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任孩子刷短视频,我觉得应该成为所有家长的底线。如果真放任孩子刷短视频一刷就俩仨小时,那后果就是孩子丢失专注力、短视频成瘾。我最近看到牛津大学出版社发布了一个年度热词:“Brain rot”,翻译成中文就是“脑腐”。指的是人在过度接触社交媒体和碎片化信息后,大脑逐渐退化。我觉得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对短视频上瘾的孩子脑子就跟腐烂的水果一样,原本应该新鲜的思维、创造力和专注力都被吞噬了。这真不是我故意夸大,“脑腐”的三个表现,可以看看您家孩子有没有,最后一个最严重。第一:做事没耐心短视频基本上都是1-2分钟一个视频,几秒一个段子烂梗,孩子们如果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切换注意力,以后根本没有耐心做长篇阅读。而且现在大部分短视频都是低质内容,看的时候都不用动脑子,我们的大脑也是用进废退,这样下去孩子们就失去深入思考,和长时间专注的能力了。第二:手机成瘾如果家里孩子每天都要刷短视频,你拿走手机,孩子就发脾气、焦虑,这种程度就真的短视频成瘾了,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第三:畸形极端的价值观比如那些被“慢脚文化”影响的孩子们,有的用红领巾当抹胸跳擦边舞、甚至还有16 7岁怀孕生子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纪录片《是坏情绪啊,没关系》里,一个女孩为了迎合网络的畸形审美,节食减肥,最后得了厌食症,即便现在就35公斤,得靠输液活着,依旧觉得自己胖,还想减。这些已经是家长没及时介入非常严重的后果了,再不引导孩子真的一辈子都毁了。怎么引导,首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不然咱们躺床上刷手机,却让孩子看书,那孩子肯定不乐意。我的建议是每天可以多一个亲子交流时间,10分钟,二十分钟就够,睡前,饭后,都可以。跟孩子聊聊班里的趣事,又有哪些新词儿,我们去引导孩子理性思考,培养他是非判断的能力,我们家长要记住,陪伴的质量要比数量更重要。再者,就是我们要给孩子更多活动选择。用其他有趣的活动,逐渐替代短视频。找孩子感兴趣的方向,喜欢看书咱们就带他去图书馆,喜欢玩游戏就去科技馆,喜欢运动就找个公园,咱们一块儿撒开了玩儿。让孩子知道,原来我通过其他活动也能收获快乐,那他们就能慢慢戒掉短视频。我是包爸,一起聊聊那些学校不教但社会上很需要的规则,关注我,育儿路上不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