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BP被业务拿走,是弯路还是正途?
最近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财务负责人不要财务BP组织了,财务BP甚至连带会计一同划给营销负责人直管的案例。
有的伙伴可能会很感到不可思议,财务BP脱离财务了,那还叫财务BP吗?这怎么可能呢?另一些伙伴会说:我们公司也是这样,这太正常了。
这一看似平淡无奇的现象背后,却引发了一连串的乱象。今天我希望将我国一线案例与大家做深入地探讨。
财务部划拨给业务了
注:本文中所指的业务,主要是指营销/研发等各二级部门负责人,并非公司集团CEO。
A案例:财务BP沦为工具人
我是一位向业务负责人汇报的财务BP。本周业务老板让我对业务新模式做财务测算。通过仔细了解,所谓的新模式,是赶在年底之前,将亏损转移至明年,保证今年绩效不过于难看。于公司层面,仓促上马,风险大于收益。
我将业务同事提供的几种方案全都测算完后发现:关键指标都欠佳,但在向营销负责人汇报的过程中,我敏锐地感受到,他认定此事必做,财务的作用是帮他判断哪种方案在财务角度更“好看”。
我明白,自己不过是业务汇报的工具人,此时再过度强调风险,着实有点不上道了。
仔细想了一下,我的应对策略是:
务虚层面:全力配合测算,不再过度强调些“惹人不快”的点,日后向CFO正式汇报时,也需谨言,点到为止。
务实层面:在测算表中关键指标醒目显示,并就与业务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点详细记录。
目前,阻止业务“乱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CFO身上了,谁让我“站不直”呢。
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向财务汇报而只向业务汇报呢?
我司BP是自下而上的需求。
一方面,大老板不认为BP重要,无BP意识;
另一方面,从我观察来看,CFO也不认为BP这个岗位有多“有用”,带来多大价值。所以,财务部没有设置BP岗。哪个业务条线有财务BP需求,自行招聘,费用也由业务承担,当然,招聘中财务会帮忙把关。
B案例:分家后财务部封锁财务数据
我们公司业务非常强势,CFO是公司老人,58岁了,还有2年就退休了。CFO不愿推进公司财务管理的变革,更希望守好会计这一摊。老板扎根在业务,对财务关注有限。
销售老大基于销售不断涌现的预算、费用、投资等需求,提出需要财务BP支持。后将财务BP划拨给销售老大统管。CFO仅负责公司会计工作。
销售老大自己外招了销售财务BP负责人,该负责人直线向销售老大汇报,与CFO没有汇报关系,CFO连面试也没参与过。但CFO隐隐感受到了威胁,对新人敌意很大。
新人入职后,CFO对其发起了猛烈的政治攻势。首先是排挤,其次是挖苦,之后把所有财务系统和数据都封锁了。
这位销售财务负责人也是蛮苦的,他能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业务数据:
收入不是财务的收入,是业务系统里面的收入,和财务收入口径有大概5%的差异;
主营业务成本看不到,因为营销老大没有权限看公司生产成本;
销售费用能看到一大部分,但不是财务系统出来的,是各种报销系统导出的;
研发费用也看不到。
这位财务BP想做利润表分析,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主营业务成本,根本凑不出利润表。没有利润表,做不了盈利预测,财务BP也就废了。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我国财务BP的工作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指标,叫做“销售利润”。什么是销售利润呢?就是用收入-销售费用(不减主营业务成本)。我开始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用一个如此阉割的指标?现在我理解了。因为研产销各为诸侯,彼此打不通,营销人无法得知详细的生产成本,在营销体系下闭门造车,也只能造出这样一个指标了。
试问,两个事业部A和B,销售费用都占30%,A事业部毛利率20%,净利率-20%,B事业部毛利率80%,净利率40%,现在要讨论砍掉哪个事业部。如果从净利率的角度看,A事业部应该裁撤,B事业部应该大力发展。但是如果仅看收入-销售费用率,都是70%,两个一样好,都应该大力发展。
所以“销售利润”这样阉割的指标,背后的误导性,不可谓之不大。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中央太弱,没有中央的财务BP团队统筹,只能各扫门前雪了。
C案例:会计也被业务拿走了
我们的财务BP划拨给业务后不久,会计也划拨给业务了,公司叫法是去中心化。
不懂财务的营销老总开始指挥财务,账是一天比一天乱了。
营销团队提出许多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部分同事不拿发票,仅仅凭邮件审批也坚决要求财务付款。原财务经理因坚守合规要求,和业务老大关系不好,被边缘化了。
过了2年换了新业务总:新业务总本科学的是会计,有财务思维,将财务还给了财务部,自己留了一个财务BP。因为这几年公司内部账彻底乱了,导致底层数据质量差没办法分析。于是分析报告将数据源主要依赖非财务数据,最后财务BP实在干不下去离职了。
财务BP回归财务部之后,CFO下“血本”,调了两位精兵强来做BP。这两位同事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但着实不多,业务总不满意,于是把他们退货了,现在正在启动外部招聘。
D案例:财务重新夺回财务部
我们公司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前几年销售老大拿走了财务BP,后来他自己没干好离职了。财务部顺势拿回了财务BP部门,换了能人做CFO,1年财务BP就初见雏形了。
如果此刻你的财务BP被业务拿走了,不必白热化争夺,放平心态等风来。风来了,一定要抓住机遇。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看完了4个案例之后,我陷入沉思。在悦财CFO群,我提出了如下问题:财务BP被业务拿走,是弯路还是正途?
CFO群中,一大部分的人支持业务拿走财务部。
财务划拨给业务的收益是:
划拨业务后,财务BP和业务一条心,BP可以更好地支撑业务;
业务可以给财务BP更高的薪酬;
业务更愿意和财务BP共享业务数据,并带教财务BP;
目前市场竞争加剧,老板为了公司业绩,适当牺牲财务保业务。未来业绩好了,老板可以收回财务部。
CFO群中,也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这不是正途。
财务划拨给业务的危害是:
财务和业务一条心,可能导致其财务建议不中立;
自下而上做BP,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整合出利润表,决策质量下降;
财务业务逐渐对立分化,可能导致财务封锁财务数据和系统,使数据资产无效,决策水平下降;
拿走会计的业务,看起来可以为所欲为了,实际上犹如脱缰的野马,业务风险大幅放大。
问题根源
既然业务接管财务有许多问题,那为什么在我国目前的实践中,会如此流行呢?这背后有3个深层次的原因:
1. 权:营销要抓财权,公司愿意放权;
2. 事:财务部做BP的能力不足,无法支撑业务;
3. 人:公司高层对管理、对财务的认知水平低。
第一,权的层面:财权到底应该在谁手上?
财权需要在董事长、董事会手上,并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权不在中央在地方,就成了诸侯割据。
纵观中国整个封建王朝的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往往是中央集权的时期。而动荡的时期,往往是诸侯割据的时代。也就是说,如果处理不好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牵拉制衡,离社会动乱,就是一步之遥。
人权、财权、事权三样,中央要抓哪些权?
华润总部六大工作是:战略、主要人员任命、预算考核、现金与财务政策、内部协同与资源综合利用、总体形象与统一品牌。
复星总部主要工作是:提供战略指导,考虑产业进退,支持专业公司业务开发,建设品牌和声誉,资产保值增值,人力,财务,法律风控。
从这些实际案例不难看出,总部对于人权、财权、事权的管辖是不一致的,人权、事权可以放权更多一点,但是财权总部要收。
所以我们见到人事汇报营销老大的情况远比财务多,因为人权和财权的放权程度不同。
营销老大作为地方势力,如果连财权都要,那是在追求一种不受约束的权力。
权力一旦不受约束,就离天下大乱不远了。
第二,事的层面:财务BP需自上而下,由财务统筹做
仅凭营销或者研发等一己之力,是做不成利润表的,是无法统筹公司数据的。要提升决策质量,首先就是要从全局出发,诊断整体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财务要串联:研、产、销、投、融。因为这些业务都可以在财务报表上有机融合,并形成一份总体的“体检报告”。因此财务BP的施行,首先是从公司层面出发,从财务整体数据出发,来进行理顺。
但是现在许多公司的实际情况是:财务部及财务负责人希望死守会计,不愿意推进BP的变革,这才促使了业务拿走财务的动作。因为干不掉,所以单干。
历史大潮不可挡,财务同事如果不换脑袋,那接下来只能被换人了。
前路
回到今天的主题:财务BP脱离财务部,被营销直管,是正途吗?
我偏向认为,不是正途。(并非绝对,只是相对偏向)
为什么?当你实际去干,就会发现自下而上,自业务来建财务干不成。看看国内国际做成财务BP的企业:华为、阿里、世界500强外企,无一例外财务BP都是由财务管辖,自上而下实施的。目前成功的企业中,我们还没有看到营销直管财务BP成功的案例(但营销可以直管运营,运营不是管理整体利润表,也不是串联研产销投融)。
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咨询了我一个自下而上,自业务而财务的BP转型方案,问我的意见。我和他说:你可以试试看,大约3年,花了3000万之后,你会回归原点。那时,你大概会分辨什么是正路,什么是歧途。
他笑了笑,还是坚定了他自己的选择。
坦率说,我觉得3年,3000万,看起来他回归了原点,但实际上他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如果3年后,他能找到合适的路,那这3年的时光,3000万的学费,就没白交。
这3000万的学费,是认知提升的学费,认知即结果,这学费,不白交!
目前我们遇到的困境是复杂的:现有的财务部不配合怎么办?公司已经由业务接手财务了,下一步怎么办?对于每个财务BP个人来说,身在局中,如何破局?这些深度的问题,鉴于篇幅有限,今天无法逐一探讨。欢迎各位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来源 | 悦财
声明 | 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非原创文章不代表本号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活动预告
精彩推荐
更多精彩请移步至华哥聊财务视频号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与10000+CFO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