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辽宁(17)——楞严禅寺

文摘   文化   2024-05-01 12:00   辽宁  

楞严禅寺,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新兴大街,为辽南地区第一名刹,是东北现存较为完整的民国时期大型寺院建筑群之一,与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称为东北“四大禅林”。

楞严禅寺始建于1922年,倓虚法师多方募化经费在原佛教宣讲堂旧址上修建,工程历时九年,于1931年落成光。它成为营口人民引以自豪的历史名胜,宏扬佛学精神的著名场所。

楞严禅寺占地8036平方米,总体呈规则长方形,坐北朝南。共分东、中、西三路,其中中路为民国时期修建,共有三进院落,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南北一线排在寺院中轴线上,两侧有钟鼓二楼和东西配殿。山门为双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左右各有一耳门。越过山门便是一进院落,钟鼓二楼坐落于院前东、西两侧。钟、鼓楼皆为歇山双层飞檐楼阁式。一进院落主体为天王殿,因供奉四大天王而得名。二进院落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其与东西配殿皆为硬山式建筑。点进院落主体为藏经楼。

大雄宝殿侧面

东路为1997年建成的楞严宝塔,塔共9层,塔高61.8米,塔内每层都供奉有樟木贴金佛一尊,1-8曾分别是地藏、观音、普贤、殊、弥勒、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第9曾供奉舍利子。塔的内壁镶嵌了323块钛金经板,为楞严经,共62737字。

西路主体建筑为楞严讲堂。上图为从楞严讲堂远望楞严宝塔。

楞严禅寺1979年由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辽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角门照壁、东配殿及宝塔。

天王殿山墙、二进院东配殿。

楞严宝塔



辽南风物史地
本号不定期推送有关辽南地区(海城、鞍山、营口、辽阳、大连、盘锦、丹东及周边地区)风物信息、人文历史、文化遗产、文物保护、自然风光等相关信息,欢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