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除湿浊,日常调养这么做

健康   2024-10-19 06:31   广东  

天润地湿以为常,湿为四时之常气。《医原》指出:“在春为风湿,在夏与初秋为暑湿,在深秋与冬为寒湿。”


日常生活中,居住环境、情绪状态、饮食习惯、劳逸等均可引发湿邪入侵。湿邪作祟,难以觉察,亦难祛除。若非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除湿习惯,等到湿邪为病再来清除,则要大费周章。




健康生活需除湿浊



01


生活中,湿邪处处可见


生活环境与湿邪


如江南地区前街后河的地理环境会导致多湿;两广、福建、海南等地的雨林地区常处于多湿状态。


生活中有一些不通风的犄角旮旯也可以“藏污纳垢”,如马桶、下水道、抹布、拖布、浴室积水等。


自然气候与湿邪


春季虽气候逐渐温和,但春风化雨中不免携挟贼风;立夏之后,尤其夏至到处暑之间,太阴土湿本气旺盛,进入“暑必挟湿”之际。


秋分以后到大寒结束是全年最寒冷季节,此时水湿挟寒气。


情绪波动与湿邪


人的情绪会影响气在体内运行方向,气机失常最易加重“湿阻气机”。“气顺”很简单却难做到,所以也很难避开湿邪。


劳逸状态与湿邪


劳逸状态是指劳作和休息结合的状态,主要包括体力劳逸、脑力劳逸、房室劳逸。


过度的安逸会导致气机壅滞,过度的劳作则会导致气的耗伤。因气行水行湿,气耗不足,倦怠无力,气运不畅,都会加重水湿聚集。


饮食习惯与湿邪


当代社会,人们在饮食中摄入的肥甘厚腻越来越多,饮食也越来越精细,这些也是湿浊形成的原因之一。



02


如何祛湿防毒保健康


《素问·刺法论》:“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预防湿邪疫毒,关键在于调整日常生活状态。


1、锻炼不可少


想要做到“正气存内”“真气从之”,应注意加强肺部锻炼。


《素问·刺法论》指出:“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六字诀等以练气为目的的导引术尤其适用。


除了慢跑、游泳等日常的全身性运动,还可以通过唱歌增加肺活量,有针对性地锻炼肺部功能。


2、香囊佩戴好


香囊有芳香化湿、辟秽化浊之用。它可以通过药材自然散发的芳香,对人体呼吸系统等持续进行刺激,增强对病毒和细菌的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制作香囊常用的芳香类药物有藿香、艾叶、石菖蒲等。


其中的艾叶又以另一种方式为人们熟知——艾灸。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等穴位,可以温阳气、祛湿邪。点燃的艾条还可用于房前屋后、房间内部等居住环境的除湿辟秽。


3、饮食来调理


日常饮食中有各种除湿小妙招,如冬瓜、白萝卜等煲汤可利水除湿;赤小豆、薏苡仁等熬粥可健脾除湿。


秋季之后可用橘子,或广柑,或金橘,或冰糖橙带皮煮水,借其果皮辛散与滚汤热服之力祛湿。


还可适当加姜丝,疏散郁气,驱散寒湿,尤其是时令外感早期,可轻开肺气,减轻症状,阻断湿气深入人体,效果明显。


良好的饮食习惯在于避开生湿、生痰的肥甘厚腻,关键是合理配搭,并非不吃荤。


减少食材中煎、烤、油炸之类加工方式,并在日常饮食中长期保持除湿意识。


4、药浴微微汗


发汗是利用全身最大的器官一一皮肤,来发挥排泄湿浊的作用。泡澡是非常有效的发汗方式。如不方便泡澡,还可以天天泡脚,以达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的效果为宜。


在泡澡或泡脚的水里加入特定中药材煮取的药汁,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加入艾叶,可温阳散寒除湿;加入姜、带须葱白、蜀椒,则温通之力更强。秋冬季泡脚,可以防避寒湿导致的“老寒腿”。


5、排便很重要


保持大小便的通畅是身体内不藏污纳垢的前提。


大便的性状还可以作为判断体内湿气的参考指标。


若湿气重,则大便溏泄,有马桶附壁现象;若进行健脾除湿调理后,见大便由稀转干,逐渐成形,则提示脾气渐复,湿气渐去。



03


应对脾的寒湿,记住4点和1个穴位组合


在中医里,脾脏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所以在排出身体寒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脾脏(脾阳)功能的顾护。如果脾有寒湿,那么应该如何减少脾的寒湿呢?你需要做到这4点。


①少吃甜的,以甘养肉。


②多运动,运动的目的是增加心阳和肾阳,增加阳气。阳气增加了脾脏才能更好的运化。


③适当出汗。出汗是排湿气非常重要的渠道。


④少喝冷饮。喝冷饮会消耗体内的阳气,而且只消耗脾胃的阳气。阳气消耗了,脾胃就会本能地希望多摄取一些阳气去抵御寒气,这样饭量就会增加。如果寒气重了也会导致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


排出脾的寒气还有这样一个穴位组合:督脉的中枢穴和任脉的中脘穴



这组穴位是利用督脉的阳气来集中温煦脾胃,并配合中脘补阴,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


如果您在用穴位的时候感觉胃里面凉凉的,不要紧张,这属于正常反应。能感觉到凉说明这些凉气正在被阳气逼出。


如果您感觉胃部胀痛,恶心,头晕,甚至是心慌,需要暂停使用这组穴位。■


【来源:中国中医、正安聚友会】



推荐阅读

广东中医药
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