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特别关心,高级领导干部的成长路径,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高级领导干部的成长对每一个体制人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为了能让各位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高级领导干部的成长路径,把领导干部如何积累工作经验,丰富行政阅历,提高行政水平进行具体化和数据化,我们从中青干培训班为切入视角,利用现有的公开资料,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主体就是最新一届的中央委员们。我们将通过统计、归类、总结等带有学术性质的研究范式进行相关分析。
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中青年干部的发掘和培养,早在抗战时期,我们就有被称为“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的安吴青训班。教育宗旨是“在最短期间授予青年各种最低限度的军事政治知识。”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较高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青年运动干部。”
时至今日,中青班更是我们培养后备干部的摇篮。网上有新闻就对中青班做了高度的概括:
“中青班是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简称,是培训后备干部的学习培训班。中央级的中青班主要是培养省市一级领导干部,主要在中央党校和党的三大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
此外,在坊间还有只要参与中青班培训往往意味着更有可能被进一步地提拔和使用的传言。其实,中青班只是一个风向标,很难说是否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在确定中青班学员时,多有年龄、级别、基本素质、能力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能进入青干班学习的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坊间所谓的“进了青干班就能进步”的说法,并非完全科学。
一是全部信息来自互联网公开信息,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地保证信息采集时的准确性,而对原始信息的正误,我们尚不具备辨伪能力,如有勘误,我们将及时调整。
三是对于中青班的认定,我们只收录中央党校和各省委党校青干班的相关信息,其他一些类似于系统内部或“青年干部学历班、青年干部英语培训班”等不做收录和统计。
四是为方便统计,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权威性,在同一领导干部既参加过省级(党校)中青班,又参加过中央(党校)中青班的情况下,我们只对中央(党校)中青班进行统计。如果同一领导2次参加过中央(党校)中青班,我们会将2次培训同步统计,确保不出现疏漏。
我们确定了排序、姓名、年龄、职务、职级、中青班层级、(参加学习时)年龄和职务、培训后提拔职务、相隔(培训时)年限等,尽最大努力将中青班培训阶段作为重点考察。
经网上查询,二十届中央委员共计205名,我们查询了每位领导的履历,确定其中55名参加过中央或省级层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相关全部委员占总数的26.8%。按照级别划分,正首长级2人,副首长级14人,正省级38人,副省级1人。女性领导共6名占总数的10.9%,男性领导49名,占总数的89.1%。从年龄上看,55位领导年龄在5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4岁。
从班次情况看,参加中央层级培训的有49人,占比89.1%。其中,参加一年制培训的有22人,占中央层级培训的44.9%,占总数的40%,二年制培训的有1人,占中央层级培训的2%,占总数的1.8%,参加普通班次培训的有26人,占中央层级培训的53.1%,占总数的47.3%。可见整体占比最高的是中央层级的普通班次。同时,参与省级培训的有6人,占比10.9%。
从培训时任职领域看,中央委办局等任职领导18人,占比32.7%。地方任职领导21人,占比38.2%。企业任职领导4人,占比7.3%。高校任职领导2人,占比3.6%。
从培训后职务职级首次变动情况看,级别晋升的有36人,占比65.4%,这也客观说明从中青班走出来的领导们,晋升概率很高。
从培训后职务职级首次变动时间看,变动时间跨度为0-41个月(对公开信息无法精确到月份的,一律按年计算时长),平均时长为13.5个月。也就是说,平均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有任职调整。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序号为5、29、38、53的领导,培训时间段均为2008年3月—2008年7月。序号为27、43、47、54的领导,培训时间段均为2010年3月—2010年7月。
其实,从整个统计体系里我们能总结出的东西还有很多,有些还需要我们小伙伴们自行考量。但我觉得以下的几个方面可能对于体制人或想要做体制人的你更有借鉴意义。
二是努力很重要。如果你自觉你没有什么可以凭借的,那就努力把工作做好吧,在你别无可靠,别无可依的时刻,能够依靠的可能只有对工作的专业程度了。当然,努力不是傻干,是要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业绩,达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才有可能在和一众优秀年轻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你要懂得,中青班不是因为参加过才优秀,而是只有优秀的人才有机会参加。
作者:归舟
来源:智北辰读书
2024年终总结资料汇编
下方长按识别即可获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