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人员流动增加,同时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高发。根据我区疾病监测数据及国内外疫情动态,经专家会商评估,朝阳区疾控中心2024年10月健康提示:
重点传染病:肺炎支原体感染、肠道传染病
重点预防:肌肉骨骼疾病、菜豆中毒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嗽通常较剧烈,可伴有头痛、咽痛、流涕等症状。5岁及以上儿童是肺炎支原体的易感人群。家长和老师应加强对孩子的健康监测。
预防措施:
1.家长和老师应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室内保持环境清洁,做好日常通风换气,对孩子经常接触的玩具和生活物品定期消毒。
2.避免孩子在人群聚集的场所长时间玩耍,游玩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期间要科学佩戴口罩,游玩结束后要辅助孩子做好手卫生,彻底清洁双手。
3.学校和托幼机构应落实好晨午检制度,做好健康监测,发现具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应尽早联系家长,做好“逢症必休”,杜绝带病上课。
4.均衡膳食,加强日常锻炼,吃动平衡,保持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肠道传染病
其主要致病病原体为诺如病毒,感染后以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聚集场所要重点关注并做好防护措施。
预防措施:
1.严格落实“逢症必休”: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的教职工和学生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病例居家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应做好家中清消工作,同时注意个人卫生。
2.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饭前便后应用流动水和肥皂认真洗手30秒。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剂不能代替洗手。
3.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少食生冷食品,贝类海鲜等食品必须煮熟煮透后食用。不喝生水,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及时就医: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去肠道门诊就诊,并告知医生近期的饮食和接触史。
肌肉骨骼疾病
肌肉骨骼疾病如肌少症、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不仅直接导致骨骼关节肌肉等疼痛,影响身体平衡协调功能,造成跌倒和骨折等健康危害;还能引发睡眠、情感、甚至认知功能障碍,是造成老年人残疾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
预防措施:
1.科学合理的运动种类和适当运动量,是预防肌肉骨骼疾病的良方。各类人群都需遵循的运动核心原则: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2.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切忌多静坐少运动的生活方式,推荐多参与能够有效刺激骨骼纵向生长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跳高和篮球等项目。
3.中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平日久坐时间较长,应注意打断久坐状态,每隔20-60分钟就起来活动3-5分钟;推荐选择抗阻力运动和有氧耐力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如游泳、跑步或力量训练等项目,规律锻炼,以促进全面的身体健康。
4.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应注意定期进行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骨密度检测,积极预防跌倒和骨折的发生。运动种类适宜选择健身操、太极拳、步行等能够改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髋部躯干稳定性的项目。
菜豆中毒
菜豆,包括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等。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致病。菜豆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最为多见。食用未烧熟煮透的菜豆后,快则数分钟,慢则数小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伴有咽干、头晕、头疼、四肢麻木等。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可自行恢复,预后良好。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预防措施:
1.主要发生场所是学校和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食堂,此类场所尤其注意防范。
2.需注意烹调菜豆时,一次加工量不宜过大。
3.将菜豆彻底加热、烹调至失去原有的生绿色,且在食用时没有豆腥味方可,不能贪图脆嫩而减少烹饪时间。
4.菜豆烹制前的处理也十分关键,切成丝或小段使菜豆更易炒熟。
图文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撰稿作者:流行病和地方病控制科、慢性病防治科、食品卫生科,并由健康教育科修改、编辑成稿
素材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健康公益科普教育;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星标提示:因公众号推送文章规则改变,若不想错过最新健康文章,请设置本公众号为星标账号(只需3步,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