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何玉虎:勇担新时代医者使命

健康   2024-09-30 16:05   湖南  

编者按

2024年9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之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在门诊楼前坪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升旗仪式。仪式上,心血管内科副研究员何玉虎作为青年人才代表在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事:

大家上午好!

秋高气爽,十月荣光,家国兴盛,人民安康。非常荣幸能在这庄重而喜悦的时刻,向国旗致敬、为祖国祝福、向祖国汇报!

七十五载岁月流转,回望风雨,致敬先贤;七十五载悬壶济世,初心不忘,豪情满怀。七十五年来,党和国家医学的发展史,也是一代代人的奋斗史、成长史和追梦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习近平总书记常常激励广大青年,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2006年,我踏入了湘雅医学院的大门,从此开启了我的漫漫医学之路。求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医生,我们不仅是病人的治疗者、医学知识传授者,更应争当医学进步的推动者。

2017年,博士毕业后我回到了母校二院工作。初入临床时,面对那些因为病痛折磨而痛苦不堪的患者,我深感自己力量的渺小。但正是这份责任与使命,让我不断前行,精进医术。同时更加坚定了争做“医师科学家”的信念。医院为我们青年人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各位前辈的引领下,我在兼顾临床一线工作的同时,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坚持“四个面向”,把论文写在患者的床旁。近年来,站在二院这个国内一流的平台上,我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性论著,今年新获“国家优青”。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是湘雅医学办学110周年,也是湘雅二医院开院66周年。66年来,代代人二院人始终未曾忘记党交付的事业、前辈们创业的艰辛。从建科前辈、我国著名的心电向量专家王肇勋开创我国最早的心电图学,到如今周胜华教授带领团队成功解锁“肥心病”无创术式,心内科“711”团队接续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为急危重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家庭点燃爱的火花,为众多心梗患者远离病痛、享受幸福生活而砥砺前行。

66年前,二院前辈们在开院仪式上许下“把这所医院办成一所红色医院”的庄重承诺,也确定了“救死扶伤,牺牲个人利益;勤俭办院,减轻病人负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办院方针。历经66年,二院的赤诚底色持续擦亮、办院方针历久弥坚。作为新时代的二院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使命光荣、重任在肩,让我们将传承湘雅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伟大人民幸福安康,医院明天更加美好,全院师生和广大病友节日快乐!

何玉虎


医学博士,现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优青、湖南省优青、湖南省医学高层次人才—医学青年骨干人才及中南大学“升华学者”。

临床擅长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瓣膜病等常见病及心血管危重症的诊治;学术方向主要从事血管重塑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基础转化研究,始终强调临床基础相结合的理念,在转化研究领域陆续发现肺动脉高压、冠心病、心梗后心衰的重大发病机制和潜在干预靶点。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Circ Re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JCI、ATVB(2篇)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优青1项,面上2项,青年1项)、湖南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副主编科普著作一本。获得OCC—东方新星奖和ATS龚兰生青年学者奖一等奖等。





内容来源:何玉虎

编辑:范憬怡

审核:赵晓华

责编:刘明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公益服务、品牌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