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正值严冬,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同时春节临近,人口流动加大,会进一步利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根据我区疾病监测数据及国内外疫情动态,经专家会商评估,朝阳区疾控中心2025年1月健康提示:
重点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输入性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
重点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简称甲流)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目前,北京市正处于流感高发期,病毒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
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
预防措施: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本流行季接种的流感疫苗目前与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匹配度良好,可以为个体提供较好的免疫。
2.做好个人防护: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纸巾或者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用手触摸脸部,特别是眼、鼻、口等部位。
3.经常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密闭场所。
4.做好个人监测: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
5.目前常见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口服药物为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静脉用药为帕拉米韦。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当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即便病程超过48小时,一旦明确流感,也应积极用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为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不建议自行服用。
6.家中出现甲流患者后,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尽可能由一名固定的、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
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除流感外,近期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还有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但是预防措施相近,市民朋友们应提高防病意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预防措施:
1.建议免疫力相对较弱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积极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者肘部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
3.做好自我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或接触其他人时佩戴口罩。
4.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建议在单独的房间居家休息,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视情况及时就诊。
5.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清洁。
6.日常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是能够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之一,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和老年人感染后重症比例较高,症状主要以呕吐、腹泻为主,并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不洁水源、无防护下接触病例呕吐物或排泄物等途径进行传播。
预防措施:
1.坚持科学洗手: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2.注意饮食卫生:流水冲洗瓜果蔬菜,烹饪食物要烧熟煮透,生熟分开。
3.做好室内清洁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使用含氯的消毒液进行日常和重点部位(卫生间、马桶等)的消毒。
4.提倡及时就医:胃肠道相关症状严重人员,为避免发生脱水情况,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输入性传染病
春节假期临近,境内外旅行、探亲人员流动均将迎来高峰,需警惕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感染及输入。如返京后出现下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向接诊医生说明旅居史及动物接触史,以便第一时间得到准确诊断,及早治疗。
症状及风险:
1.非洲、美洲、东南亚归国人员出现周期性高热、寒战,多汗,伴贫血、肝脾肿大者,存在感染疟疾风险。
2.非洲、东南亚归国人员出现高热伴皮疹,肌肉关节疼痛及出血倾向者,存在感染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风险。
3.非洲、南美洲归国人员出现高热、腹泻呕吐、全身不适者等,存在感染黄热病风险。
4.有野生鼠类接触史,出现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颈、胸部潮红”等,存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风险。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人是流腮病毒的唯一宿主,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一般可获持久免疫力。临床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和轻度不适,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1.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腮。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按照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接种,即8月龄、1.5岁、6岁各免费接种麻腮风联合疫苗1针,新入学的外地大学一年级学生免费接种1针麻腮风联合疫苗。20岁以下密切接触者中,凡5年内没有接种过流腮疫苗,且未患过流腮者均应进行麻腮风联合疫苗应急接种。
2.流行高峰期间应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居家休息。隔离期为自发病后21天,学生、托幼儿童待痊愈后,须持所在地段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医生复课证明方可入托、入学。
3.学校和家庭应对玩具和物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
4.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勤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均衡营养、足够休息、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无色、无气味、吸入后无刺激性感受,不能通过人的感官识别。一氧化碳中毒是冬季的一种常见中毒类型。
使用柴草、天然气、煤炭等取暖或烹饪,因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是中毒的最主要原因。吸入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人员所处环境狭小、相对密闭、无通风或通风不佳等都是影响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重要因素。
预防措施:
1.确保燃气灶、热水器、暖炉设备的正常使用,如发现连接管存在老化、破裂等情况,需及时维修更换。
2.确保常见场景通风。居室内的火炉要通风良好。使用燃料烹饪和取暖时,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3.使用碳火频次高的场所建议安装燃气报警器。
4.发现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立即熄灭火源或切断燃气,开窗通风,尽快将病人转移至通风处,并拨打120。
图文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和地方病控制科、计划免疫科、健康教育科,并由健康教育科修改、编辑成稿
素材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健康公益科普教育;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星标提示:因公众号推送文章规则改变,若不想错过最新健康文章,请设置本公众号为星标账号(只需3步,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