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IVD资讯
今年的小发光市场,释放了不少利好。
最近和不少IVD企业市场部交流,均表示原有的免疫荧光市场开始收缩,很多都被小发光替换了。
而在最近一些披露的IVD企业三季报中,小发光业绩也颇为亮眼。
万孚生物:从业务层面来看,第三季度化学发光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免疫荧光业务稍慢一些。从装机的角度来看,化学发光前三个季度900速高速机装机进度超出预期,200速仪器装机速度符合年初预定目标。免疫荧光心脏标志物项目在第三季度表现相对来讲是要平淡一些,但是炎症标志物项目的增长速度很快。
基蛋生物:受益于小发光产品带动的常规项目拓展增量,前三季度化学发光条线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38.43%,小发光产品MAGICL6000及MAGICL6000i在不同等级医院的终端覆盖不断扩大,前三季度装机710余台。
热景生物:上半年小发光平台(MQ60系列试剂)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单人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MQ系列)已顺利完成装机超13,600个测试单元。
仁迈生物:凭借全血检测“武功秘笈”,在近两年里实现了业绩快速翻倍增长。8月份在杭州发布了智能小发光A6i,同时深化了与罗氏诊断的合作,小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平台MCL60的装机量逐年上升。同时,仁迈还和金赛药业战略合作,通过整合仁迈生物在对儿童诊断发育异常的创新产品和金赛药业在对生长激素治疗的优势,形成诊疗一体化。
在3月的重庆,安图生物在CACLP上展出了单人份小发光产品。IVD国产发光头部企业,全部通吃大小发光。罗氏和希森美康也都选择了小发光,一家和仁迈合作,一家和泽成合作。
当然,过去的一年也有不少做小发光的企业面临困难,比如,华迈兴微身陷囹圄;北京的一家小发光企业经营困难。还有不少小发光IVD企业不再活跃,官微都不更新了,也不知道咋样了。
IVD研究社的黄工曾统计出代表性的小发光企业,供参考。
总之,市场还在,有资源支撑的企业等待开花结果;没钱的企业慢慢都耗不下去了,小发光做市场还是很烧钱。
小发光主要有两种产品形式。
一种是单人份发光,试剂盒是船式,以三菱的pathfast为代表。这款产品模仿厂商众多,往往是优势劣势一并继承。代表企业比如,热景、国赛、天深(万孚收购)、泽成、美联泰科、华迈等。
另一种是将传统管式发光小型化、桌面化、POCT化。因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有样本仓、试剂仓、加样针模块、反应杯仓、孵育仓、测光模组等,只是每个模块都变小了。代表企业,基蛋、仁迈、诺尔曼、万孚等。
驱动小发光的市场增长因素有不少。如胸痛中心等5大中心建设,急诊要20分钟内测肌钙蛋白和D二聚体;常规的感染、心标、肿瘤、激素、胃功能等,检测最为普遍;方法学替换,发光换荧光;剩下的就是新项目,比如说万孚的血栓六项、热景的肝癌三联检、康华的VEGF、仁迈的生长发育项目等,带动装机;再有就是临床科室的装机,把以前检验科的项目分散化,专科专用;还有就是国产替代,用较低的价格替换掉一些进口的设备。
但总的来说,POCT检测市场装机趋于饱和,小发光的市场主要还是换免疫荧光层析。
从长期来看,小发光和荧光免疫必然是一个你进我退的趋势,未来随着小发光的成本、操作性优化,会成为POCT检测主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