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要求下,我校初中部深入推进课堂改革。秉持“合作互助,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策略,致力于打造全新的课堂生态。
师生与生生间的合作互助是此次改革的核心。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知识的共同构建,实现问题的互助解决,推动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将合作精神、核心素养、沟通与协作意识等德育要素融入教育之中,切实促进学生的正向发展。
在此策略的推动和引领下,我校教师在课堂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成长。在2024年度“西昌市好课堂”比赛中,五位老师参赛,荣获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这一成绩彰显了我校课堂改革的初步成果,也坚定了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
01
尹绪老师的展示课是一堂富有深度和实用性的写作教学课。教师围绕“表达要得体”这一主题,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了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使用恰当语言表达的技巧。在本堂课中,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得体表达技巧,让学生在掌握语言表达技巧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对表达得体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得体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02
何传茜老师在课堂上通过举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组中值概念。详细讲解组中值平均数的计算步骤。结合实际案例,统计学生成绩分布,让学生学会运用组中值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本堂课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组中值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便于学生理解。紧密联系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课堂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以学生的学为主,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由浅入深地讲解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03
姚陈老师的《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涉及之前所学七个单元,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教师运用图文史料分析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认识到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
本节课注重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归纳总结,如根据相关的史料,小组讨论归纳出了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等,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能根据史料归纳相应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论从史出”。
04
邢雅茹老师的课堂——《碳的单质》,通过“卖炭翁”新店开业情景,将学生角色定位为售货员的形式引入课题,请同学思考为什么钻石、铅笔能放在一起,分析碳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再次理解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创设不同顾客购买产品的情景,同学分组了解并介绍商品的特点,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05
陈玲老师的复习课回顾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重点剖析托里拆利实验,明确实验原理、步骤及测量出的标准大气压数值,强化对大气压强数值的记忆。针对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注射器吸药水、钢笔吸墨水等常见现象,进行详细的原理阐释,提升同学们运用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大气压强复习课效果显著。教师对知识点的梳理清晰全面,从基础概念到生活应用,如吸管原理、吸盘现象等,加深了学生的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令人印象深刻,增强了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知。讲练结合的方式练习题有针对性,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的同时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育变革的浪潮中,我校始终勇立潮头,积极探索前行之路。回顾赛课历程,教师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新课程改革道路上的坚实步伐。然而,我们深知教育之路永无止境,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歇。我们将以此次赛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与发展的力度,搭建更多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与践行者。
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定能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突破,书写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做中国民办基础教育的创新者和引领者
| 天之骄子 立己达人 |
咨询热线:
0834——2231111
0834——2520000
小学:赖老师 18113209803
初中:李老师 14726630160
高中:张老师 15760010155
幼儿园:张园长 15883085278
网址:http://www.xctlgj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