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群里边有个家长问我,“在AI已经到来之后,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做,才能不被淘汰?”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因为AI到来以后,我们非常多的那种高强度的、高重复的、有明显规律的这些工作都会被淘汰。而且不光是AI,其实这种大的这种时代的更迭,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之前我们的汽车出现以后,马车夫被淘汰了;现在自动驾驶出现以后,滴滴司机被淘汰了。这种淘汰,它其实是一个有规律不断重复的过程。我们现在刚好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跟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其实他对这些孩子,或者说对我们未来的这些人才的需求,是要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有很强的工具的使用能力。但是AI时代来了以后,所有的需求都变化了。如果我们再按之前的方式去培养孩子,那他就是毕业即失业。那AI时代需要的孩子,或者需要人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首先有这么几个。第一个要具备的是创造性。你不能说别人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要去创造一个东西;然后第二个是什么呢,就是我们需要有非常强的批判性思维。在这件事里边他到底做得对不对,我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他,而不是人云亦云;第三个呢,我们需要有人文关怀。就是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能跟未来的AI有区别,就是我们人是有感情的,我们能够感受别人的需求;然后第四个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有跨学科迁移、跨学科融合的能力。大家可以去想一下,我们学了语文、学了数学、学了英语,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边,没有任何一个场景是你用单一学科去解决的。那哪怕一个最简单的讨价还价,它也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它是数学加沟通,加上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有我们在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的过程里边,都是需要跨学科融合的。所以这些能力,是我们在AI时代里边能够立足,或者说在AI时代里边我们能够有所成就的。但是反过来看,我刚才说的所有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人文关怀,所有的这个在未来最重要的能力,学校里面他不教。我们学校里面教的是什么?教的是某一个学科,教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你把数学学得再好,你也不会产生人文关怀。这个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那怎么才能有批判性思维,怎么才能有创造力?其实这个是有清晰答案的,就是通过通识教育。因为我不知道大家对通识教育的了解多不多,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从最早咱们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包括柏拉图,他们所建的学院就是通识教育的。咱们中国的孔子、孟子,我也不是说农业我不教你,哲学我教不了、数学我教不了,不是。他们所有最开始的教育,全都是通识教育。人来了以后,我培养的是你一个人才,而不是培养你某一个学科。我们是把你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去教育的。在国外的大学里面,以哈佛大学为例。他们整个的学习分成了三大块,第一块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专业,各个专业的能力;第二块就是选修课;第三块就是咱们一直在强调的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课是所有的学生必须要学的,而且它的比重占到了将近33%, 比例是非常非常大的。通过通识教育,我们的人有审美了,我们的人立体了,我们的人有批判思维、有创造性思维了。然后再去他的某一个专业领域里边,再去开枝散叶。在我们国内最顶尖的大学里边,其实也已经铺开了。像我们清华大学有新雅书院,北京大学有元培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全都引入了通识教育。因为我们知道,只有把一个人培养得立体了,他未来才能产生更大的贡献。这个就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性。那看到这,家长可能知道:“哦,那通识教育如此的重要,那我们怎么去学习呢?我们怎么教孩子呢?其实这里边呢?”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鸿沟。当我们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你放眼去看,除了国内最顶级的大学,很多普通的大学里边,甚至一般的211的大学里边,都是没有通识教育课的。那我们家长怎么办?我们未来不能让孩子一毕业他就失业,对吧?我们想让他在AI时代里边能立足,我觉得有这么两个关键。第一个首先我们家长要有认知,知道通识教育是未来人跟机器里面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区分,这个东西很重要。第二个就是我们要去找这些相应的课程,有意识地让我们孩子去接触艺术,去接触我们的世界史。要去培养财商,看一些简单的哲学的入门。这些是我们有了意识,然后我们一步一步去做。另外市面上面其实也是有一些现成的课程的,但是这个视频里面我不想把它拍成一个像广告一样的。如果你特别想了解,你可以在评论区问我,我可以去告诉你。所以就是对我们家长来讲,咱们一定要知道,通识教育在未来,它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因为在AI时代,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东西,大部分AI做得都比我们好。我们之所以能跟AI有所区别,就是我们之所以称为人的那一部分,就是我们的创造性,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我们的人文关怀。这些东西,才是我们人最重要的一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