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公众号年内第159篇原创文章
20年前,研二暑假,《河北日报》总编室。
当报社领导问我,你想去哪个部门实习时,我脱口而出:“我想去社会新闻部。”
那是我读新闻研后的第一份实习。
说实话,我当时对省报采编部门设置并不了解,但能亲临一线采访的“社会新闻”,却是年轻人对记者工作的所有向往。
说来也巧,时任社会新闻部主任赵兵,也在领导办公室。
于是,我就被她领着去了社会新闻部,和各位前辈一一打招呼。
……………………………………
研究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中字头”的行业报。
总编给我的定位是:编辑,每周两三块版。
在报社待了一周后,接受一个采访任务,去木樨园参加某服装经商培训。
活动结束后,服装行业的专家接受服装圈“三大报”专访,我一下子问了他好多个问题。回到报社,写了一篇“捉活鱼”的随笔。
几年后,阴差阳错开始跑金融,一次出差河南,跟随邮储行信贷员,见了几位养鸡大户、种田大户,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鲜活”。
又几年后,我开始跑基金,这种打破物理界限、离开办公室场景的“鲜活”,就再难见到了。
与基金经理见面的场景,基本局限于金融街、建国门、CBD,某栋玻璃幕墙内的办公室,有时一对一,有时“开小灶”。
印象稍深刻的一次群访,还是长盛基金的王克玉(现泓德基金)那场,在皇城根脚下的咖啡厅,他与几位基金圈记者,聊了聊他看好的科技股。
更多时候,是在英蓝大厦,一间狭小的会议室,桌子上摆着某款新发基金的“一页通”,基金经理往那一坐说:“大家想了解啥?”
………………………………………………
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记者,基金公关、基金媒体……
这是过去十几年,一场基金访谈的多维元素,少了那一环,也玩不转。
偶尔的,基金经理,绕开公司和公关,与基金记者“私聊”,甚至“打牌”(详见“德扑教父”成追忆,基金经理咋不爱说话了?)。
偶尔有那么一次,某个私募老总召集一圈朋友,吃了一顿饭,席间有上市公司、基金经理,媒体人简单勾勒一下,就能成为“爆款”。
但现在,这种场景越来越少见。
或许,最早跑社会新闻,后来跑信贷新闻,多次深入鄂尔多斯,写出过几十篇整版调查的我,偶尔还好奇,或奢望,为何基金圈的新闻,就不能深入现场,写出那种见人见物的鲜活感呢?
………………………………………………………………
在证券报七年之痒后,我决定暂别媒体身份,去一家公募资管上班。
当时想得很简单——我不满足于只是一个行业的见证人、记录者,我想和曾经的采访对象,出生入死,同床共枕。
三年多下来,我也得偿所愿,写下了很多鲜活的文章。
疫情之初回归媒体,我也曾尝试打破物理的界限,写出更多“现场感”的文章,但在快餐式、流水线的作业环境下,不得不屈从“短平快”的考核。
2023年夏天,我开始运营“深聊投资人”,尝试深聊“100位金融小人物”、“100位基金持有人”和“100位机构投资人”。
尽管大部分文章的主人公“匿名出镜”,但尽最大可能真实还原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形式上也尽可能做到“现场感”和“第一视角”。
……………………………………………………
到了2024年,精力所限,三个“100人系列”时断时续。
今年夏天,我学到了“播客”,这种对谈方式,一口气上线了30多场节目,每一期都保证真人出镜,真人发声,主客共创。
在做播客的过程中,也惊喜地发现,基金公司的公关们,也开始积极拥抱“播客”,这一符合“降本增效”的媒介形态。
不过,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这种于办公室、录音室的“访谈”方式,依然属于缺乏“现场感”。
一直以来,我经常和基金公司、基金媒体的朋友或同行,探讨一个问题:基金报道,如何做到“现场感”?
跑银行时,我想到了跟随信贷员走村串巷,走访农户和商户,了解他们是如何和客户沟通的。
跑基金时,我们能不能也跟随基金经理,去一家上市公司走一走,毕竟后者才是资金的最终流向所在。
上周,总部远在深圳的鹏华基金来北京,就组织了大家走进同仁堂、顺鑫农业两家上市公司,一天下来,收获很不错。
活动议程并不复杂,先是上市公司、基金经理与媒体人“座谈”,然后安排大家走访公司厂房、车间,了解每一粒药丸的生产过程。
在顺鑫农业,我们还参观了中国白酒博物馆,对酱香、清香、兼香等有了切身的体会。
而在参观的过程中,还可以对上市公司的历史、工艺、市场等问题,与专业人士互动和答疑。
…………………………………………
去年夏天,我路过河北省会石家庄,见了几位研究生同学,他们有的在电视台成了名导,有的在体制内媒体当了主任,有的在大学传授传播学理论。
聊起二十年前的往事,一位同学说,你当年在河北日报实习的赵兵,现在已经是集团党委书记兼日报社长了。
这再次勾起了我的回忆,赵兵留着短发,做事干练,安排了部门最好的一位老师带我。
那时候,整个部门只有一台公用电脑,每次开机都发出吱吱啦啦的声音,我们外出采访归来,都要先在纸上写完初稿,才排队在电脑里敲出文字。
有一天,部门来了两位特殊的实习生:魏敏芝和她的妹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媒介发展也日新月异,每位身在时代浪潮中的人,都不能故步自封,即便不能青春永驻,但也要拥抱未来。
(全文完)
(陈俊岭,深聊投资人创始人、主笔,曾担任证券报资深记者、公募资管营销策划总监、C联社基金副主编,中基协首任媒体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