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你说,我正听着……

文摘   文学   2024-07-25 17:36   福建  

  

   我们当年1969年一同插队落户武平县十方公社处明大队的厦门老知青有一个群,就名“老知青”,网上相互问候,十分便捷,近来发现一位外号叫“橄榄”的老插友渐渐不来了,心头就有些不良的预感,接着就传来揪心的坏消息,因为肺栓塞已经入住ICU抢救,命悬一线……


  在处明厦门老知青里,我与橄榄走得比较近,说来话长:1970年春节一过,我母亲从厦大被下放到武平十方公社处明大队,我们一家四口人就被硬生生地拆往四个地方,17岁的我急匆匆从该县的永平公社唐屋大队翻山越岭日夜兼程赶到处明村,并一路在公社和县城“四面办”办理调动手续,以便尽可能修补破碎的家庭,让母子相互有个照应,由此我就成为武平为数不多的在武北和武南都有过落户经历的厦门知青。


      唐屋知青中社会青年较多,对再教育不少持抗拒状态,而处明知青则迥然相反,厦门各校老三届生居多,劳动出勤率普遍较高,其中较有威信的是两位吕姓同学,一中老高三的吕晓生和八中老高三的吕学立。他俩不仅学识高,而且双双身高也高人半头。母亲说“近乌者黑,近朱者赤”,希望我在处明多与这些“表现好”的知青为伍。


       吕晓生大家都叫他的外号“橄榄”,这可能与他的头型有关,这个形象的外号用闽南话一叫是很亲昵滴,橄榄橄榄,他老兄也乐得其所,于是大家反倒把他的尊姓大名给淡忘了,我与他的交往也就水到渠成。他高度关注我母亲带下乡的五麻袋图书,那多为厦大历史系和经济系的教学用书,只有初一文化的我对这些书则毫无兴趣,而橄榄却如获至宝,在昏黄的灯下一本一本读得津津有味。


       不久二吕先后调到十方中学,橄榄教语文,学立教英语,我不得不感佩母亲的眼光。中学在十方镇的中心,因此来往时我也多了一个落脚点。橄榄在校园内有一个小单间,住宿兼备课和批改作业,我去了几次,还住过一宿,橄榄为我多蒸两瓦钵干饭就解决肚子问题,两人挤在垫了稻草的木板床上,一床再生布的棉被凑合盖着,缩手缩脚总不够盖,暴露在外的手脚一直是冰凉的……


     我记得他那小单间门框上贴了一副别具一格的对联,上联是“闲人莫进贤人进”,下联是什么就说不上了,当时的对联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之类,敢拿“贤人”之流做对的基本没有。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四十多年后的2016年,当年的处明老知青组建了一个手机群,叫“老知青”,我也被拉入,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一种找到了革命队伍的欣喜,双双扑面而来。


     我在群里与橄榄提及往事,他也记忆犹新,他说那对联的下联是“盗者莫来道者来”,我一听顿时胃口大开,随即高唱“橄榄好吃回味甜”,而橄榄的回复却是他中风之后手指不大灵便,与我群里文字交流比较艰难,我三呼保重,然后仰天长叹,橄榄的回味也就绝对不再仅仅是甜的了!橄榄兄哟橄榄兄,我可怜可敬的橄榄兄!


    2024年7月22日下午,厦门一中老三届高三的才子吕晓生,厦门知青一位外号叫“橄榄”的老同学,带着时代风雨留给他满身心的病痛,悄悄走了,走在厦门知青上山下乡闽西武平55周年纪念的前夕。


    我找出我俩2017年一次线下活动促膝谈心的合影,我久久凝视,喃喃自语,“橄榄,您说,我正听着 ……”



         

厦门郑启五
自己创作的散文随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