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椟还珠,真的错了吗?

文摘   2024-09-08 14:30   福建  

01
去超市买生活用品,我精挑细选了一大瓶饮料。

走出超市大门,陈先生就停了下来,拿出饮料。他一边拧开瓶盖,一边笑着说:“让我们帮妈妈把饮料喝完吧,反正妈妈也只是要瓶子。”

说完,举起饮料瓶,仰起头,咕嘟咕嘟猛喝几口,真是豪气!

儿子也在一边附和:“就是,妈妈买饮料只看瓶子好不好看!”

说完,接过爸爸递过来的饮料,也仰起头,咕嘟咕嘟地喝了几口。

是的,他们说的没错,我不喜欢喝任何饮料。如果哪次我买了饮料,十之八九是因为我看上饮料瓶子了。

可是,我喜欢这个饮料瓶的外观,不喜欢饮料酸酸甜甜的口感,这一定就是错的吗?

“这个瓶子造型美观,大小适中,质地厚实,既可以装水随身携带,不用担心会漏水,又可以当作花瓶培育绿植,一物多用,节能又环保。有什么问题呢?”

“你这叫买椟还珠。”陈先生略带嘲讽地说道。

02

《买椟还珠》这个寓言故事,小时候就学过。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

这个故事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它给我们传递这样的道理:做什么事情要分清主次,不要舍本逐末。太过注重外表,而忽略事物的本质

可是,买椟还珠就一定是错的吗?

现实生活中像我这样买椟还珠的人应该很多吧?不然商品为什么都会有那么漂亮的包装呢?一定是商家为了第一时间引起顾客的关注才精心设计的。

“这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买椟还珠。饮料你们喝了,瓶子归我,大家各求所需。我比郑人聪明一点儿。”我辩解。

“你喜欢就好!”陈先生败下阵来。

03

想起小时候,我喜欢买那种油纸包裹的砖块糖。每次吃完糖果,我都会将漂亮的糖纸摊平、擦干净,夹在一本厚厚的书籍里面。

一张小小的糖纸是我童年时代重要的玩具之一。我用它折漂亮的小蝴蝶,和小伙伴们一起将五颜六色的糖纸做成小衣服,然后比一比谁做得更漂亮。

而有的人,不喜欢糖纸,买完糖果,撕开糖纸,随手一丢,美丽的糖纸飘飘悠悠地被吹到脏兮兮的水沟里了。从此,它在臭水沟里永不见天日,直到寿终正寝。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看待事物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的。

一个物品的价值,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喜欢珠宝的人来说,珠宝当然是无价之宝。

可是对于不喜欢珠宝而喜欢装珠宝匣子的人来说,也不完全是没有眼光。毕竟,那个匣子才是他的至爱。因为,他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许才是真正的睿智。

正常情况下,黄金一定会比水值钱。但是在沙漠中,你有再多的黄金,却抵不过一瓶水珍贵。

身处不同的位置,需求也不一样。所以不能仅从表面的价值取舍就做是非判断。很多事,并不是你眼睛看到的那样。

所以,买椟还珠不一定都是错的。

长大后,才明白不知不觉间,我们将自己活成了耳熟能详的成语。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刻舟求剑是遗憾,掩耳盗铃是放纵,朝三暮四是欺骗,削足适履是将就,邯郸学步是从众。每一个成语都成了自己的生活,我时常觉得我这一生的所见所闻,不过是温习了一下中国的成语

你呢?是否也是这样?

玖月小诚在路上
阅读温暖人生 写作点亮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