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多,与社会对教育人才的持续需求密切相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还是各类教育培训机构,都为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而且,教育行业相对稳定,工作环境较好,有较长的寒暑假,这些优势吸引了众多学生报考。
临床医学专业虽然学习周期长,学习难度大,被一些人称为 “天坑专业”,但其招生人数也不容小觑。我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庞大,对临床医生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明确,主要在各级各类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社会地位较高,收入也相对稳定 。尽管培养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从长远来看,其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价值都十分可观。
机械、农业、公共管理、资源与环境
机械、农业、公共管理、资源与环境这几个专业在 2025 考研中的招生人数均在 2.5 万 - 3.5 万之间。机械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专业,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转型,对高端机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本科阶段所学的机械知识相对较为基础,很多学生选择考研,是为了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在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研究生学历能够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大型企业、科研机构,从事更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如高端装备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
农业专业与国家的基础产业紧密相连,考研选择农业领域,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虽然农业就业市场可能不像一些热门行业那样光鲜亮丽,但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如阿里巴巴数字农业、盒马、字节跳动等新兴企业在农业板块的布局,为农业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技能和知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公共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较多,与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增长有关。在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对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公共管理理论、政策分析、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毕业后可以在这些领域从事管理、研究、咨询等工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专业支持。
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招生人数也较为可观,这与当前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对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该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学习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毕业后可以在环保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治理、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考研专业选择建议
考研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关乎个人的未来发展。首先,考生应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真正热爱的专业,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更有动力和热情。其次,要充分考虑就业前景,了解各专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确保毕业后能有较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家庭情况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的考生来说,一些学制较短、就业后能快速回报家庭的专业可能更为合适;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考生,则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或许可以考虑一些深造周期较长、前期投入较大但未来潜力巨大的专业。同时,考生还需要考虑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学习能力,选择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专业,提高考研成功的几率 。总之,考研专业的选择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谨慎做出决策。
26考研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众多招生专业,考生们要坚定信心,明确自己的目标。通过对各专业招生人数、就业前景等多方面的分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专业。无论最终选择了哪条道路,都要全力以赴,为考研做好充分准备。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每位考生都能在考研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向着理想的未来大步迈进 。
【考研常识】链接:
1. 考研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区别
2. 考研学硕与专硕的区别
3. 【考研常识】定向与非定向
注:院校规划、资料课程答疑,单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