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两大非遗相继登央视!

民生   2025-02-03 12:10   山西  

春节也叫“过年”,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具中华文化特征性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创造与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熟悉和认知中国人最直接的文化窗口,2024年12月,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春节申遗的成功,春节系列文化也显得更加浓郁深厚、魅力无限。


在我们清徐县,腊月二十三是“打发灶王爷上天”的日子,这天过后,老百姓似乎把平时积攒的对生活的激情迸发到高潮,人人个个都在忙前跑后准备着过年,年也在人们扳着指头数着“二十三,打发爷爷上了天;二十四,割昂对子写昂字;二十五,核桃柿饼往回数;二十六,馍馍蒸了两笸箩;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足;二十八,提昂蓝蓝去赶集,二十九,提昂壶壶打烧酒,三十日,对子黄红贴出的”的数念中来到了。

1月22日(腊月二十三)起,清徐融媒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过年话年味”,和广大读者和网友一起列数过年的各种传统习俗,并从这些习俗当中理解、感受、传承和弘扬几千年灿烂缤纷的年文化。

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这项承载着千年文明的传统佳节申遗成功之际,来自清徐县的两大非遗瑰宝——清徐彩门楼与清徐徐沟背铁棍,接连在国家级庆典中惊艳亮相,以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语言吸引了全国目光。



春节期间,中国非遗馆内,一座高约7米、宽约7.5米的清徐彩门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座第三代彩门楼以清徐第一代柏叶门楼“常青”“百业”“吉祥”为创意根基,由非遗传承人周中伟团队历时一周精心搭建而成。作品在传统五彩布扭彩工艺基础上,创新采用新型建材与技法,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赋能,将斑驳的绸布化作流光溢彩的立体画卷,成为非遗展馆中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甚至还登上了央视,让观众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春节”之美。






除夕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戏曲晚会上,清徐县徐沟镇金河艺术团的背铁棍表演惊艳四座。背铁棍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珍珠塔》《杨八姐盗刀》《穆桂英挂帅》等民间传说与戏曲故事演绎得生动传神,受到了广泛赞誉。清徐徐沟背铁棍自2008年起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被誉为“空中舞蹈”“无言喜剧”等,具有极高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清徐彩门楼和清徐徐沟背铁棍相继在全国舞台上的精彩亮相,不仅展示了清徐县在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清徐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监制:杜全爱

编审:孙兆纲

责编:秦   华

编辑:赵雪薇


清徐融媒
在清徐 看清徐 爱清徐
 最新文章