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小峰村的深秋

文摘   2024-11-03 08:22   山东  


10月29日,下小峰村走走看看。整体看来,下小峰种玉米的人家还不少,秋收的感觉满满的。一般的,我见到玉米架就拍,不管多少,也不管是架是囤还是玉米光腚。这金子般的颜色,以及金子般的珍贵,都让我珍惜……


秋天的小河边,很有诗意的地方。



少有无玉米的镜头,但那画面又有故事,舍不得不要。


这面墙有时代感,应该有四五十年历史了。很希望重塑一下,继续流传几百年……


又见勤劳的姐妹,好亲切……


下小峰简介:

下小峰村为池上镇所辖行政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池村西5.5公里处。地处鲁山主峰北麓,东与本镇甘泉村和李家块村毗邻,西与博山镇五福峪隔山相连,南依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与中小峰、上小峰相连,北与源泉镇南坡村接壤。村庄东西环山,呈南北狭长形状分布,南高北低。交通干道由327省道小峰口段向内分支延伸,由北向南,经下小峰、中小峰通往鲁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上小峰村。小峰河汇集鲁山西北侧多条沟谷的山泉、地表水、雨水,由上而下依次穿过上小峰、中小峰、下小峰村汇入淄河。村域总面积为7.99平方公里,海拔400米以上。。村中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贯穿至中小峰村,同时和本村东街东西向的6条主街道相接。

截至2014年12月,下小峰村共有村民460户,1190人,全属汉族。全村共有14家姓氏,以刘、张、李、燕、王为大姓,其次为赵、冯、夏、康、于、田、孙、鞠。据考,陈、董氏为早期坐落户,后董氏搬迁再无此姓居住。

小峰村,最初村名“高峰庄”,因位于鲁山主峰西北侧山峦陡峭而得名。清康熙四十年(1701)《观音庙碑》记载:“大清国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鹿疃社高峰庄,古有观音堂一所,不记年载……” 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关公、二郎庙碑记》又载名“高峰三庄”。清乾隆十八年(1753)属博山县正东路鹿疃社,仅载村名“小峰”。民国二十六年(1937),《续修博山县志》才载“上、中、下三小峰”。因该庄位于中、上小峰之下,故名“下小峰”。

民国二十三年(1934)《陈氏堂碑》载:“博山花林陈氏,明洪武年间自枣强迁青州陈林店……”后据陈氏后裔讲述:早年陈林店被洪水冲毁,先人分别迁居下小峰、花林两地居住。据此,下小峰明朝即已建村。

康熙九年(1670)属益都县颜神镇孝妇乡,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博山县正东路池上社,清宣统二年(1910)属博山县第五区遵化乡,民国六年(1917)属博山县第五区小峰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博山县池上镇,民国三十三年(1944)属博山县池冯区,1958年属博山区池上人民公社,1984年属博山区池上乡,1995年11月属博山区池上镇。


四季霞光
池上的花草树木、风土人情,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一一地走向大家。山清水秀的池上将是魅力无穷,人见人爱的。 推而广之,对于淄博的、山东的,乃至我们中国的风光摄影、风俗民情、情感故事,也是极为喜欢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